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成就、现实困境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
作者 袁航 柳天恩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6,共12页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顶层规划政策设计、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新两翼”建设、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协同发展不... 近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在顶层规划政策设计、非首都功能疏解、北京“新两翼”建设、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联动发展、科技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高质量发展新动力源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依然面临区际发展差距大、跨区域产业联动发展不紧密、科技成果跨区转化比例偏低、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艰巨、全面绿色转型任重道远等现实问题。应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广度深度拓展的优化路径,包括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加快科技成果跨区转化、促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健全生态协同治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历史成就 现实困境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势 创沽源农技推广新模式
2
作者 杨俊刚 薛亮 +3 位作者 马利 王激清 连炳瑞 张红杰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2期8-9,共2页
自2018年起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组建成立的“沽源专家工作站”,借助京津冀协调发展之势,在沽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突出“节水、减肥、降药”这一新时代主题,独创“沽源农技推广模式”,集成了转化应用程度较高的3项农技推广核心... 自2018年起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牵头组建成立的“沽源专家工作站”,借助京津冀协调发展之势,在沽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突出“节水、减肥、降药”这一新时代主题,独创“沽源农技推广模式”,集成了转化应用程度较高的3项农技推广核心技术,在沽源县全域所有行政村宣讲培训,并在坝上各县推广应用,提高了冀西北蔬菜产业科技支撑能力,带动了基层农技推广能力的明显提升,三大效益显著,为创新河北省乡村振兴之路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技推广 沽源模式 专家工作站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空间结构评估与政策优化 被引量:8
3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9,共10页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 “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空间支撑。2014年以来,京津冀城市群空间形态结构初步形成,“一核”中心性短期上升,“双城”融合趋势明显,京津发展轴逐渐向“菱形”城市化区域拓展。但从功能结构来看,北京的核心辐射带动能力还有待提升,北京与天津差距持续拉大,“三轴”的产业与人口集聚力尚需增强,“四区”的协调度和多节点综合承载力也有待完善。整体来看,京津冀城市群的空间结构尚停留在形态建设层面,空间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未来,应形成“一主两副、三圈耦合、四轴四区、多中心”的空间结构,把石家庄建设成为京津冀的副中心,促进京津冀三大都市圈耦合协同,将“三轴”拓展为“四轴”,大力培育具有“二传手”功能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支撑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期目标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空间结构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对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盛亦男 曾雪婷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7,共14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流动人口集聚态势变化将使不同区域的人口规模与结构发生变动。应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增长产生的影响,还可以模拟政策效应,分析不同政策方案对京津冀人口增长态势的影响。模型不仅纳入了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子系统的众多参数,厘清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系统内要素的反馈过程,还依据北京疏解产业产值比衡量疏解政策强度并设计了政策参数,模拟了高方案、中方案、低方案以及技术进步方案下京津冀的人口增长趋势。应用灵敏度检验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结果显示,不同政策方案下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变动呈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而言,政策实施后随着产业转移与区域内劳动力集聚态势变化,北京未来常住人口规模将下降,这可以缓解城市的资源承载压力;天津、河北的劳动力供给则有所增加。在人口结构方面,政策实施后北京的人口老龄化水平将提高,天津、河北的人口老龄水平虽然在中期会降低,但是在远期则会提高。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技术进步与市场机制共同发挥作用,可以有效地调节城市人口增长。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京津冀各地应依据人口增长的趋势实施差异化、动态化的政策,不断提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以实现区域人口合理分布、经济发展、生态安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系统动力学 人口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俊红 陈香玉 +2 位作者 龚晶 王晓东 赵安平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5-201,共7页
环京合作圈是北京蔬菜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领域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基于调研,梳理了三地协同推进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机制,并以... 环京合作圈是北京蔬菜生产供应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农业领域践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基于调研,梳理了三地协同推进环京周边蔬菜生产基地建设的相关机制,并以基地建设为基础分析了三地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旨在推进环京基地建设、健全京津冀三地农业协同发展政策机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环京 蔬菜生产基地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促进了就业扩容吗?——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6
作者 辛冲冲 席鹏辉 唐世芳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8-105,共18页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民生头等大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就业扩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党和国家关心的民生头等大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如何稳就业成为重中之重。本文选取2010-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否促进就业扩容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了就业扩容,且这一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机制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能够加速企业成长、促进人口流动和推动数字经济建设,从而促进企业就业扩容。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政策的实施效果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水平较高地区和自然资源禀赋较低地区更为明显。对此,应继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相关政策举措;在继续保持对国有企业的支持外,也应重点激发非国有企业的活力;充实地区人力资本力量,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高效实施;针对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实施差异化的财政支持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区域一体化 稳就业 企业成长 人口流动 数字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周年的成就与现实思考 被引量:11
7
作者 田学斌 李伟烁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6-84,共9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与京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肩负着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年来,在交通、生态、产业三大重点领域,河北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在与京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以及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京津冀肩负着引领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示范区的新任务,从河北的发展视角来看,在经济实力、产业协作、协同创新、人口规模、协调机制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充分发挥河北作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扩展,需要共享京津优质创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联合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做强做优做大民营经济;强化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全面深化改革,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世界级城市群 中国式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申珍妮 李小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31,共15页
基于2005—202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提升该地区城市融资水平和人力资... 基于2005—2021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及异质性表现。结果显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通过提升该地区城市融资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促进了京津冀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且变换被解释变量、替换对照组、改变窗宽和添加遗漏变量等稳健性检验显示,该结论依然成立。拓展性分析发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促进了河北省和天津市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北京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果不显著。针对河北省而言,其促进了河北省中部、南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不利于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同时促进了该地区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和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随着创新水平的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实力的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融资水平 人力资源 数字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院资源差异与区域政策效应——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证检验 被引量:1
9
作者 索云龙 陈超亿 冯占春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分析京津冀医院资源的变化特征,识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医院资源配置的政策效应。方法: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京津冀医院集聚度的政策效应。结果:北京、天津医院集聚度水平远高于河北... 目的:分析京津冀医院资源的变化特征,识别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医院资源配置的政策效应。方法:基于2011—2019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评估京津冀医院集聚度的政策效应。结果:北京、天津医院集聚度水平远高于河北,在政策影响下,北京医院集聚度下降幅度持续扩大,“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河北医院集聚度水平上升,资源得到持续补充;天津医院集聚度的政策效应不稳定,但也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院配置公平性。结论:京津冀医院资源配置整体优化,但“中心化”特征仍旧明显,应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创新服务模式、优化资源结构,进一步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资源 京津冀协同发展 卫生资源集聚度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比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素峰 杨蕾 冯鸿雁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5,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从区域协调发展出发,提出了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是引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为此,借助空间杜宾模型,立足空间溢出效应视角,本文尝试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前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如何对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影响。选取京津冀13个城市,借助2008—2022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呈现“高-高”和“低-低”的集聚现象;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京津冀相邻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且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下溢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相邻与否作用效果异质性显著,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后,绿色金融和环境规制显著提升了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本研究践行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对实现京津冀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环境规制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政策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俊腾 尚虎平 《区域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8,共10页
区域协同发展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政策载体。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为重点突破领域,而这一政策能否促进河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还缺少经验证据。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双重视角,以2015年京津冀协... 区域协同发展是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政策载体。京津冀协同发展以产业协同为重点突破领域,而这一政策能否促进河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目前还缺少经验证据。基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双重视角,以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合成控制法和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评估区域产业协同对河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廓清政策效应的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促进了河北产业结构高度化,高度化指数提高了0.023,但在产业结构合理化方面没有产生正向政策效应,该结论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内各地级市产生了异质性政策效应,邻近北京和天津的河北地级市并不具有区位优势,反而是河北南部的地级市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明显。未来要科学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产业转移和承接,兼顾产业结构层次跃迁和产业间协调耦合,建立合理的利益共享和成本分担机制,注重更精细化空间尺度上的都市圈产业协同,夯实河北产业发展的基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合成控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社科”智库高端论坛成功举办
12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科界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024年2月26日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社科”智库高端论坛。中国...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凝聚社科界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力量,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于2024年2月26日举办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北京社科”智库高端论坛。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王昌林,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谢辉出席会议并致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院长贺亚兰主持会议,全体党组成员出席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 高端论坛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主持会议 北京市委常委 智库 社科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课题组 黄群慧 +3 位作者 叶振宇 姚鹏 王宁 崔志新 《区域经济评论》 2017年第3期44-50,共7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深入推进阶段,为了跟踪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可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2015年上升幅度更大,... 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深入推进阶段,为了跟踪评价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可从五大发展理念的视角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测算结果显示,2005—2015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总体呈现上升的态势,特别是2014—2015年上升幅度更大,这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效果。从京津冀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协同指数的变化趋势看,京津冀共享发展进步显著,绿色发展明显进展,协调发展出现积极变化,创新发展成效较小,开放发展相对滞后。这些发现可为下一步推动京津冀高水平协同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五大发展理念 京津冀协同发展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北京市人口调控: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 被引量:38
14
作者 王继源 陈璋 胡国良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117,共7页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提出了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到2020年要将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实现北京市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必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最终实现三地产业、人口的合理布局。...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北京市提出了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到2020年要将人口总量控制在2300万人。实现北京市新的人口调控目标,必须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度,加快疏解非首都功能,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最终实现三地产业、人口的合理布局。本文依据统计局最新的2012年北京市投入产出价值表,编制了19部门完全劳动消耗表,提出了劳动影响力、活劳动转化系数的概念,并具体给出了某一产业是如何影响其他产业就业量的计算公式。利用完全劳动消耗表所反映的各产业间的劳动消耗关系,结合各产业的具体特点,提出了直接转移、转移上游、限制需求、转移环节四条疏解办法。并进一步定量测算了产业疏解后对本部门和关联部门就业人口的影响程度,模型结果显示,批发零售业和制造业是直接转移的最重要抓手,转移北京市批发零售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9.8、4.1万人就业,最终减少23.9万就业人口;转移制造业10%总产值,直接就业和关联就业将分别下降14万、8.2万人,最终减少22.2万就业人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人口控制 产业疏解 投入产出 关联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转移研究现状及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启示——基于文献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7
15
作者 朱苏加 李佳 +1 位作者 齐银娟 吴建民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0-105,共6页
产业转移和区位选择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快速变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期,关注产业转移研究和实践验证越发显得重要。该... 产业转移和区位选择是产业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表现形式,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方式快速变化、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关键期,关注产业转移研究和实践验证越发显得重要。该文系统梳理了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路径、理论背景及价值,并进行了简要述评;总结了影响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一般特征;回顾了产业转移理论在中国的应用。在此基础上,以京津冀产业转移研究为例,分析了产业转移理论在区域内的应用及对未来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比较优势 新经济地理学 区位选择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发展评价——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考察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金营 李佳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8-70,共13页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价...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城镇化建设和发展面临着人口分布不合理、产业不协调等问题,制约着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为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就需要新型城镇化,通过基于群决策的层次分析法建立测评指标体系进行系统评价,探究京津冀13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时空分异。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各市新型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异明显,京津的高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河北省的资源。在协同发展背景下,京津发展高度密切,河北省各市与北京的发展步调较一致,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动力较为充足,潜力大。河北省各市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产业升级、创新和生态建设方面实现突破,也需要京津从协同发展出发来支持河北省各市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评价指标体系 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铁路网布局优化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进杰 林士炎 +3 位作者 金龙 商霖 朱宏扬 张天伟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2-109,117,共9页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河北省铁路网布局进行优化.首先在对影响铁路网布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过境运输需求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有铁路网情况,形成布局初步方案.其次将研究对象划分成20个交通小区后,对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进行预...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河北省铁路网布局进行优化.首先在对影响铁路网布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过境运输需求等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既有铁路网情况,形成布局初步方案.其次将研究对象划分成20个交通小区后,对交通生成和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得出2020年和2025年20个交通小区之间的客运量和货运量,再经过多次流量分配后得到布局优化方案.最后利用路网密度指标对河北省铁路网布局优化方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能够满足未来河北省的经济发展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网规划 布局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 四阶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机制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俞伯阳 丛屹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9-65,共7页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2000—2018年面板数据,检验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并测算了三地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深层次协调发展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关键。文章基于2000—2018年面板数据,检验了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机理,并测算了三地的就业弹性以及产业人才结构偏离度。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联动发展水平较高,北京和天津面临着第一产业需转移大量剩余劳动力,但二、三产业就业吸纳空间较小的矛盾;河北在第一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面临着二、三产业人才需求缺口较大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加快建设京津冀一体化要素市场、提高京津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构建京津冀教育联盟推动产学研深层次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互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高校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伏彬 董建梅 郑艳玲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7,共4页
在与京津高校协同发展的过程中,河北高校应需根据自身实际,采取借势发展策略和主动合作心态,确立合作重点,在学校定位、招生就业、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等方面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河北高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协同发展视阈下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被引量:22
20
作者 张贵 李涛 原慧华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6期5-11,共7页
充分利用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动力的必然选择。通过评估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各自生态位宽度,运用动态发展模型和模拟仿真方法,探讨三地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共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具... 充分利用创新创业资源,构建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内在动力的必然选择。通过评估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各自生态位宽度,运用动态发展模型和模拟仿真方法,探讨三地区域创新创业生态共建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具有较宽的研究生态位,天津具有较宽的开发生态位,河北拥有较宽的应用生态位,京津冀三地已初步形成优势互补、互联互通的生态系统构建基础,但仍需要利用各自资源优势,夯实"研究、开发、应用"三大群落的定位,增加自身生态位宽度,形成"研发—转化—生产"互惠互利、协同共赢的创新创业区域竞合格局,以更好推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生态位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