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相关性状与群体产量的遗传相关分析 |
卢娟
姚永定
史华伟
史雨刚
王曙光
孙黛珍
|
《山西农业科学》
|
2018 |
4
|
|
2
|
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
戴祥来
赵继献
向阳
胡权
周炜华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3
|
培矮64s/E32产量构成因素和穗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相关分析 |
靳德明
王维金
蓝盛银
徐珍秀
杨书化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1
|
|
4
|
小麦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及其他性状相关性的研究 |
吴同彦
谢令琴
杨学举
张彩英
陈荣芬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5
|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
谭静
陈洪梅
韩学莉
段智利
汪燕芬
番兴明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32
|
|
6
|
产量构成因素及穗部性状对籼稻品种库容的影响 |
董桂春
李进前
董燕萍
周娟
田昊
于小凤
张传胜
张岳芳
王余龙
|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6
|
|
7
|
高产、双低杂交油菜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 |
张锦芳
周贤琼
蒲晓斌
李浩杰
蒋梁材
|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
2008 |
33
|
|
8
|
紫苏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构成相关性分析 |
徐静
王仙萍
田世刚
杨森
商志伟
温贺
郭平
沈奇
赵继献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9
|
密度对不同玉米杂交组合穗部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李向龙
张晓东
张中宝
张立全
吴忠义
|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0
|
不同遗传背景下杂交籼稻功能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
凌英华
赵芳明
杨正林
桑贤春
何光华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6
|
|
11
|
南瓜产量构成性状的相关分析 |
向长萍
陈洪明
张宏荣
|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
2004 |
16
|
|
12
|
小麦旗叶性状与产量因素的相关与回归分析 |
王敏
张从宇
|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8
|
|
13
|
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通径分析方法的研究 |
张存良
殷毓芬
吴祥云
陈淑琴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4 |
10
|
|
14
|
不同施氮条件下镇麦168籽粒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蔡金华
陈爱大
李东升
曲朝喜
温明星
|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15
|
不同生长年限苜蓿种子产量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张爱勤
朱进忠
王建国
侯真珍
|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7
|
|
16
|
微量元素对大豆异黄酮含量和产量构成性状的影响及其相关分析 |
李菊艳
任继秋
姚文秋
|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4
|
|
17
|
不同类型超级小麦品种小花分化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田纪春
王延训
赵亮
杜立明
|
《山东农业科学》
|
2005 |
10
|
|
18
|
杂交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韩浩坤
杜伟建
苗泽志
赵杰
石小倩
曾蓉
王宏富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
2013 |
3
|
|
19
|
橡胶树PR107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
吴春太
马征宇
刘汉文
李维国
黄华孙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20
|
水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 |
王淑玲
徐正进
周丹卉
周淑清
杨丽君
石春玲
张英
陈龙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05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