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京津冀产业融合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王科 杨亚芹 吴振华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9-42,共4页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促进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行业,其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促进起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产业组织结构是否合理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这表明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的。因此,本文基于京津冀产业融合视角深入探究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现代服务业和其它产业融合的潜力很大;产业结构升级受现代服务业和其它产业融合的影响;现代服务业与其它产业的融合以内部融合为主;京津冀在创新方面有较大的合作潜力。同时,基于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促进京津冀三地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融合 现代服务业 产业结构升级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内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2022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0
2
作者 武义青 李涛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22年第5期39-44,共6页
2022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聚焦“数字经济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主题,围绕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领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入交流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加快京津... 2022京津冀协同发展参事研讨会聚焦“数字经济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主题,围绕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引领河北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深入交流研讨。与会专家认为,加快京津冀区域数字经济发展,重组区域创新要素,加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与深度协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向广度、深度拓展。针对数字经济引领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进一步完善区域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推动京津冀数字经济科技协同创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数字经济应用场景等,加快京津冀数字经济发展,增强数字经济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 数字经济 产业生态圈 应用场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利益增值与成本分担的京津冀产业协同:进展、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田学斌 柳源 张昕玥 《区域经济评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5-143,F0002,共10页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8年来,在功能疏解承接、产业对接协作、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竞争力结构化升级等方面均已取得较大进展。对照远期目标,京津冀综合经济实力提升相对滞后、产业协同向一体化转化困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黏性不足、协同增...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8年来,在功能疏解承接、产业对接协作、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竞争力结构化升级等方面均已取得较大进展。对照远期目标,京津冀综合经济实力提升相对滞后、产业协同向一体化转化困难、创新链产业链融合黏性不足、协同增值分配及成本分担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亟待解决。着眼于持续深化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应采用利益增值-成本补偿框架,构建以类市场机制为基础的主体协同内生长效机制、利益共享机制及成本分担机制,在税收利益共享、协同成本分担、协同要素保障、协同平台建设和产业供应链融合协同机制建设方面加强探索,推进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协同 协同机制 类市场机制 利益增值 成本分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茶文化的绿色理念对河北省特色小镇与京津冀产业协同互生机制的浅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韩义民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0期303-303,共1页
在当前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建设现代特色小镇,不仅有效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是消除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均衡的全新开发思维。当然,特色小镇建设机制更是当前全面贯彻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茶文化的绿色理念认... 在当前全面实施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建设现代特色小镇,不仅有效统筹城乡建设与发展,同时也是消除区域发展差异与不均衡的全新开发思维。当然,特色小镇建设机制更是当前全面贯彻和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本文拟从茶文化的绿色理念认知入手,结合河北省特色小镇建设的具体背景,通过分析京津冀产业协同的背景及特点内涵,进而具体分析结合茶文化绿色理念构建河北省特色小镇与京津冀产业协同互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绿色理念 河北省特色小镇 京津冀产业协同 互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进程中立法引领价值探析
5
作者 张瑞萍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9-145,共7页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发展,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的产业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因而主要依赖于政策的规划和干预。政策在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中发挥了...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考虑产业发展,合理进行产业布局,实现区域产业的协同发展。目前的产业一体化主要表现为产业转移,以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因而主要依赖于政策的规划和干预。政策在推进京津冀产业一体化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也具有局限性。立法指引改革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京津冀产业一体化是关涉区域与国家发展的重大改革,需要立法的引领。应制定区域一体化发展条例作为引领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基本法,及时修改和废除不适应基本法的地方规定,通过善法良策的共同作用实现京津冀产业的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一体化 立法引领 立法价值 政策推进 区域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障碍因子诊断及对策研究——基于系统论视角 被引量:11
6
作者 杨秀瑞 栗继祖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1-37,共7页
以制造业企业实地调研结论为依据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障碍因子体系框架,基于系统论视角,运用Fuzzy-Dematel模型及阻碍度模型对其进行诊断并揭示关键障碍因子障碍度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顶层设计缺乏、利益共享机制缺失、区域封锁、... 以制造业企业实地调研结论为依据构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障碍因子体系框架,基于系统论视角,运用Fuzzy-Dematel模型及阻碍度模型对其进行诊断并揭示关键障碍因子障碍度的区域差异。研究表明:顶层设计缺乏、利益共享机制缺失、区域封锁、行政壁垒和管理思维滞后是阻碍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因子;与北京、天津相比,河北产业协同发展各项关键障碍因子的障碍度更高;在障碍度的排序上,顶层设计缺乏和利益共享机制缺失皆处于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关键障碍因子障碍度的第1位和第2位,具有一致性,但对京、津而言,管理思维滞后的障碍度较区域封锁与行政壁垒低,而河北则相反。据此诊断结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产业 协同发展 障碍因子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链的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红强 李元海 李秋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9-190,共2页
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围绕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发展,介绍了其存在的优势和难点,并就如何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京津文化创意产业 协同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苑清敏 谭欣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2-81,共10页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 为探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协同共生机理和关系,文章在测算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生态位的基础上,将生态位强度信号转化成Lotka-Volterra模型的产值信号,分别从市场、资源及技术维度研究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分产业协同共生关系,并进行预测。研究显示:区域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呈现出非均衡协同发展态势,市场和资源维度上京冀协同效果较好,技术维度京津、京冀协同状况最优。京冀协同发展偏利河北,京津协同发展偏利北京,短期内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发展仍将处于"此消彼长"的协同共生状态。产业层面,京津冀高技术制造业优势产业呈向北京集聚趋势,其协同发展在市场、资源和技术维度偏利医药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和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制造业 协同共生 京津冀产业协同 生态位 LOTKA-VOLTERRA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