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在古籍编目中发现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源头
被引量:13
- 1
-
-
作者
姚伯岳
-
机构
北京大学图书馆
-
出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108,共6页
-
文摘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编目工作人员在古籍未编书的编目工作中,新近发现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刊印的《大学堂书目》等珍贵文献,表明在1900年庚子事变之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已有两任提调,第一任提调是李昭炜,第二任提调是骆成骧,其藏书规模已经达到将近5万册;虽然这些藏书在庚子事变中遭到严重摧残,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幸存人间,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库中。这些文献印证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在1898年与京师大学堂同步开办的史料记载,支持了沈弘教授的研究结论,将京师大学堂藏书楼的创建年从目前认定的1902年上溯到了1898年。
-
关键词
《大学堂书目》
北京大学图书馆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
Keywords
Bibliography of Imperial University Library
Imperial University Libraryp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History
Anniversary Celebration 108
-
分类号
G255.1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历任负责人考述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姚伯岳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
-
出处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4-100,共7页
-
文摘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京师大学堂藏书楼,1904年京师大学堂藏书楼改名为图书馆。藏书楼的负责人叫提调,图书馆的负责人叫图书馆经理官。从1898年创立,到1912年5月改名为北京大学校,京师大学堂共经历了4任藏书楼提调和4任图书馆经理官,合计7人,分别是李昭炜、骆成骧、梅光羲、徐廷麟、王诵熙、刘绵训、任钟澍,他们为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
关键词
北京大学图书馆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藏书楼提调
图书馆经理官
-
Keywords
Peking University Library
Library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library controller
library manager
-
分类号
G259.29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京师大学堂藏书楼(图书馆)藏书建设述略
- 3
-
-
作者
姚伯岳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
-
出处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3-120,共8页
-
文摘
京师大学堂经历了戊戌大学堂和壬寅大学堂两个阶段,其早期的藏书楼和后来的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都投入巨大。戊戌大学堂藏书楼虽然只存在不到两年的时间,但中文藏书应已超过5万册,此外还有数量可观的西文藏书,可惜在庚子事变中几乎尽遭损毁。壬寅大学堂藏书楼的藏书建设基本上从头开始,但很快就超过了戊戌大学堂曾达到的藏书数量。1904年1月,藏书楼改称图书馆,继续多方采买图书。多年坚持不懈的藏书建设,使京师大学堂以其雄厚的文献典藏而无愧于全国最高学府的称号。
-
关键词
藏书建设
京师大学堂藏书楼
京师大学堂图书馆
戊戌大学堂
壬寅大学堂
-
Keywords
Collection Development
Library of the 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
Wuxu University
Renyin University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