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感染病学会关于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抗感染治疗指引(2022版)摘要 被引量:23
1
作者 肖园园 谭彩霞 +1 位作者 李春辉 吴安华(编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67-1276,共10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 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致力于为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最新指引。两份指引文件分别针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SBL-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DTR-PA)和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AmpC-E)、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的治疗提供指导建议。与之前的指南比,已发表的关于AmpC-E、CRAB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感染最佳治疗的数据相对较少,因此指引文件是基于临床经验、专家意见和对现有文献的回顾而提供的“指引”。在全球范围内,由于耐药菌的流行病学和特定抗感染药物的可获得性存在地区差异,指引文件主要侧重于美国的抗感染治疗,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对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感染的治疗,建议咨询感染病专家。此指引将每年更新。最新版本于2022年3月7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和2022年3月31日发布于https://www.idsociety.org/practice-guideline/amr-guidance-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c 革兰阴性菌 多重耐药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杆菌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细菌 难治性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产ampc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 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
2
作者 卓超 徐英春 +23 位作者 俞云松 井然 邹明祥 李军 邬靖敏 胡付品 张菁 郑波 刘正印 于湘友 邱海波 施毅 佘丹阳 冯四洲 梅雪 许巍 程剑剑 吴安华 李春辉 宗志勇 周志慧 陆旻雅 李雪 奕巧莲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5年第9期1191-1207,共17页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 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 肠杆菌目细菌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可导致多种严重感染性疾病。自首次报道以来,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producing Enterobacterales, ESBL-E)已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此类菌株常呈现多重耐药性,显著增加感染治疗失败风险及患者病死率。中国ESBL-E的防控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流行率、区域分布差异显著、实验室检测能力不均衡、抗菌药物管理和用药能力存在差异等问题。为此,由卓超、徐英春、俞云松教授发起,联合多学科专家共同制订了《临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肠杆菌目细菌感染应对策略专家共识(2025)》。本共识系统梳理了ESBL-E的国内外流行病学特征、临床实验室检测技术、治疗原则和主要治疗药物、感染防控措施,并针对不同感染源(包括血流、颅内、呼吸系统、胸腔纵隔、腹腔、泌尿系统感染)和特殊人群(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急诊及儿童患者),详细阐述了病原学感染特点及分层治疗原则,旨在提高临床实验室对ESBL-E的检出能力,规范医疗机构针对ESBL-E感染的诊疗策略,为遏制ESBL-E在中国的流行、降低相关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杆菌细菌 抗菌药物 标治疗 分层治疗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呼吸道感染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昆 阎雪 康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1-91,共1页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月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AmpC酶细菌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月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AmpC酶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16. 7%和 9. 8%,产酶株组均不...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月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AmpC酶细菌  2000年 1月至 2003年 1月我院呼吸科下呼吸道标本中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 (ESBLs)、AmpC酶细菌检出率分别为 16. 7%和 9. 8%,产酶株组均不同程度表现为多重耐药,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呼吸道感染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 杆菌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ESBLs鸡肠杆菌科细菌对21种抗菌药的敏感性检测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功政 匡秀华 +5 位作者 苑丽 莫娟 潘玉善 付秀玲 徐坤玲 李凌锋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84-887,共4页
关键词 ESBLS菌株 杆菌细菌 敏感性检测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单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药 第四代头孢菌素 肺炎克雷伯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耐药性 被引量:5
5
作者 兰敏 赵志军 +5 位作者 康宇婷 王艺璇 李佳铭 刘春兰 马慧慧 贾伟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 目的探讨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研究CRE耐药特点及同源性。方法收集宁夏某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临床分离的158株非重复CRE,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应用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mCIM)联合EDTA改良碳青霉烯灭活试验(eCIM)进行表型确证,采用质粒接合试验分析bla_(NDM)水平转移情况,运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58株CRE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61株,38.61%),其次是阴沟肠杆菌(37株,23.42%)和大肠埃希菌(23株,14.56%),检出CRE最多的科室为ICU和烧伤整形科,CRE标本来源排名前四的分别是痰、脓性分泌物、引流液和无菌中段尿,检出耐药基因以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为主。23株大肠埃希菌mCIM联合eCIM试验阳性率达95.65%,质粒接合试验成功将20株大肠埃希菌中15株菌株的bla_(NDM)基因转移到大肠埃希菌J53AZ^(R),接合子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受体菌增强。MLST结果显示,23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14种ST型,以ST10和ST410为主。结论该院CRE多来源于ICU,以携带bla_(NDM)基因为主,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具较高耐药性,医院应当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监管力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该地区NDM酶亚型逐渐变化,应持续监测以及时发现新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细菌 分布 耐药性 埃希菌 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 质粒接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对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治疗指引
6
作者 巨默涵(编译) 林东昉(审校)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7-486,共10页
美国感染病学会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指引每年均会更新,2024年聚焦的细菌种类仍与2023年相仿,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增长和新抗菌药物的上市,以及CLSI药敏方法与判断标准的更新,此版指引仍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新的推荐。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ampcβ内酰胺酶杆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杆菌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