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思考: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 被引量:20
1
作者 张焕波 齐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开始发展以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产业也迅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许多国家开始发展以新能源的开发和使用为代表的低碳经济。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积极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新能源产业也迅速发展。京津冀经济圈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以京津冀经济圈为例,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思考。从低碳经济的定位、发展模式和核心竞争力三个方面,相应提出具体战略建议: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发展阶段,低碳经济发展的内容应该有所不同;对于我国来说,低碳经济的关键是低碳产业发展,能够通过提供低碳产品、服务创造价值;除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政府应该注重国内市场需求的开辟;根据地方的优势不同,可有意识地打造不同特点的低碳企业集聚;针对某一产业,可以就所处不同的产业链环节进行分工;京津冀都市圈,依托已经建立的各种合作协议,可以就低碳经济发展形成低碳城市联盟;要从技术、人才、品牌和碳市场等方面逐渐培养低碳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京津冀经济 气候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 刘云霞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5,共5页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结构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之间的微妙关系更为国内经济学家所关注。选取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研究样本,把银行业结构变量引入... 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界较为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中国的银行业结构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之间的微妙关系更为国内经济学家所关注。选取中国经济较为发达的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作为研究样本,把银行业结构变量引入通常的经济增长模型,采用1987—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京津冀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集中度的降低将对经济增长更为有利,降低京津冀经济圈银行集中度将会给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带来新的动力。最后,提出优化京津冀经济圈银行业结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京津冀经济 长三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经济圈要素流动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梁成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8-230,共3页
高速铁路兴建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旅途时间的缩短,劳动力要素在京津冀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使得资本要素呈现出流动性。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区域间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通畅流动奠定... 高速铁路兴建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旅途时间的缩短,劳动力要素在京津冀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使得资本要素呈现出流动性。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区域间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通畅流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客、货运输的逐步分离,既有铁路货运能力的提升将加快区域间物流业的发展,加速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促进京津冀经济圈的共同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京津冀经济 要素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的非均衡性与协调发展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重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50-53,共4页
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要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应尽快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突出特色,制定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通过加强区域规划,调整服务业结构,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 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的未来发展要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出现的新趋势,应尽快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突出特色,制定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通过加强区域规划,调整服务业结构,加快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改变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的不均衡状态,以从整体战略布局上推动京津冀经济区服务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 京津 服务业 协调发展 非均衡性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经济圈可持续协同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宏宇 张梦洁 吴遐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1-131,34,共2页
京津冀经济圈合作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经济圈为破解经济圈发展难题,创新、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并初见成效。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规律,结合京津冀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各自区域发展状... 京津冀经济圈合作是中国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之一。京津冀经济圈为破解经济圈发展难题,创新、整合和协调各方资源,促进该区域整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并初见成效。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经验规律,结合京津冀的特殊地理区位和各自区域发展状况,探讨建立"环境同治,区域合作,政策互利,信息共享"的可持续协同发展的京津冀经济圈的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 区域可持续发展 协同发展 政府间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京津冀经济与金融创新发展论坛在石家庄召开
6
作者 董岚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19年11月30日,由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金融学会主办,河北经贸大学金甩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京津JT经济与金融发展常新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燕山大酒店举行。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滋亮在开揺式上致辞.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 2019年11月30日,由河北经贸大学、河北省金融学会主办,河北经贸大学金甩学院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京津JT经济与金融发展常新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燕山大酒店举行。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滋亮在开揺式上致辞.河北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王重主持论坛.来自省内外业界、学界、政界的同仁以及研究生130余人参加了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经贸大学 金融学会 经济与金融 河北省石家庄市 金融创新发展 研究生 京津冀经济 石家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困境与选择——与“长三角”对比研究 被引量:33
7
作者 张亚明 张心怡 唐朝生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0-76,共7页
积极探索都市圈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整合实力,构筑我国经济再次腾飞所需的世界级都市圈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整体差距较大。通过与一体化... 积极探索都市圈内区域经济一体化,既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区域整合实力,构筑我国经济再次腾飞所需的世界级都市圈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缓慢,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整体差距较大。通过与一体化程度较高的长三角地区在基础设施水平、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城市体系、产业布局等维度的比较分析,找出京津冀一体化的症结所在,进而提出京津冀一体化走出困境的路径选择,以期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一体化 京津冀经济 行政壁垒 城市结构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分析——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实证 被引量:12
8
作者 谢泗薪 李晓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3-185,共3页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提取所需指标数据结合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最后依据定量化数据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文章从生产性服务业入手,结合相关资料建立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提取所需指标数据结合模型进行耦合分析,最后依据定量化数据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生产性服务业找到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耦合度 京津冀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20年经济增长互动关系分析
9
作者 顾六宝 赵春雨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7年第6期61-64,共4页
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天津、北京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差,两个地区的产业都是"大而全,"自成体系,相互没有形成区域间的产业链条;而河北省经济发展受天津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及北京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较大,自主性不足;同时对京津的... 在京津冀经济发展中,天津、北京经济发展的互动性差,两个地区的产业都是"大而全,"自成体系,相互没有形成区域间的产业链条;而河北省经济发展受天津经济发展的正向影响及北京经济发展的负向影响较大,自主性不足;同时对京津的经济发展未能显示出积极地支持和拉动作用;在京津冀经济圈中,河北省尚未形成具有独立地位的一极,这对河北省建设沿海经济强省的宏伟战略目标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 经济增长 格兰杰检验 脉冲响应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聚、市场集中对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基于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的比较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杜爽 冯晶 杜传忠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57,共10页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产业集聚和市场集中是影响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本文考察了京津冀、长三角两大经济圈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作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大经济圈制造业集聚与市场集中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但由于两大区域体制机制条件、创新环境、产业组织形态等不同,制造业产业集聚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的程度、特征与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别。两大经济圈应采取差异化集群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制造业集群升级,特别是应抢抓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机遇,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市场集中 区域创新能力 京津冀经济 长三角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的循环经济发展评价可靠性研究——以“京津冀”经济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萌 沈哲 郑文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6,共5页
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的可靠性分析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并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京津冀"... 用频率统计分析和专家调查等方法筛选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环境、社会、资源四个子系统的具体指标,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的可靠性分析提高评价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并利用相对熵集结模型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对"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得出影响"京津冀"经济区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污水处理能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资源回收率、能源综合利用率、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评价指标体系 熵可靠性 相对熵集结模型 京津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要素作用与城市辐射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金营 何岩浩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9-144,共6页
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三大都市圈之一,中心城市发展程度很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却一直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来看,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在县域经济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京津冀地区发... 京津冀都市圈是中国三大都市圈之一,中心城市发展程度很高,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却一直落后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比来看,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在县域经济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低是京津冀地区发展落后的重要影响因素。县域经济作为城市的腹地,作用越来越凸显,在推进和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需要彻底改变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严重滞后的状况。为此,应充分厘清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及制约因素。本文把京津冀154个县域单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拓展的县域生产函数进行估计检验,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固定资产投资等投入要素尽管在京津冀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存在差异,但都起到了应有的显著作用。更重要的发现是,政策支持及以区位因素表征的空间、行政因素的作用显著,表明中心城市对周围县域经济发展亦具有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而这种作用受到了行政区划和体制的限制,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须打破行政和体制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县域经济 因子分析 生产函数分析 中心城市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县域经济增长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趋势 被引量:10
13
作者 索贵彬 侯孟阳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0-113,共4页
文章以县域人均GDP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地区15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长期演变趋势。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分布格局显著,... 文章以县域人均GDP为研究对象,以京津冀地区15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法探讨了京津冀区域县域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及长期演变趋势。结果显示:京津冀县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和集聚分布格局显著,但县域间的差距仍然较大;京津冀县域经济的类型转移具有维持原有状态稳定性的特征,不同经济类型难以实现跃迁式转移,且空间背景对县域经济的类型转移影响显著,经济水平较高的县域对周围县域经济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而经济水平较低的县域对周围县域经济具有负向减缓作用;在长期演变的平稳状态下,将呈现中高与高水平集聚的偏双峰型分布格局,高低聚集的"俱乐部收敛"特征可能逐渐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县域经济 时空特征 演变趋势 空间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趋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6
14
作者 孙久文 邓慧慧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0-63,共4页
根据区域趋同基本理论,采用新古典方法,运用Barro和Sala-I-Martin趋同模型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增长情况,进行了σ趋同和β趋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差距以及北京、天津显著的综合区位优势是造成京津冀区域趋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趋同 京津冀经济增长 结构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城市群财政支出效率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孙群力 罗艳 陈平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9,共8页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2003—2013年的财政支出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财政支出效率整体较... 运用超效率DEA方法测度了京津冀城市群10个城市2003—2013年的财政支出效率值,接着利用Malmquist指数对财政支出效率进行了动态研究,最后通过面板数据Tobit模型分析财政支出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的财政支出效率整体较高,其中北京市财政支出效率要明显高于其他城市,技术进步衰退是阻碍京津冀地区财政支出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支出产生并不显著的负向影响,引进外资水平与财政支出效率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人均预算内财政收入、人口密度和受教育程度对财政支出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支出效率 超效率DEA 京津城市群 区域协同发展 区域经济 京津冀经济 区域经济 京津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际关系背景的利益协调与均衡:观察京津冀 被引量:10
16
作者 齐子翔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9-89,共11页
以京津冀省际经济利益为例,选择省际纳什均衡作为协调路径,以空间计量为手段,以合同契约为形式设计省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中央政府应创新出更加有效率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与权威仲裁机构,形成改革的内生动力和协调前提,重构不同区域在... 以京津冀省际经济利益为例,选择省际纳什均衡作为协调路径,以空间计量为手段,以合同契约为形式设计省际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中央政府应创新出更加有效率的地方政府考核机制与权威仲裁机构,形成改革的内生动力和协调前提,重构不同区域在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降低省际经济利益协调费用,从而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发展 府际经济利益 府际协调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构建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产业密集带的思考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治伟 冉群超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6-67,共2页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无论在地理区位,还是在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良好条件。研究京津冀经济圈的旅游产业集聚现象,通过发展集聚产业和优势产业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地区来说意义... 京津冀都市圈旅游业无论在地理区位,还是在经济、交通、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良好条件。研究京津冀经济圈的旅游产业集聚现象,通过发展集聚产业和优势产业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于京津冀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都市圈 产业密集带 旅游业 旅游产业集聚 京津冀经济 旅游产业集群 旅游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经济结构变动对氮氧化物排放的影响
18
作者 赵良震 王军锋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7-211,216,共6页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气环境的治理更是关键问题。为探究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等驱动因素的变动对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2年京津冀三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考虑排放系数、能源强... 生态环境的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大气环境的治理更是关键问题。为探究京津冀地区经济结构等驱动因素的变动对大气污染物—氮氧化物的影响,文章基于2007-2012年京津冀三个省份的投入产出表,考虑排放系数、能源强度、投入结构、最终产品结构、最终需求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6个因素的影响,构建了NOx排放的结构分解模型。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2年,北京市氮氧化物排放量基本保持不变,而天津市和河北省分别增长了43%和33.4%。能源强度、投入结构和最终需求总量的变化导致了氮氧化物排放变化,但是这些因素在三个省份的表现存在明显差异。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和消费结构的优化将对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的治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排放 经济结构:结构分解分析:京津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共轭驱动高质量发展——以京津冀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董晓宏 孙拥军 武星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4期29-35,共7页
基于共轭理论,运用京津冀三地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探究创新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创新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全域及三地的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交互项仅对... 基于共轭理论,运用京津冀三地2010—2019年的面板数据,探究创新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创新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全域及三地的经济发展均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两者的交互项仅对天津市经济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京津冀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还未达到共轭驱动状态。未来三地应进一步强化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全域思维,通过建立高技术产业发展联席会议与人才预警机制,形成高技术产业需求侧与创新型人才供给侧的联动机制,以“人产互促”破解“人产失衡”,逐步实现创新型人才集聚与高技术产业集聚共轭驱动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 创新型人才集聚 高技术产业集聚 共轭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的新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贵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2008年第2期61-65,共5页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进入全面启动、积极推动的实质性操作阶段。众多专家、教授聚集一堂,针对有关机制、政策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创新发展,共谋大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位于京津冀地区... 京津冀都市圈一体化,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进入全面启动、积极推动的实质性操作阶段。众多专家、教授聚集一堂,针对有关机制、政策问题和制约因素,为促进区域可持续创新发展,共谋大计。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位于京津冀地区,对于京津冀都市圈的理论研究和发展服务责无旁贷,而且为发展学科建设、区域经济理论、实践问题提供交流平台,通过产学研相结合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都市圈 京津区域经济一体化 合作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