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傅希如的传统新主张 专访青年京剧表演艺术家傅希如
1
作者 常慧娟 《上海戏剧》 2016年第8期31-33,共3页
荷香悠长、蝉声激越、彩蝶飞舞的炎炎夏日,走近上海京剧院的排练厅,由远硬近,清亮圆润的老生唱腔在长长的走廊回响,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角傅希如。为了8月的专场演出,他和他的团队一起,顶着高温酷暑投入紧张的排练之中。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青年 专访 主张 传统 上海京剧 专场演出 排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岂有黄金能量曲 只为赤子才放歌——记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
2
作者 权超 《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27-28,共2页
杨至芳从艺50年值得庆贺。 杨至芳从艺50年,也是我和她交往的整个年程。1957年7月,她时年12岁加入松滋京剧团,我任《松滋报》记者,在松滋沙道观给她拍了第一张剧照;今年4月她在松滋三堰淌村义演,我任《党员生活》记者,又给她拍... 杨至芳从艺50年值得庆贺。 杨至芳从艺50年,也是我和她交往的整个年程。1957年7月,她时年12岁加入松滋京剧团,我任《松滋报》记者,在松滋沙道观给她拍了第一张剧照;今年4月她在松滋三堰淌村义演,我任《党员生活》记者,又给她拍了一张剧照,历史记载我给她拍了50年的照片。2002年1月,我任《知音》主任记者,受总编胡勋璧的委托,编印了《杨至芳的舞台生涯》,对她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能量 黄金 《党员生活》 主任记者 历史记载 《知音》 舞台生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是一门“讲究”的艺术——访京剧表演艺术家叶少兰
3
作者 任飞帆 叶少兰 《中国文艺评论》 CSSCI 2019年第4期125-135,共11页
任飞帆(以下简称“任”):叶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您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是富连成的社长叶春善,您的父亲是“叶派”创始人叶盛兰先生,能谈谈您是如何走上从艺道路的吗?叶少兰(以下简称“叶”):从我的曾祖先辈开始,... 任飞帆(以下简称“任”):叶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您出生在梨园世家,祖父是富连成的社长叶春善,您的父亲是“叶派”创始人叶盛兰先生,能谈谈您是如何走上从艺道路的吗?叶少兰(以下简称“叶”):从我的曾祖先辈开始,就一直从事京剧事业。父亲叶盛兰是京剧艺术大家,广受戏迷喜爱。我从很小的时候,每天看开箱,看取行头,知道了什么叫蟒,什么叫箭衣,什么叫大靠软靠,什么叫褶子,真是大开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叶少兰 梨园世家 京剧事业 京剧艺术 创始人 简称 父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鲲海鹏天 记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
4
作者 张震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4-8,共5页
2008年夏末,上海电影集团剪辑室。随着导演郑大圣的手指在空中摆出一个“OK”,根据2002年首演的同名京剧改编的电影《廉吏于成龙》宣告杀青。擦拭着满头、满身的汗,尚长荣露出了满意、满足的笑容。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尚长荣 《廉吏于成龙》 “OK” 郑大圣 电影 剪辑 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颗热爱京剧的心——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艺术及教学研讨会
5
作者 何真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4-14,共1页
梨园向来注重传承,前辈留下的艺术经验是一笔笔无价财富。2007年初,由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京剧院主办、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协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童芷苓表演艺术及教学研讨会”,为展示名师艺术精华、培养京昆后进开了个好头。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教学研讨会 童芷苓 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京剧 艺术经验 戏曲学校 戏曲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霞映梅别样红——记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
6
作者 俞新宝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提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人们不知不觉地要想起她在现代京剧《杜鹃山》里成功塑造的党代表柯湘,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大紫大红,蜚声海内外。尽管岁月流逝,但她那激越跌宕的《乱云飞》和扣人心弦的《家住安源》等精彩悠扬的唱段,们时... 提起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春霞,人们不知不觉地要想起她在现代京剧《杜鹃山》里成功塑造的党代表柯湘,这个艺术形象使她大紫大红,蜚声海内外。尽管岁月流逝,但她那激越跌宕的《乱云飞》和扣人心弦的《家住安源》等精彩悠扬的唱段,们时时回旋在亿万观众的耳边。在一次大型联欢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曾经对杨春霞亲切地说,在《杜鹃山》中,我最喜欢您唱的《家住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杨春霞 角色塑造 艺术欣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传统我才有自信 对话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
7
作者 李宝春 《上海戏剧》 2017年第8期4-6,共3页
7月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领衔的台北新剧团为沪上观众带来了三部京剧“新老戏”——《长生殿》《赵匡胤》《宝莲神灯》,三部戏均由李宝春编导并主演。本刊与李宝春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这三个戏,新剧团称之为“新老戏”,即新... 7月由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宝春领衔的台北新剧团为沪上观众带来了三部京剧“新老戏”——《长生殿》《赵匡胤》《宝莲神灯》,三部戏均由李宝春编导并主演。本刊与李宝春先生进行了一次对话。这三个戏,新剧团称之为“新老戏”,即新包装的老戏,李宝春形容它是“老腔老调,但又是有些生疏的老相识”,对于继承与创新,他说,不论新戏还是老戏都要做到一个“新”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李宝 对话 自信 《长生殿》 赵匡胤 “新” 剧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京剧院长刘子微——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子微的对话
8
作者 周杰 《戏剧之家》 2011年第1期11-13,共3页
对话背景 别了帝王将相,别了才子佳人,武汉京剧院一头扎进"吉庆街",武汉式生活,秀出别样精彩。第9届中国艺术节在广州落幕,武汉市选送的京剧《吉庆街生活秀》斩获"文华大奖特别奖"。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武汉市 对话 院长 中国艺术 帝王将相 才子佳人 吉庆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至真 至美 至秀 至芳——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艺术研讨会纪实
9
《戏剧之家》 2009年第1期6-6,共1页
2008年12月17日,由湖北省文联、省文化厅、省剧协举办的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至芳艺术研讨会在省文联十楼会议室隆重举行。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艺术研讨会 纪实 湖北省 文化厅 会议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练武生功 演武生戏——我跟京剧表演艺术家王平老师学习武生戏之感悟
10
作者 张坤 《剧影月报》 2009年第2期78-79,共2页
我是一名京剧武生演员,一直梦想着能跟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平先生学习。但是,要想跟王老师学戏,必须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为此,我坚持不断地刻苦练功,经过不懈的努力。王平老师终被我的诚意打动,欣然同意教我,目前我已经向王老师... 我是一名京剧武生演员,一直梦想着能跟著名表演艺术家王平先生学习。但是,要想跟王老师学戏,必须具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为此,我坚持不断地刻苦练功,经过不懈的努力。王平老师终被我的诚意打动,欣然同意教我,目前我已经向王老师学习并演出了《秦琼观阵》、《八大锤》、《挑滑车》、《艳阳楼》等剧。通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舞台实践,我对京剧武生戏有了许多新的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武生演员 刻苦学习 老师 王平 感悟 《八大锤》 舞台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程迷”——走近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蔷华先生
11
作者 彭林刚 《剧影月报》 2008年第4期37-38,共2页
二十年前偶得一盘京剧旦角卡拉OK磁带,是由各个流派传入演唱的,上面就有《锁麟囊》那段唇齿留香的著名唱段《一霎时》。我就在一霎时被迷住了,似有勾魂的魅力,一遍又一遍,那种沉郁苍桑,那低回婉转,余音袅袅,催人泪下。同时,也... 二十年前偶得一盘京剧旦角卡拉OK磁带,是由各个流派传入演唱的,上面就有《锁麟囊》那段唇齿留香的著名唱段《一霎时》。我就在一霎时被迷住了,似有勾魂的魅力,一遍又一遍,那种沉郁苍桑,那低回婉转,余音袅袅,催人泪下。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名字:李蔷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先生 《锁麟囊》 卡拉OK 旦角 演唱 唱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牧坤先生喜收著名京昆武生翁国生为徒
12
作者 白马 《戏文》 2007年第1期84-84,共1页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翁国生 武生 昆剧表演艺术家 拜师仪式 中国京剧 浙江京剧 剧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只有香如故——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新艳秋先生
13
作者 彭林刚 《剧影月报》 2009年第5期25-27,共3页
那日,又一次看了您的《春闺梦》录像。举手投足间,那娇嗔,那幽怨,那期盼,莲步轻移,美目盼兮,无不透着一个美字:凄凉之美,幽思之美,矜持之美。我尤喜欢您别具一格的出场,曲曲折折,迂回婉转,一步三摇,妩媚多姿,似江南园林... 那日,又一次看了您的《春闺梦》录像。举手投足间,那娇嗔,那幽怨,那期盼,莲步轻移,美目盼兮,无不透着一个美字:凄凉之美,幽思之美,矜持之美。我尤喜欢您别具一格的出场,曲曲折折,迂回婉转,一步三摇,妩媚多姿,似江南园林幽深的花窗永远有无穷的景致,令人百般回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新艳秋先生 《春闺梦》 艺术人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演艺术家司寿峰先生印象
14
作者 高之均 《剧影月报》 2018年第1期45-46,共2页
司寿峰先生生于1917年10月,曾用名司小奎、司奎官。原籍山东滕县,童年随其母逃荒颠沛来到徐州。一个没有进学堂读过书,更没有坐过科学过戏的穷家孩子,日后成了享誉徐淮地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探究原因,就要从其童年、少年、青年及至壮年... 司寿峰先生生于1917年10月,曾用名司小奎、司奎官。原籍山东滕县,童年随其母逃荒颠沛来到徐州。一个没有进学堂读过书,更没有坐过科学过戏的穷家孩子,日后成了享誉徐淮地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探究原因,就要从其童年、少年、青年及至壮年这二、三十年间,在徐州这方传统文化沃土中成长、成熟的经历说起。上世纪二十年代来末,徐州的京剧爱好者曾组织过一个票房,取名“正风社”,坐落在当时城隍庙东廊房内(位于现在的青年路市公安局原址院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印象 传统文化 二十年代 徐州 三十年 爱好者 公安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长荣京剧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初探
15
作者 蒋山 《剧影月报》 2017年第5期36-41,共6页
“红娘”一曲动京华,宋长荣造诣甚深,精表演、擅做工,嗓音清脆甜美,运腔珠圆玉润。宋长荣(1935.7-),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四大名旦”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大师的传人,曾转益多师,广收博取,兼得各家之长。1961年始苦心孤诣地钻研荀派艺术... “红娘”一曲动京华,宋长荣造诣甚深,精表演、擅做工,嗓音清脆甜美,运腔珠圆玉润。宋长荣(1935.7-),京剧表演艺术家,是中国“四大名旦”荀派创始人荀慧生大师的传人,曾转益多师,广收博取,兼得各家之长。1961年始苦心孤诣地钻研荀派艺术,荀、宋“八出”比肩而立,塑造了红娘、金玉奴、春兰等众多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得荀派之真谛,创自身之特色。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曾用“脆、媚、美”来概括宋长荣的表演风格。虽有专家专文论及,然皆未深入。本文拟尝试深入探讨,以求教于行家里手,共期荀派京剧再度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宋长荣 美学特征 荀派艺术 “四大名旦” 转益多师 人物形象 表演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又闻芷苓芳息——童芷苓表演艺术研讨暨专场演出
16
作者 方也 祖忠人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芷苓(1922-1995),戏路宽广,多才多艺,表演不拘一格,细腻传神,她在发扬荀派艺术的基础上,兼采梅、程、尚之长,并借鉴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锐意创新,形成了华美灵动的表演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继...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董芷苓(1922-1995),戏路宽广,多才多艺,表演不拘一格,细腻传神,她在发扬荀派艺术的基础上,兼采梅、程、尚之长,并借鉴话剧、电影的表演方法,锐意创新,形成了华美灵动的表演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继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专场演出 不拘一格 荀派艺术 表演方法 表演风格 艺术鉴赏 话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风桃李自成蹊——李盛斌先生表演艺术研讨会纪实
17
《福建艺术》 2009年第2期39-39,共1页
今年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盛斌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富连成”学艺十四年的“盛”字辈的大师兄、在京剧界有“活子都”之称的京剧武行大师李盛斌先生,福建京剧院举办了纪念活动。邀请全国数十位京剧名家、李老的传人与后人... 今年是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盛斌先生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位在“富连成”学艺十四年的“盛”字辈的大师兄、在京剧界有“活子都”之称的京剧武行大师李盛斌先生,福建京剧院举办了纪念活动。邀请全国数十位京剧名家、李老的传人与后人以及专家学者参加,演出了武戏折子戏专场,并于3月27日召开了李盛斌表演艺术研讨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艺术研讨会 李自成 诞辰100周年 纪念活动 专家学者 京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剧艺术家孙毓敏收徒方开柳
18
《戏剧之家》 2009年第4期53-53,共1页
2009年8月12日下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孙毓敏收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青年教师方开柳为徒。这对师徒在汉口人民剧院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拜师仪式和专场演出。
关键词 孙毓敏 京剧艺术家 京剧表演艺术家 青年教师 职业学院 戏曲艺术 专场演出 拜师仪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植沃土 玉兰璀璨盛放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侧记
19
作者 木叶 《上海戏剧》 2019年第2期23-26,共4页
3月22日晚,“根植沃土、玉兰盛放——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题之夜”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登台,向上海昆剧团《临川四梦》剧组和秦腔表演艺术家李梅颁发组委会“特别奖”。
关键词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 京剧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剧家协会 侧记 《临川四梦》 上海大剧院 上海昆剧团 尚长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荀门异香——宋长荣表演艺术浅探
20
作者 廖寿儒 《剧影月报》 2011年第2期29-30,共2页
2010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从艺六十周年。是年12月18日,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委、市政府在淮安,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庆贺活动。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之际,李瑞环先生曾为其题赠了"荀艺长荣",以示祝贺和勉励。在宋先... 2010年,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宋长荣先生从艺六十周年。是年12月18日,江苏省文化厅、淮安市委、市政府在淮安,为其举办了隆重的庆贺活动。在宋长荣先生舞台生活四十年之际,李瑞环先生曾为其题赠了"荀艺长荣",以示祝贺和勉励。在宋先生从艺五十五周年时刻,朱镕基又为其题写了"艺精于勤,传扬了荀派;行成于思,演活了红娘"之妙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剧表演艺术家 宋长荣 江苏省文化厅 2010年 市政府 李瑞环 朱镕基 淮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