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的东海剑尖枪乌贼资源评估
1
作者 吴嘉敏 李楠 方舟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3,共8页
为探究基于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 assessment,JABBA)方法在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等短生命周期物种资源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利用2009-2021年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的渔获量数据和单位捕... 为探究基于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just another bayesian biomass assessment,JABBA)方法在剑尖枪乌贼(Uroteuthis edulis)等短生命周期物种资源评估中的应用效果。利用2009-2021年来自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及日本的渔获量数据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使用基于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JABBA中3种剩余产量模型对东海剑尖枪乌贼的资源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使用Schaefer模型时,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021年东海剑尖枪乌贼资源量为135.0×10^(4) t,最大可持续产量(MSY)为57.34×10^(4) t;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评估结果存在回顾性误差,F/F MSY的值可能被低估,资源量可能被高估,资源状态可能向“不健康”状态发展;预测性分析表明,当总允许可捕量(TAC)设置为小于等于52.26×10^(4) t(即2021年渔获量)时,剑尖枪乌贼资源量仍旧能维持一定的上升速度,但仍低于B MSY。研究表明,通过改进模型的参数设定、引入环境因子、延长数据时间序列和提高数据多样性等手段,可进一步提升评估的精度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尖枪乌贼 资源评估 剩余产量模型 贝叶斯剩余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的特高含水后期开发指标预测——以大庆长垣杏北开发A区为例
2
作者 杨宁 姜贵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针对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传统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半对数关系曲线不再是直线关系(出现下翘),传统油藏工程方法在特高含水及以后开发阶段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全过程动态相渗与传统油藏工程理论融合推导的方法,基于动态相渗的Arps产... 针对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传统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半对数关系曲线不再是直线关系(出现下翘),传统油藏工程方法在特高含水及以后开发阶段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全过程动态相渗与传统油藏工程理论融合推导的方法,基于动态相渗的Arps产量模型对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在特高含后水期及以后开发阶段预测指标时,误差相对较小,精度大幅提高,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研究成果为精准预测指标变化趋势、科学编制油田产量规划方案、及时调整开发对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后期 下翘 动态相渗 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产量模型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新成 孙茂真 +3 位作者 李民赞 郑立华 张漫 王锡久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1-96,共6页
为了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的测产精度,在研究了谷物联合收获机田间工作状态和升运器速度变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谷物的运动学原理及其对冲量传感器作用的力学原理,建立了电压/升运器速度产量模型。为进一步消除收获机作业时的... 为了提高谷物联合收获机自动测产系统的测产精度,在研究了谷物联合收获机田间工作状态和升运器速度变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谷物的运动学原理及其对冲量传感器作用的力学原理,建立了电压/升运器速度产量模型。为进一步消除收获机作业时的噪声干扰,在测产原始数据预处理时,先采用回归差分法降低振动噪声,然后采用双阈值滤波以及阈值取代法、前值取代法2种插值方法以消除差分电压中的奇异值,结果显示前值取代法效果较佳。此外,还提出了升运器速度归一化方法和冲量电压标准化方法以消除量纲影响并简化计算。田间测产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电压/升运器速度模型比传统的质量-电压模型更能准确表征谷物运动实际情况,测产精度高,验证均方根误差为2.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测产系统 产量模型 数据预处理 速度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水氮互作效应与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陈新红 刘凯 +1 位作者 王志琴 杨建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41-148,共8页
以武育粳3号和汕优6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与氮素营养的互作效应,并建立了土壤水分和施氮量互作与产量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水稻生长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因土壤水分胁迫程度... 以武育粳3号和汕优63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与氮素营养的互作效应,并建立了土壤水分和施氮量互作与产量关系的模型。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和氮素营养对水稻生长有明显的互作效应,其效应的大小因土壤水分胁迫程度、施氮量、水稻生育时期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全生育期、抽穗前土壤水分胁迫条件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在一定氮肥水平(M N、HN)下轻度土壤水分胁迫(Ψso il≥-20 kPa),对产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实期进行适当的土壤水分胁迫(Ψso il≥-25 kPa)与氮肥(M N、HN)处理,可达到节水而不减产的目的;严重土壤水分胁迫(Ψso il≤-50 kPa)不论在何种氮肥水平下,均使水稻产量降低,高氮水平下影响更显著;在全生育期,抽穗前和结实期进行土壤水分处理,最适施氮量均表现为随土壤水分胁迫程度的加重而减少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水分 氮素 互作效应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象条件的油茶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蒋元华 廖玉芳 +1 位作者 黄超 彭嘉栋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4-72,共9页
为给每年油料加工规模的规划提供分析依据,基于1 222项气象指标数据,利用湖南省77县(区)1969—1979年油茶历史产量和24个测产点2006年以来的测产序列,选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条件与油茶产量的关系模型,及以各物候期... 为给每年油料加工规模的规划提供分析依据,基于1 222项气象指标数据,利用湖南省77县(区)1969—1979年油茶历史产量和24个测产点2006年以来的测产序列,选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油茶不同物候期气象条件与油茶产量的关系模型,及以各物候期拟合产量数据为因子构建的油茶产量模型,比较分析了各产量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对增、减产的拟合能力。结果表明:以开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气象条件建立的产量模型其拟合效果最好,但仍比不上以11个物候期拟合产量作为因子建立的油茶产量模型的效果好;拟合效果与地理条件密切相关,低海拔地区的湘北以及湘中偏南地区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小,而海拔较高的湘西北、湘西南和湘南南部山区的平均相对误差均较大。同时,分析建立的101个油茶产量模型的因子结构发现:开花期、果实成熟期、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为模型入选频次最高的3个物候期,其中开花期入选频次最高的气象因子为气温类因子;果实成熟期入选频次高的因子有平均最低气温、连续有日照天数、15℃以上的积温;油脂转化和积累高峰期入选频次最多的为气温尤其是高温日数。文中因此认为,基于开花期气象条件建立的油茶产量模型可用于油茶产量预估,入选产量模型频次高的因子可为油茶产量气候潜力的挖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气象指标 逐步回归 物候期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分条件下水氮对向日葵影响及其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霍星 史海滨 +2 位作者 田德龙 闫建文 戴佳信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2-26,共5页
为了提高盐渍化地区水肥利用效率,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沙濠渠试验站利用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土壤含水量、施氮肥量、土壤EC值为因子,对水氮盐耦合效应展开了试验研究,并构建了水氮盐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水氮... 为了提高盐渍化地区水肥利用效率,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沙濠渠试验站利用盆栽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土壤含水量、施氮肥量、土壤EC值为因子,对水氮盐耦合效应展开了试验研究,并构建了水氮盐产量模型,结果表明:水氮盐最优组合方案为土壤水分为相对田间持水率58.4%~78.03%,施氮量392.25~414.75kg/hm2,土壤EC值0.25~0.45ms/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氮盐耦合 产量模型 向日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滞差分模型与剩余产量模型的应用比较--以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魁 陈作志 +1 位作者 黄梓荣 许友伟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共6页
将剩余产量模型和时滞差分模型分别应用于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业数据,结果表明,比起剩余产量模型,时滞差分模型拟合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曲线能够更好地捕捉到CPUE随着时间的波动... 将剩余产量模型和时滞差分模型分别应用于南大西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渔业数据,结果表明,比起剩余产量模型,时滞差分模型拟合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atch per unit effort,CPUE)曲线能够更好地捕捉到CPUE随着时间的波动。赤池信息量准则(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的结果显示,时滞差分模型比Schaefer模型的评估效果要好。时滞差分模型评估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中值为22 490 t,80%置信区间为21 756~23 408 t;剩余产量模型评估的MSY中值为27 520 t,80%的置信区间为26 116~28 959 t。生物学参考点的结果表明目标群体在1985年以前资源状态较好;1985年~2005年的20年里处于过度捕捞状态;2005年后资源状况得到改善,但仍需加强管理。比起剩余产量模型,时滞差分模型给出了更为有效且保守的评估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产量模型 时滞差分模型 长鳍金枪鱼 最大可持续产量 生物学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因子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剩余产量模型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易炜 陈新军 余为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5-60,共6页
根据1995-2014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其产卵场的表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及太平洋年代气候振动(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PDO),分别以PDO因子纳入和不纳入,建立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 根据1995-2014年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渔获量、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其产卵场的表温(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及太平洋年代气候振动(Pacific Decade Oscillation,PDO),分别以PDO因子纳入和不纳入,建立基于SST因子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与PDO对秋刀鱼资源的影响。结果显示,3月产卵场132°30′E、35°30′N的SST与CPUE关系密切,可作为表征资源丰度的因子;加入PDO的影响后,SST与CPUE的关系更加密切。研究表明,秋刀鱼资源量和持续产量的变动受捕捞努力量、产卵场SST和PDO控制。建议在渔业管理中应根据各年海洋环境状况来确定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刀鱼 海表面温度 太平洋年代气候振动 捕捞努力量 剩余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评估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 被引量:9
9
作者 冯波 陈新军 西田勤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3375-3384,共10页
利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Age 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ASPM)评估了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状况,同时结合亲体量-补充量曲线陡度系数和年龄组自然死亡系数的敏感性分析,描述了黄鳍金枪鱼资源的发展趋势、判断了开发状况。研究认为,陡度... 利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Age 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ASPM)评估了印度洋黄鳍金枪鱼资源状况,同时结合亲体量-补充量曲线陡度系数和年龄组自然死亡系数的敏感性分析,描述了黄鳍金枪鱼资源的发展趋势、判断了开发状况。研究认为,陡度系数设在0.6-0.8才可能使亲体量产生出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的水平。采用美洲热带金枪鱼委员会推荐的自然死亡系数值时,评估结果最接近渔业现状。研究发现,随着捕捞努力量的增加,总资源量和亲体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总资源量自1990年后趋向稳定,维持在195.9-263.2万t,平均为221万t;亲体量在1994年后下降到100万t以下,1997年以后处在维持MSY所需亲体量的水平之下,目前仍呈下降趋势。补充量在渔业初期呈现大幅度波动,1978年后趋于稳定,并维持在3258.36-6583.35×106尾,平均为4687.66×106尾。未成熟鱼的数量总体较为稳定,但成熟鱼的数量出现剧减,从渔业初期的246.51×106尾减少到2005年的19.02×106尾。模型估计的总捕捞死亡系数从渔业初期开始逐渐上升,1991年后出现大幅度上升,处于0.334-0.456间,2003年时超过FMSY,捕捞产量也于2003年超过MSY。分析认为,2003年以来印度洋黄鳍金枪鱼的持续高产量被认为是不可持续,根据ASPM估算,2003-2006年均产量46.4万t,超过了MSY(36.4万t);S/SMSY为0.76;Fall/FMSY为1.39,由此判断现阶段印度洋黄鳍金枪鱼正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评估 年龄结构产量模型 黄鳍金枪鱼 印度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非平衡产量模型对卡塔尔渔业的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群 任一平 +1 位作者 王艳君 尤凯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6-210,共5页
剩余产量模型是鱼类种群动力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应用 1个非平衡产量模型分析了卡塔尔渔业。结果表明当前鱼类生物量是最大持续产量时生物量的 1/4,当前捕捞死亡率是最大持续产量时捕捞死亡率的 2倍。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是 782 6t( 8... 剩余产量模型是鱼类种群动力学的主要模型之一。本文应用 1个非平衡产量模型分析了卡塔尔渔业。结果表明当前鱼类生物量是最大持续产量时生物量的 1/4,当前捕捞死亡率是最大持续产量时捕捞死亡率的 2倍。经估算最大持续产量是 782 6t( 80 %置信区间为 6767~ 7993t) ,最佳捕捞努力量是 2 4 8艘船 ( 80 %置信区间为 2 2 5~ 2 86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模型 最大持续产量 卡塔尔渔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谨慎考虑下的产量模型及复杂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兴平 杜建国 +1 位作者 姚洪兴 刘秋生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12期86-90,共5页
针对有限理性下的Bowley博弈模型,忽略了参与人由于不具有完全的市场信息,其行为具有适应性,遵循一个在上期边际利润估计基础上的有限理性的调整过程的问题,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改进,建立谨慎考虑下的产量演化模型,使之更符合实际.分析了... 针对有限理性下的Bowley博弈模型,忽略了参与人由于不具有完全的市场信息,其行为具有适应性,遵循一个在上期边际利润估计基础上的有限理性的调整过程的问题,对该博弈模型进行改进,建立谨慎考虑下的产量演化模型,使之更符合实际.分析了改进后模型的动态性,该模型存在条件均衡点.当上限在一定范围内取值时,系统仍出现复杂的混沌行为,但与原系统有显著差别.当上限的取值达到一定程度时,系统的混沌现象会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模型 混沌 有限理性 LYAPUNOV指数 NASH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量模型的比较及在小鳞鱼箴种群的应用(英文)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群 苏振明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1期36-42,共7页
产量模型是渔业管理中预测最大持续产量(MSY)的经典方法。MSY仍然是渔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应用模拟数据比较了最常用的产量模型。蒙特卡罗研究表明WaltersandHilborn的动态模型表现最好。这些方法被应... 产量模型是渔业管理中预测最大持续产量(MSY)的经典方法。MSY仍然是渔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文章应用模拟数据比较了最常用的产量模型。蒙特卡罗研究表明WaltersandHilborn的动态模型表现最好。这些方法被应用在小鳞鱼箴(HemirhamphussajoriTemminckandSchlegel)种群。Wal-tersandHilborn方法的Bootstrap结果是2250t(吨)的MSY和806艘船的最佳捕捞努力量。与目前2000艘船的努力量水平比较,渔业处于过度捕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模型 小鳞Zhen 渔业管理 鱼类 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花期产量模型及关键气象因子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元华 廖玉芳 +1 位作者 彭嘉栋 黄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34期141-144,共4页
为了深入分析油茶花期气候条件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基于1954—2010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油茶花期47类气象指标和油茶单产数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油茶花期气候条件的产量模型,筛选出关键气象因子,并... 为了深入分析油茶花期气候条件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基于1954—2010年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油茶花期47类气象指标和油茶单产数据,利用线性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构建了基于油茶花期气候条件的产量模型,筛选出关键气象因子,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油茶花期构建的产量模型能很好地模拟出油茶实际产量的变化趋势,模型平均相对误差为19%,增减产准确率为75%,利用花期产量模型能很好地预测来年油茶产量,可为油茶防灾减灾提供决策依据。通过相关分析筛选出油茶花期关键气象因子:降水日数、相对湿度、最长连续日照天数、日最低气温低于-4℃日数,其中油茶产量与花期降水日数呈显著负相关,与花期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花期最长连续日照天数呈显著正相关,与花期日最低气温低于-4℃的低温日数呈负相关。花期降水日数偏少,最长连续日照天数偏多,日最低气温低于-4℃的天数偏少有利于丰产。花期关键气象因子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不同:花期降水日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倾向率为3.1 d/10 a;相对湿度呈减小趋势,倾向率为0.6%/10 a;最长连续日照天数变化趋势不明显,倾向率为0.3 d/10 a;花期冰冻日数呈显著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0.3 d/10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气象指标 逐步回归 物候期 产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估算东海区带鱼生物学参考点F0.1和FMSY
14
作者 张寒野 严利平 袁兴伟 《海洋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84-388,共5页
应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估算东海区带鱼生物学参考点F0.1、FMSY及其对应的MSY、Y0.1,并探讨了开捕年龄tc与上述生物学参考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开捕年龄条件下,带鱼的F0.1比FMSY降低了31.71%,而单位补充量产量Yw/... 应用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估算东海区带鱼生物学参考点F0.1、FMSY及其对应的MSY、Y0.1,并探讨了开捕年龄tc与上述生物学参考点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当前的开捕年龄条件下,带鱼的F0.1比FMSY降低了31.71%,而单位补充量产量Yw/R只下降了4.46%;F0.1、FMSY随tc的提高而不断增大;若以MSY/R为管理目标,当tc为3.08龄时,Yw/R取得最大值329.41 g,可承受较大的捕捞强度;若以Y0.1/R为管理目标,当tc为2.50龄时,Yw/R取得最大值281.32 g,而F0.1仅为0.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verton-Holt单位补充量产量模型 F0.1 FMSY 带鱼 生物学参考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分销渠道整合的位置-产量模型研究
15
作者 李爱喜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271-1273,1277,共4页
在新金融条件下,如何有效整合银行传统的分销渠道而使其在新的挑战面前不失昔日风采,这是金融理论界和实践界近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一个位置-产量博弈模型来探讨此问题,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得出的结论是... 在新金融条件下,如何有效整合银行传统的分销渠道而使其在新的挑战面前不失昔日风采,这是金融理论界和实践界近年来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一个位置-产量博弈模型来探讨此问题,通过求解博弈模型的均衡解,得出的结论是,当银行产品替代性较大时,银行的分销渠道应尽量分散化;当银行产品具有互补性时,银行的分销渠道应尽量集中化;当银行产品没有替代性或互补性时,银行的分销渠道选择具有较大任意性.据此,分析了我国银行网点设置不合理的原因及提出了有效整合我国银行业分销渠道的两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 分销渠道 位置-产量模型 博弈论 产品 均衡解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环境产量模型和生物产量模型的禹城市夏玉米遥感估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长城 常军 王赫彬 《绿色科技》 2019年第6期189-193,共5页
指出了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及时高效地获取夏玉米产量对于我国政府制定农业决策、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夏玉米估产技术方法。通过采用高分一号遥感卫星... 指出了夏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及时高效地获取夏玉米产量对于我国政府制定农业决策、优化粮食产业结构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山东省禹城市为研究区,探讨了基于卫星遥感数据的夏玉米估产技术方法。通过采用高分一号遥感卫星影像和MODIS NDVI产品,经大气校正、几何校正、相对辐射校正、掩膜等预处理,基于环境产量模型和生物量模型的两种估产方法,结合所获取的各项影响因子参数,对禹城市2016年夏玉米产量进行了估算,同时对估产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与评价。结果显示:基于环境产量模型的遥感估产平均值为10060 kg/hm^2,估产精度为95.60%;基于生物量模型的遥感估产平均值为9270 kg/hm^2,估产精度为96.20%。以上两种估产模型的估产精度均达到了95%以上,符合估产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估产 LAI-环境产量模型 LAI-生物产量模型 禹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温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剩余产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谢恩阁 陈新军 +2 位作者 汪金涛 雷林 吴洽儿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1-77,共7页
水温是影响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04–2015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渔业数据和其栖息地环境数据,包括1月产卵场(28°~35°N,125°~130°E)和9月索饵场(31°~38°N,128°~1... 水温是影响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生长、繁殖、补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2004–2015年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渔业数据和其栖息地环境数据,包括1月产卵场(28°~35°N,125°~130°E)和9月索饵场(31°~38°N,128°~132°E)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建立了基于SST因子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体的剩余产量模型,分析SST对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量的影响,对该模型的各项指标进行验证,发现该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果表明: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当年的资源量及渔获量主要受索饵场SST影响,而产卵场SST对其当年渔获量影响不显著。由此建议在今后对产卵场SST因子是否对次年的渔获量及资源量产生影响进行研究,同时渔业管理部门也应根据每年海洋环境状况确定其最大可持续产量,并实时调整管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 海表面温度 剩余产量模型 产卵场 索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在模拟和实际渔业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崔鹤 刘群 王艳君 《南方水产》 2008年第2期34-42,共9页
剩余产量模型因为具有形式简单和所需数据少的特点,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应用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对3种模拟渔业以及北大西洋剑鱼渔业进行了评估,并对模拟渔业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发现连续Fox产量模型比较适宜的渔业条件... 剩余产量模型因为具有形式简单和所需数据少的特点,在渔业资源评估中被广泛应用。文章应用连续形Fox产量模型对3种模拟渔业以及北大西洋剑鱼渔业进行了评估,并对模拟渔业的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以发现连续Fox产量模型比较适宜的渔业条件。蒙特卡罗(Monte Carlo)分析表明,模型在产量和捕捞努力量随时间波动的波动性渔业中评估效果最好,可能是由于该类型渔业过程比较完整,数据中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比较不同的白色噪音水平,当白色噪音小于10%时评估结果偏差较小,小于3.3%;当白色噪音为50%时,评估结果偏差较大,最大偏差为3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评估 Fox产量模型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评估东黄海带鱼资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发凯 田中荣次 +1 位作者 岩田繁英 俞存根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91-98,共8页
根据日本水产厅1981年到2009年间的日本海·东海带鱼系群渔获量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CPUE)数据,对东黄海海域带鱼资源进行了评估。本文主要利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Age-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ASPM)评估了该海域带鱼系群的... 根据日本水产厅1981年到2009年间的日本海·东海带鱼系群渔获量和单位努力量渔获量(CPUE)数据,对东黄海海域带鱼资源进行了评估。本文主要利用年龄结构产量模型(Age-structured production model,ASPM)评估了该海域带鱼系群的资源尾数和生物量,描述了带鱼资源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该海域带鱼系群的资源尾数持续下降,从1981年的1.7×10~7尾降至2009年的0.8×10~7尾。至于年龄组成,4到8龄的资源尾数急剧下降,从1997年开始几乎没有高年龄组资源。从1981年到1985年,种群生物量急剧减少,从7×10~4 t降至不足3×10~4 t。从2003年开始,种群生物量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低于1981年的10%.参数敏感性测试表明,相较于其他参数,陡度系数h和自然死亡系数M对模型的影响较大。当M的值越小时,评估的资源尾数越小;当h的值越大时,资源尾数下降的速率越慢,即补充的速率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鱼 资源评估 年龄结构产量模型 东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状态空间产量模型的大西洋黄鳍金枪鱼资源评估 被引量:3
20
作者 田志盼 田思泉 +1 位作者 戴黎斌 麻秋云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67-77,共11页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全球远洋渔业的重要目标鱼种,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大西洋黄鳍金枪鱼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的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使用贝... 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是全球远洋渔业的重要目标鱼种,要实现有效的管理,对其进行科学的资源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以大西洋黄鳍金枪鱼为研究对象,根据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的渔获量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使用贝叶斯状态空间模型进行资源评估,并探讨不同剩余产量函数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对评估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美国、委内瑞拉、日本和中国台北4个船队的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数据及Fox剩余产量函数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关键参数环境容纳量和内禀增长率的估计中值和95%置信区间分别为178(140,229)×10^(4)t和0.210(0.159,0.274);当前资源量为72.5×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为13.7×10^(4)t时,种群既没有遭受资源型过度捕捞,也没有捕捞型过度捕捞发生。敏感性分析表明,当渔获量数据存在误报率(70%、80%、90%、110%、120%和130%)时,生物量的评估结果偏高,而捕捞死亡率的结果偏低,但种群均处于健康状态;预测分析显示,当总允许可捕量设为11×10^(4)t时,资源在2024年前仍基本保持健康状态。本研究与国际大西洋金枪鱼养护委员会现有的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且模型较稳健,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建议。根据模型结果,建议总允许可捕量为11×10^(4)t或更低,以使资源达到可持续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 黄鳍金枪鱼 资源评估 剩余产量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