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产量递减规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姚军 侯力群 李爱芬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8,共3页
建立了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渗流模型。考虑了封闭油藏定井底压力和变井底压力两种不同的内边界情形,并采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原理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的递减曲线,在曲线上产量出现两个明... 建立了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渗流模型。考虑了封闭油藏定井底压力和变井底压力两种不同的内边界情形,并采用Laplace变换和Duhamel原理对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天然裂缝性碳酸盐岩封闭油藏的递减曲线,在曲线上产量出现两个明显的递减阶段和两个相对平缓的递减阶段,讨论了窜流系数和裂缝弹性储容比对天然裂缝性油藏递减曲线的影响。实例表明,实际产量资料与理论递减曲线的拟合可确定地层参数,预测产量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油藏 天然裂缝 递减曲线 产量递减规律 碳酸盐岩 窜流 井底压力 地层参数 资料 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递减规律与水驱特征曲线的关系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文君 刘瑛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3期45-49,共5页
建立了不同条件下Arps、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与不同水驱特征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这2个油田开发基本规律不再完全孤立、互不相关。研究表明:在油田渗流条件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符合某一递减方程的油相渗流特征,若能与水相渗流特... 建立了不同条件下Arps、Logistic产量递减方程与不同水驱特征曲线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这2个油田开发基本规律不再完全孤立、互不相关。研究表明:在油田渗流条件保持基本不变的条件下,符合某一递减方程的油相渗流特征,若能与水相渗流特征一起构成某一种水驱特征曲线的油水相渗比值关系式,那么产量递减方程与水驱特征曲线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在油田渗流条件发生变化的条件下,若Qw+nO。保持为某一常数,那么水驱特征曲线I~Ⅲ的产量递减方程均服从双曲递减,水驱特征曲线Ⅳ[m=1]产量递减方程服从调和递减;若Qw+nQ。=kexp(st),水驱特征曲线Ⅳ[m=1]的产量递减方程服从Logistic产量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规律 水驱特征曲线 油藏工程 相渗 特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储层产量递减规律物理模拟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薛成国 杨正明 +3 位作者 刘学伟 徐轩 齐亚东 王名春 《中国海上油气》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7-99,共3页
采用取自四川的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岩心,制作了4个具有不同渗透率的二维平板模型,并进行了衰竭式开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储层渗透率越小,储层压力下降速度越慢,储层的初始产量、初始递减率和累积产量越小;特低渗... 采用取自四川的特低渗透砂岩露头岩心,制作了4个具有不同渗透率的二维平板模型,并进行了衰竭式开采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初始压力相同的情况下,储层渗透率越小,储层压力下降速度越慢,储层的初始产量、初始递减率和累积产量越小;特低渗透储层产量递减规律与有效驱动因子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对低渗透储层(尤其是特低渗透储层)进行产量递减分析与预测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产量递减规律 物理模拟实验 启动压力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塞勒斯页岩气藏单井产量递减规律及可采储量预测 被引量:10
4
作者 何培 冯连勇 Tom Wilber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49-252,共4页
随着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页岩气区的钻井效率和新井产能得到了提升,新井数量开始减少,但页岩气产量仍不断提高。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页岩气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数据,用产量递减法进行了研究,判断了递... 随着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近年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页岩气区的钻井效率和新井产能得到了提升,新井数量开始减少,但页岩气产量仍不断提高。根据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页岩气生产单元的实际生产数据,用产量递减法进行了研究,判断了递减曲线类型,确定了初始产量、初始递减率等模型参数,对其未来产量、技术可采储量、剩余可采储量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该单元页岩气井符合双曲递减类型,并具有初期产量高递减快、后期产量低生产时间长的特点,该生产单元的4口井技术可采储量为0.90×10^8~1.55×10^8m^3,与国内外权威机构、学者对该区块的描述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宾夕法尼亚州 马塞勒斯页岩气藏 页岩气井 产量递减规律 产量递减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垂直裂缝井产量递减规律 被引量:2
5
作者 熊健 曾山 王绍平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74-77,83,共5页
针对油气藏改造时形成的垂直裂缝的不对称性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时变性特征,基于不稳定流理论,应用复位势理论、叠加原理和数值求解方法,推导出低渗油藏垂直裂缝井产量的动态预测模型。利用实例分析了各因素对油井产量动态递减规律的影响... 针对油气藏改造时形成的垂直裂缝的不对称性和裂缝导流能力的时变性特征,基于不稳定流理论,应用复位势理论、叠加原理和数值求解方法,推导出低渗油藏垂直裂缝井产量的动态预测模型。利用实例分析了各因素对油井产量动态递减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裂缝非对称率对油井产量变化影响较小,不共面夹角对油井产量变化影响较大;裂缝越长,其导流能力越大,则油井产量越高,产量递减速度越快,而随着裂缝长度和导流能力增加,产量增加幅度逐渐变小;裂缝导流能力衰减系数越大,则油井产量越小,产量递减速度越快,随着导流能力衰减系数增加,产量下降幅度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井 不对称垂直裂缝 裂缝导流能力 裂缝非对称率 不共面夹角 产量递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油区热采稠油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赵春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7-48,59,共3页
通过对辽河油区 31个热采稠油区块产量递减趋势的研究 ,总结出热采稠油的产量递减规律。根据无因次采油速度及可采储量采出程度划分产量递减的 3个阶段 ,并对划分结果及各阶段产量递减规律进行了分析 ,进一步确定了各区块下步挖潜的方向。
关键词 辽河油区 稠油 产量 划分标准 产量递减规律 采油速度 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预测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邓玉珍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7,共4页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多采用人工压裂开采,以获得较高的产能。此类油藏一般注水困难,多依靠较充足的天然能量开发,开发过程中油井产能受地层能量衰减、压敏效应、启动压力以及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 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多采用人工压裂开采,以获得较高的产能。此类油藏一般注水困难,多依靠较充足的天然能量开发,开发过程中油井产能受地层能量衰减、压敏效应、启动压力以及压裂裂缝导流能力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在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以稳态渗流为基础,建立了产量递减规律的半解析方法和流固耦合渗流数学模型,实现了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来预测异常高压特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应用这2种方法对博兴洼陷高89区块的12口井产量递减规律进行拟合和预测,根据预测的产量递减规律,优化出井底压力保持在13MPa时,累积产油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油藏 异常高压 压敏效应 启动压力 流固耦合 产量递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竭式开发油藏产量递减规律预测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洪见 张顶学 +1 位作者 李炼文 杜文博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4-65,共2页
为满足新油田选择采油方式时对不同时期油井产能数据的需要 ,从油层岩石的压力敏感性试验结果出发 ,首先导出采液指数变化规律的预测方法 ,从而确定出油井的供液能力 ;再结合井筒举升能力预测不同举升方式下油井的产量变化规律。
关键词 衰竭式开发油藏 产量递减规律 预测方法 应用 压力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Haynesville页岩气井产量递减规律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克强 张宝生 +1 位作者 Mikael HK Kjell ALEKLETT 《石油科学通报》 2016年第2期293-305,共13页
Haynesville区块是美国含气量最丰富的页岩区块之一,地位重要,且数据相对完善,对其进行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同时运用传统Arps双曲递减模型和现代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对该区块2008—2014年812口页岩气单井产量进... Haynesville区块是美国含气量最丰富的页岩区块之一,地位重要,且数据相对完善,对其进行产量递减规律研究,既有现实意义,又有理论价值。同时运用传统Arps双曲递减模型和现代扩展指数递减模型对该区块2008—2014年812口页岩气单井产量进行拟合,分析递减模型的参数、峰值产量、不同时期递减率和最终可采储量,进而总结页岩气井的产量递减规律。结果表明:(1)该地区大部分页岩气井显示出典型的"钟型曲线"产量变化模式,即产量在短时期内从低到高达到峰值,然后迅速下降,并长期保持低产;(2)在递减阶段,两个模型对页岩气井组均值和单井产量数据序列都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尽管传统的双曲递减模型的参数β有26%的取值大于l,但合理选取页岩气井的产气生命周期长度(比如20年)可有效降低最终可采储量预测误差,因此仍可用于页岩气产量分析;(3)约有70%的页岩气井峰值产量达到9.3万~27.9万m3/d,且从整体趋势看,"新井"往往比"老井"具有更高的峰值产量,递减期第1年时的产量递减率为72%,第2年时为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Haynesville区块 页岩气 产量递减规律 双曲递减 扩展指数递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动压力影响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规律机理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艳艳 李洪建 +2 位作者 张炜 高雨 郭利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4期44-46,共3页
中高渗透油藏分析方法是否仍适合低渗透油藏尚需验证。针对此问题,在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低渗透油藏的产量规律,并给出相应的油田产量递减率与产量、生产时间的算式,以及低渗透油田产量递减率通式。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启动压力梯度 非达西渗流 产量递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油田水驱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及产量预测 被引量:6
11
作者 缪壹凤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1-75,共5页
喇嘛甸油田自投产开发以来,从产量规模上可划分为上产、稳产和递减3个阶段。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随着油田水驱开发难度不断加大,产量递减规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有效保证水驱产量规模和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对影响水驱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 喇嘛甸油田自投产开发以来,从产量规模上可划分为上产、稳产和递减3个阶段。进入特高含水期后,随着油田水驱开发难度不断加大,产量递减规律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有效保证水驱产量规模和油田开发效果,通过对影响水驱产量递减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利用3种产量递减曲线方程,结合水驱各层系实际生产数据,确定了产量递减类型,预测了未来产油量,提出了减缓产量递减的注采调整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喇嘛甸油田 水驱 高含水期 产量递减规律 产量预测 注水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产量递减规律的综合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凤兰 李苏蓉 +2 位作者 刘其芬 王军 韩斌 《油气井测试》 2014年第1期42-45,77,共4页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低丰度砂岩气田,气井产量递减速度快,开发难度大。及时了解气田所处的生产阶段,准确预测气田后期产量变化和可采储量是调整气田开发模式,合理配产,有效提高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气... 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低渗透低丰度砂岩气田,气井产量递减速度快,开发难度大。及时了解气田所处的生产阶段,准确预测气田后期产量变化和可采储量是调整气田开发模式,合理配产,有效提高开发效果的有效手段。通过对苏里格气田苏25区块气井产量递减规律研究,确定了该区块的产量递减规律,利用产量递减资料,计算单井的裂缝半长,弥补了试井资料的缺陷,并对苏25区块生产周期内的月产量、可采储量以及采出程度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可用于生产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递减规律 垂直裂缝半长 可采储量储量预测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规律及水驱特征曲线 被引量:36
13
作者 杨正明 刘先贵 +1 位作者 孙长艳 张盛宗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55-56,63,共3页
常规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生产特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性,利用低渗透的渗流理论,推导出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和水驱特征曲线方程。由分析得出:进行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低渗透油藏的含水... 常规产量递减规律和水驱特征曲线不能很好地反映低渗透油藏的生产特征。针对低渗透油藏的基本特性,利用低渗透的渗流理论,推导出低渗透油藏产量递减方程和水驱特征曲线方程。由分析得出:进行低渗透油藏的产量递减、低渗透油藏的含水率和水驱曲线分析时,必须考虑启动压力的影响。启动压力越大,初始产量越小,但有启动压力的递减速率比没有启动压力的递减速率要小;且累计产量随启动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在其它相同情况下,当启动压力梯度越大时,含水率就越大。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低渗透水驱油藏水驱曲线。表1参5(杨正明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产量递减规律 水驱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型水驱特征曲线对应的产量递减规律研究
14
作者 范虎 李晨 高策 《石化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75-76,共2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张型水驱特征曲线出发,在定液量生产条件下,推导出水驱特征曲线递减率与产油量的关系式。分析水驱特征曲线对应的产量递减规律,对深化水驱特征曲线与产量递减曲线关系的认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 张型水驱特征曲线 产量递减规律 递减 产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措施后产量变化规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吴晓慧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75,共5页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针对剩余油高度分散的开发状况,采用大规模的精细挖潜措施控制产量递减速度。为深入认识评价水驱精细挖潜措施的长期效果,实现全油田的推广应用,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影响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的地质... 大庆油田进入特高含水期以后,针对剩余油高度分散的开发状况,采用大规模的精细挖潜措施控制产量递减速度。为深入认识评价水驱精细挖潜措施的长期效果,实现全油田的推广应用,从渗流力学基本原理出发,研究了影响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的地质及开发因素,分析了油相渗透率以及开发调整措施对产量递减规律及产量递减率的影响。以7个水驱精细挖潜示范区为例,研究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挖潜措施后产量变化规律,测算精细挖潜措施影响产量递减率值。结果表明:精细挖潜有效控制了产量递减速度,实施精细挖潜的4年期间,产量保持稳定不递减,7个示范区精细挖潜累计增油66. 3×104t;精细挖潜结束后产量递减加快,但一段时期内产量仍高于常规措施,措施后初期产量递减率值增加2. 26百分点,之后逐渐与常规措施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期 调整措施 产量递减规律 产量递减 影响因素 大庆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气井Arps产量递减指数变化特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倚维 王东 +1 位作者 李霆钧 杜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7-81,共5页
Arps提出的产量递减规律在油气井产量预测及可采储量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采用该方程对致密气井初期渗流阶段产量递减数据进行分析时存在最佳拟合的递减指数>1,这与常规递减指数认识不符,且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很大。在理清致密... Arps提出的产量递减规律在油气井产量预测及可采储量评价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在采用该方程对致密气井初期渗流阶段产量递减数据进行分析时存在最佳拟合的递减指数>1,这与常规递减指数认识不符,且预测结果与实际偏差很大。在理清致密气井递减指数变化特征基础上,从递减指数公式出发,并借鉴苏X区块63口致密气井生产动态历史拟合参数和试井解释参数平均值,建立了致密气井数值模型;通过划分致密气井各个渗流阶段响应时间,研究致密气井在各个渗流阶段递减指数变化规律,分析了4种不同因素对递减指数的影响,扩展了对Arps递减规律的认识,从而揭示了递减指数在致密气井整个预测期的变化规律。研究方法和结论对致密气井全生命期的产量递减规律分析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气井 产量递减规律 渗流阶段划分 递减指数 数值模型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油田产量递减类型的判别与预测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吴效运 赵连素 +2 位作者 刘龙军 李红林 王平贵 《河南石油》 2004年第6期30-32,共3页
以滨南采油四矿利 7块等 10个开发单元为例 ,提供了一种判别油藏产量递减类型 ,确定油藏产量递减指数和初始递减率的新方法 ,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掌握和预测精度高的特点 ,值得在生产现场加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 产量递减规律 递减指数 初始递减 开发动态 开发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龙页岩油富集因素评价与生产规律研究 被引量:34
18
作者 孙龙德 崔宝文 +9 位作者 朱如凯 王瑞 冯子辉 李斌会 张婧雅 高波 王青振 曾花森 廖远慧 江航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1-454,共14页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古龙页岩在Ro值为1.0%~1.2%时进入大量排烃期,最大排烃效率为49.5%;中低演化阶段,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从干酪根向岩石与有机孔缝转移;中高演化阶段,页岩油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2)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孔,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在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间形成大量晶间孔缝,有机质裂解作用形成网状孔缝。(3)游离烃含量、可动孔隙度、总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是页岩油富集层分类评价的核心指标参数,Ⅰ类层标准为S_(1)≥6.0 mg/g,可动孔隙度大于等于3.5%,总孔隙度大于等于8.0%,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50%,综合认为Q2—Q3、Q8—Q9油层最优。(4)轻质油带核心区水平井首年累产高,属于双曲递减模式,递减指数一般为0.85~0.95,首年递减率为14.5%~26.5%,单井预测可采储量(EUR)大于2.0×10^(4)t。在勘探生产实践过程中,仍需进一步持续攻关解决生排烃机制、地层条件下页岩孔隙度与含油气性测试方法与标准、富集区边界精细刻画、页岩力学性质和体积改造、提高采收率技术等难题,提高单井EUR,实现规模效益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古龙页岩油 白垩系青山口组 生排烃 储集层孔隙类型 孔缝形成机制 富集层评价 产量递减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井资料在压裂选层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发现 张松革 +1 位作者 高萍 张春芳 《油气井测试》 2005年第3期21-22,24,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压裂成功率,必须加强压裂选层的准确率。试井资料是储层物性、污染情况等信息的综合反映,根据压前测试及试井曲线形态不仅可以预测压裂后能否达到工业油流,而且可以预测压裂后的产量变化。若地层均质无限大,则压裂后求产期... 为进一步提高压裂成功率,必须加强压裂选层的准确率。试井资料是储层物性、污染情况等信息的综合反映,根据压前测试及试井曲线形态不仅可以预测压裂后能否达到工业油流,而且可以预测压裂后的产量变化。若地层均质无限大,则压裂后求产期间产量稳定;若压前试井曲线见边界反映,则必须结合边界形状和距离预测压裂后的产量递减规律,慎重考虑是否具有改造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井资料 压裂 选层 产量递减规律 储层物性 污染情况 曲线形态 产量变化 试井曲线 边界形状 准确率 预测 无限大 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五块非均质断块油藏开发趋势分析
20
作者 席继强 晋喜林 +1 位作者 贾蕊 贾建明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3期44-45,共2页
基于胡状集油田胡五块油藏的实际开发数据 ,运用产油量与累积产油量的同步性 ,分析该油藏产量变化规律 ,为进一步分析其它开发参数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该方法准确率高 ,对同类油藏的动态趋势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非均质断块油藏开发 胡状集油田 产量递减规律 动态分析 开发指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