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景观格局变化及其对水源涵养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冲 张璇 +2 位作者 吴一帆 郝芳华 殷国栋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588-2595,共8页
选择京津冀重要水源涵养区--滦河,潮河和白河流域,通过分析2010与201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转移与景观格局特征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点;运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分析该时段内研究区的水源涵养量分布与变化... 选择京津冀重要水源涵养区--滦河,潮河和白河流域,通过分析2010与2015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该研究区的土地利用转移与景观格局特征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点;运用SWAT水文模型模拟分析该时段内研究区的水源涵养量分布与变化;并和降水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偏相关分析法,重点分析了景观格局的变化对水源涵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涵养量与PLAND指数相关性为-0.846;与NP指数相关性为-0.635;与LPI指数相关性为0.468;与LSI指数相关性为0.523;与COHESION指数显著相关,相关性为0.918.景观格局和水源涵养量存在以下关系:(1)景观多样性越高,聚集程度越高,景观形状越复杂,越趋向不规则且优势度越高,越有利于水源涵养;(2)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越高,水源涵养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源涵养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冲 张璇 +3 位作者 许杨 王晓 郝芳华 鱼京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324-3332,共9页
使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滦河和潮河流域水源涵养、面源污染、干旱特征和生境质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SR)... 使用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和In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分别模拟计算了滦河和潮河流域水源涵养、面源污染、干旱特征和生境质量等指标,在此基础上使用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建立了生态安全评价体系,以面源污染、生境质量和土地利用特征等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作为切入点,以子流域为评价单元,评价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分析了各层指标对生态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和2015年研究区总体生态安全状态等级均为敏感级,生态安全评分综合指数分别为0.50和0.48.研究区生态系统整体较为稳定,空间上各子流域之间生态安全状态存在较大差异.面源污染和城镇扩张等人类活动对生态安全的影响较大.林地和草地评分较低,可能与种植结构和景观格局有关.水源涵养量值增加和生境稀缺性值下降,说明加大水源涵养能力建设和降低生境稀缺性是提高生态安全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安全 人类活动 PSR模型 分布式模型 京津冀生态屏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3
作者 孔伟 任亮 +2 位作者 刘璐 李艳龙 刘海涛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1-218,共8页
[目的]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区旅游地降低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 [目的]对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该区旅游地降低脆弱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社会、经济、生态子系统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脆弱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障碍度模型对2017年京津冀生态涵养区23个县域单元旅游地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区综合脆弱性指数均值为0.2710,呈现轻度脆弱状态;各研究单元的社会脆弱性、经济脆弱性、生态脆弱性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且较为集中;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城乡收入差距比、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数、人均可支配收入、乡村从业人员是阻碍涵养区旅游地脆弱性降低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研究区整体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好,通过对其脆弱性影响因素的有效识别,提出紧抓发展机遇,缩小城乡差距,优化产业结构,强化区域联动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社会—经济—生态系统 脆弱性 京津冀生态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4
作者 孔伟 任亮 +1 位作者 刘璐 治丹丹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4-144,共11页
对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缓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及响应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聚... 对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缓和区域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基于敏感性、稳定性及响应构建京津冀生态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综合评价体系,同时,引入线性加权法、自然断点法、聚类分析、协整检验对2011—2020年涵养区23个县域单元进行实证分析。各研究单元的敏感性、稳定性和响应指数及适应性系统时空差异特征显著。2011—2020年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缓慢上升,将其划分为四种类型:张家口市区为高适应性、承德市区等为较高适应性、崇礼区等为中适应性、下花园区等为低适应性。旅游发展外向力、经济发展水平、环境管理力度、旅游地建设水平是影响涵养区旅游地系统环境适应性正向发展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地系统 环境适应性 时空差异 影响因素 京津冀生态涵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治理:由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引申 被引量:57
5
作者 王家庭 曹清峰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6-123,共8页
京津冀地区生态治理中存在治理强度不够、受地方利益分割制约以及生态治理成本与收益不匹配等问题。京津冀必须走生态协同治理的道路,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治理机构来协同地方政府行为,在区域一体化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生态资源以... 京津冀地区生态治理中存在治理强度不够、受地方利益分割制约以及生态治理成本与收益不匹配等问题。京津冀必须走生态协同治理的道路,通过建立跨区域的生态治理机构来协同地方政府行为,在区域一体化基础上利用市场机制来实现生态资源以及要素的合理配置,通过鼓励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来实现区域内生活方式的转型与生态治理政策的落实,最终形成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中不同地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协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区域治理 京津冀生态 京津府际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的京津冀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龙贺兴 刘金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取得诸多进展的同时,仍面临如何协调不同层级、不同行动者利益以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重任。本文重点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政府主导的自然资源治理体制的特征和困境,并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自然资源多中... 京津冀生态一体化取得诸多进展的同时,仍面临如何协调不同层级、不同行动者利益以完善自然资源治理体系的重任。本文重点分析了京津冀地区政府主导的自然资源治理体制的特征和困境,并基于多中心治理视角提出促进京津冀地区自然资源多中心治理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京津冀地区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行政命令为主要特征的自然资源治理模式,容易造成生态系统功能弱化、治理破碎化、生态和发展矛盾难以协调等问题。所以,需要从立足生态功能区划,在景观尺度上构建治理架构,强化基层治理主体能力建设,促进市场、社会和社区类治理措施的创新和应用,鼓励基层治理主体开展制度创新和学习等方面来促进京津冀地区自然资源多中心治理体系建设,从而全面推动京津冀生态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多中心治理 集体行动 京津冀生态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