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公园绿地享用方式与居民心境健康关系 被引量:5
1
作者 郄光发 王成 +1 位作者 房城 李春媛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1-113,共3页
以福州植物园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游客为对象,借鉴POMS心境量表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公园享用方式对游客心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享用公园频率越高和距离公园越近游客的POMS指数值越低,其心境状况越好;春、秋两季游客享用公园时心境... 以福州植物园和北京百望山森林公园游客为对象,借鉴POMS心境量表评价方法,分析了不同公园享用方式对游客心境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享用公园频率越高和距离公园越近游客的POMS指数值越低,其心境状况越好;春、秋两季游客享用公园时心境相对较好,12:00—14:00和18:00以后入园游客的心境状况相对较差,游客保持良好心境的游园时长以2~4 h为宜;另外,游客到达公园的便利舒适程度也对其心境健康影响较大,步行和私家车入园游客的POMS值相对较低,其心境状况要明显好于使用公共交通和自行车前往游客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享用方式 POMS量表 心境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功能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瑞奇 张澍军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8-182,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享用功能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一种。享用功能略论致思于真、善、美的多重视阈,并循"力"的作用原则,以美感引力为享用功能的发生前提,以本真张力为享用功能的逻辑可能,以善性支力为享用功能的价值表... 思想政治教育享用功能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前沿问题一种。享用功能略论致思于真、善、美的多重视阈,并循"力"的作用原则,以美感引力为享用功能的发生前提,以本真张力为享用功能的逻辑可能,以善性支力为享用功能的价值表现,旨在真、善、美三个维度中简探思想政治教育的享用功能,窥见思想政治教育享用功能何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享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韦冬雪 卢桂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16,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其表现为个体实现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研究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目的是为了探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使教育对象产生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其表现为个体实现精神上的某种需要和愿望,并从中体验满足、快乐、幸福,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研究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目的是为了探寻在教育过程中,如何使教育对象产生自觉、自愿、自主、愉快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和行为。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外推力作用,即在教育过程中切实关注教育对象的精神需求、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讲求教育过程的美学意蕴;另一方面,还要注重激发教育对象对品德发展需求的内在驱动力,包括激发其精神动力、满足其精神需求、提升个体感受和创造幸福的能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个体享用功能 实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文化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实现途径 被引量:3
4
作者 雷鸣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5-77,共3页
历史悠久的中华武术,在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武术在个体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它对个体发展的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其对个体的享用功能,导致武术教育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武术... 历史悠久的中华武术,在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和塑造个体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武术在个体的教育过程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它对个体发展的教育功能,而忽视了其对个体的享用功能,导致武术教育价值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在武术教育过程中个体的发展功能与享用功能应结合起来,使武术教育能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文化 个体享用 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成人教育的个体享用功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郝振君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5-37,共3页
成人教育并不只是一个职业训练和获取学历的过程,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讲,它更是一个幸福、快乐和享受的过程。因为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功能、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中都可看到... 成人教育并不只是一个职业训练和获取学历的过程,对受教育者个体来讲,它更是一个幸福、快乐和享受的过程。因为从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功能、成人教育对象的特点、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整个社会的大环境、大气候中都可看到这一点。当然,成人教育个体享用功能的实现也需要终身教育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制度的支撑和成人教育制度自身的完善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个体 享用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育美学——德育个体享用实证探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孔伟英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2-44,共3页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道德完善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享用性的前提是德育要具美感,德育主体感觉其优美愉悦德育才可亲可爱。德育美学增强德育可享用性,德育可享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效度。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 德育对每一个个体来说,除道德完善的功能以外,还具一种享用的功能。德育享用性的前提是德育要具美感,德育主体感觉其优美愉悦德育才可亲可爱。德育美学增强德育可享用性,德育可享用增强德育的吸引力和效度。笔者从事大学德育教学近20年,以德育美学实践印证了德育的个体享用功能事实与价值所在,而且认为如果从德育个体享用功能出发来设计德育教学更符合德育的原貌,符合人性的追求,其效度很理想,非常受学生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育美学 个体享用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的个体享用功能及其在建构美丽中国活动中的效用
7
作者 叶瑛 孙国友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7-51,共5页
体育不仅具有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功能,还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即指学习和参与体育(包括欣赏体育、体育实践以及体育研究等)能够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具体表现为,体育可以满足个体对生活追求的需要,... 体育不仅具有政治、经济、教育等社会功能,还具有个体享用功能,即指学习和参与体育(包括欣赏体育、体育实践以及体育研究等)能够从中体验到满足、快乐和幸福,能够获得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具体表现为,体育可以满足个体对生活追求的需要,有利于提升个体幸福水平,能为个体道德情感体验提供平台,还能够满足个体审美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效应 享用功能 个体发展 美丽中国 体育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空路径的城市绿地享用公平性研究——以成都市新、旧城区为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张凌菲 徐煜辉 +1 位作者 谭少华 喻冰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112,共6页
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搜集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使用者时空路径数据集,辨识不同时间预算人群的潜在可用绿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过构建绿地时空享用量模型,从时空制约角度对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公平性展开分... 从时空间行为视角切入,采用居民活动日志搜集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使用者时空路径数据集,辨识不同时间预算人群的潜在可用绿地分布及人群特征,并通过构建绿地时空享用量模型,从时空制约角度对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公平性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成都市新、旧城区的绿地享用格局在辐射范围、享用强度和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方面具有时空间分异特征;2)日常出行链中固定性活动占比会对人群绿地享用时间预算产生影响;3)随个体时间预算不断被固定性活动所挤占,长距离通勤加班族、担负接送小孩上学的上班族等时间短缺型群体的绿地享用机会被深度制约,日益成为潜在的绿地享用弱势群体,在时间短缺型群体的潜在活动路径范围内增加绿地供给,有利于提高此类人群享用绿地的机会,从而提高片区的整体绿地享用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地享用公平 时空路径 时空制约 时间短缺型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为个体享用的知识教学:一种诗意境界的回归 被引量:1
9
作者 马翔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7-12,共6页
长期以来,科学价值的冲击、人文精神的式微以及工具理性的痼疾这"三座大山"一直使得知识教学的个体享用功能被遮蔽,其应有的诗意境界也逐渐失落。在课程与教学论逐渐将视角转移到作为个体的"人"的今天,个体享用与... 长期以来,科学价值的冲击、人文精神的式微以及工具理性的痼疾这"三座大山"一直使得知识教学的个体享用功能被遮蔽,其应有的诗意境界也逐渐失落。在课程与教学论逐渐将视角转移到作为个体的"人"的今天,个体享用与存在主义哲学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对于知识教学的个体享用功能理应给予更多关注。以冲破观念障碍,转变知识教学价值观为根本、以课堂知识教学变革为关键、以享用性评价为支撑,是知识教学回归诗意境界的实践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享用 知识教学 诗意境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咨商·享用——新时代道德个体功能的三层意蕴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冰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6期56-64,共9页
道德个体功能与道德社会功能相对,是指道德对个体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道德个体功能的性质和发挥的程度亦有所不同。随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道德个体功能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因对人民美好生... 道德个体功能与道德社会功能相对,是指道德对个体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发展阶段,道德个体功能的性质和发挥的程度亦有所不同。随着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道德个体功能在日益凸显的同时,也因对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助力的目标、内容、方式的不同,而内含导向功能、咨商功能、享用功能。导向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行为的引导和指向,咨商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困惑的开悟和化解,享用功能表现为对个体道德境界的指引和提升。三种功能虽各有相对独立的场域,但亦相互交错、并行不悖,共同构成道德个体的整体功能,助力新时代个体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个体功能 美好生活需要 导向 咨商 享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职业的享用功能:对医生幸福线索的梳理
11
作者 方新文 刘虹伯 孙士江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2期15-17,22,共4页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为医学所护佑,医者队伍绵延相继,他们在诠释医学之道中实现个体人生幸福。将医学满足医生精神需要的一面定义为医疗职业的享用功能,以期揭示医学自身逻辑所蕴含的实践者幸福的必然性。首先,从人性的一般规律与医学独...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为医学所护佑,医者队伍绵延相继,他们在诠释医学之道中实现个体人生幸福。将医学满足医生精神需要的一面定义为医疗职业的享用功能,以期揭示医学自身逻辑所蕴含的实践者幸福的必然性。首先,从人性的一般规律与医学独特的精神气质两个方面论证医疗职业的享用功能乃客观存在。其次,从医学对实践者知识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双重期待与培育、从医能最大限度实现人性自由以及医生道德行为对幸福“二元论”的消解等三个方面明晰医疗职业的享用功能实现的细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享用 幸福 精神需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特性的价值观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玲 孙荟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3期12-15,共4页
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三大特性: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人民性(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和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手段性价值)。服务社会、面向人人、享用职业则是其相应的价值观。职业教育通过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来服... 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三大特性:社会性(职业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人民性(职业教育的本体价值)和职业性(职业教育的手段性价值)。服务社会、面向人人、享用职业则是其相应的价值观。职业教育通过促进公平、发展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来服务于社会;职业教育面向人人,实现了从关注民生、拓展生涯到自我实现的跳跃;职业教育通过尊重劳动、凸显能力、就业导向来体现享用职业的功能.最终实现社会职业与个体志趣的最佳结合,促使个体自觉地从对生存境况的谋虑走向对完美生活的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社会 面向人人 享用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情怀:基于“需要—满足”框架的阐释与生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陈太忠 皮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6-20,共5页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 教育情怀是教师对教育持久而稳定的关切和喜爱之情,表现为乐于从教的态度以及享受教育生活的独特能力。教育情怀的本质是"需要—满足"的心理结构,包含压力体验、行动倾向和享用状态,并伴随着教师的职业成熟过程而不断深化。教育情怀具有超越性功能、统整性功能、成全性功能。教师对教育功能的充分认知、对国家富强和民族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对教育生活的审美建构,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深切关爱,都有助于促进教育情怀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情怀 教师 “需要—满足”心理结构 压力体验 行动倾向 享用状态 教育功能 责任感 审美建构 关爱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被引量:1
14
作者 庄宗明 陈琛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8-74,共7页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是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 ,深化对“使用价值”、“生产性劳动”等基本范畴的认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要摆脱几个误区 :一是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并不等于科学技术或先进设备创造...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关键是在坚持“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前提下 ,深化对“使用价值”、“生产性劳动”等基本范畴的认识。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讨论要摆脱几个误区 :一是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并不等于科学技术或先进设备创造价值 ;二是不要把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的总价值 ,同该国同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等同起来 ,国民生产总值是价格范畴 ,而不是价值范畴 ;三是要把劳动价值论与分配理论区分开来 ,对“按要素分配”的肯定 ,并不意味着承认“物化劳动创造价值”这一观点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享用价值 生产性劳动 国民生产总价格 产品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叶建平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62,共3页
本文探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客观基础,分析了现代数字图书馆的存在性质及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作用,指出了当代数字图书馆建设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今后数字图书馆发展策略。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 国际互联网 信息参与和享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院校教职工应具有的本科教学资源意识
16
作者 李珂 余仰涛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8-80,共3页
本科教学资源不足与有限的本科教学资源的浪费构成了本科教学的一对矛盾。要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本科教学资源意识。本科教学资源,是指一定的教育条件下,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各种客观实在。本科教学资源意识,是指人们对本科教... 本科教学资源不足与有限的本科教学资源的浪费构成了本科教学的一对矛盾。要提升本科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本科教学资源意识。本科教学资源,是指一定的教育条件下,能够满足本科教学需要的各种客观实在。本科教学资源意识,是指人们对本科教学资源的根本性问题的稳定的思想。本科院校教职工需要树立的本科教学资源意识,包括本科教学资源的确认意识、专用意识、享用的责任意识、合理配置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学资源意识 资源的确认意识 资源的专用意识 资源享用的责任意识 资源的合理 配置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学习型生活方式的时代精神探析
17
作者 任民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儒家特别推崇学习型生活方式。儒家对学习型生活方式的成功推动,不仅在于其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打开了社会下层通过学习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方便之门,使学习具有了功利价值,更在于其最早提... 作为一种人生哲学,儒家特别推崇学习型生活方式。儒家对学习型生活方式的成功推动,不仅在于其催生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官考试制度——科举制度,打开了社会下层通过学习向社会上层流动的方便之门,使学习具有了功利价值,更在于其最早提出了终身学习和建设学习型社会思想,唤醒了人们的精神需要,使学习本身具有了享用价值。学习型生活方式保证了儒家具有开放性的人文品格,蕴含着尤为鲜明的时代精神,如问道精神、科学精神、合作学习精神、实践精神、伦理精神等。这些时代精神,最终都能转化为幸福元素,包括对幸福的理解和建构"幸福的学习"之原则等等;特别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帮助市场时代随波逐流的"空心人"重新回归生活的本质,给喧嚣的生活注入理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学习 生活方式 时代精神 享用价值 幸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财富到幸福:实践推理的意义扩展
18
作者 晏辉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26,共7页
作为一种基本的理性能力,推理是人对必然事物和可能事物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人作为面向未来事情的存在物,是必然要进行推理活动的。对必然事物的判断构成事实推理,对所愿事物的判断构成价值推理,即实践推理... 作为一种基本的理性能力,推理是人对必然事物和可能事物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新判断(结论)的过程。人作为面向未来事情的存在物,是必然要进行推理活动的。对必然事物的判断构成事实推理,对所愿事物的判断构成价值推理,即实践推理。事实推理以万物循以产生的规律为基础,实践推理以万物应该循以产生的规律为前提。而在实践推理的限域内,有以追求快乐和幸福为目的的实践推理,称之为价值性的实践推理;有以考量观念和行为正当性为旨归的实践推理,可称之为正当性的实践推理。不同的社会结构类型决定着价值性实践推理的强弱,也决定着两种实践推理何者优先的客观逻辑。任何时候都有实践推理,但在一个由资本的运行逻辑所推动的全面生产与消费的社会环境下,实践推理又有其独特的功效:对欲望而言,实践推理具有激发效应;对意义来说,实践推理有扩展效应。于人类而言,从有限的价值中扩展出无限的意义来,追求合理而和谐的实践推理才是我们所主张和坚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 实践推理 欲望激发 虚拟享用 意义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干部晋升过程中的价值机制
19
作者 杨杰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21,共3页
试论干部晋升过程中的价值机制杨杰一、干部晋升过程中的价值机制干部的价值化.任何干部,无论其地位如何,都只有作为社会公仆,根据自身的才能,履行其工作的职责,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 试论干部晋升过程中的价值机制杨杰一、干部晋升过程中的价值机制干部的价值化.任何干部,无论其地位如何,都只有作为社会公仆,根据自身的才能,履行其工作的职责,为社会作出贡献,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也才能获得生存、发展所需要的利益,从这一干部与社会的效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职能工作 角色价值 享用价值 价值机制 功量 内在要素 社会利益 工作岗位 表现形式 以此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闲暇在教育中的失落与复归——基于美好教育生活的视角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龙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8,共6页
闲暇是人们自由自觉地追寻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本源上看,闲暇与教育之间重叠交织,教育蕴含着闲暇的基因。从现实上看,闲暇的自由性、生活性和享用性等特点对于美好教育生活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用闲暇来促进教育生活走向美好,... 闲暇是人们自由自觉地追寻意义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本源上看,闲暇与教育之间重叠交织,教育蕴含着闲暇的基因。从现实上看,闲暇的自由性、生活性和享用性等特点对于美好教育生活的创造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用闲暇来促进教育生活走向美好,具有使教育生活富有闲暇色彩以实现当下之美好,以及培养能够享用闲暇之人以实现未来之美好的双重进路。因此,美好教育生活的创造需以“通过闲暇”“为了闲暇”和“关于闲暇”的教育转变,实现闲暇与教育在目的、过程和内容等方面的融合,进而促进教育生活走向美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暇 美好教育生活 享用 闲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