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常优一号杂粳机插高产形成规律及调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姚月明
王海侯
陆长婴
宋浩
-
机构
江苏省苏州市农业科学院
-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8-11,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89B12)
苏州市农业重大攻关项目(2N0703)
江苏省农业自主创新基金[cx(09)625]
-
文摘
以杂粳"常优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丰产示范与专题试验,分析探讨其高产形成规律及其调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每穗粒数与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呈极显著正相关,各产量构成要素对产量贡献作用,以每穗粒数的作用最大,其次为有效穗,再次为结实率与千粒重。其直接通径量,每穗粒数高达1.958,分别为有效穗、结实率、千粒重的1.88、3.12和5.35倍。在适度足穗的前提下,主攻大穗、增加粒数,对于夺取高产,乃至超高产,尤其重要。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施N水平与穴栽苗数对产量及构成要素均有积极的调控效应。合理施N有显著的增穗和增粒作用,但并非越多越好。增苗虽有增穗的积极作用,但减粒的负效则更大。由此提出,常优一号在机插栽培条件下,其适宜指标为270.0万穗/hm2,每穗165粒,结实率>85%,千粒重≥27 g,施N量270 kg/hm2,穴栽≤2苗。
-
关键词
杂交晚粳
常优一号
产量形成规律
调控
-
Keywords
Hybrid japonica late rice
Changyou No.1
High-yielding formation law
Regulatory technology
-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转基因抗虫棉产量形成特征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夏志明
刘生荣
王增信
-
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出处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43-146,共4页
-
基金
陕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03K02-G3)
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2003-04)资助
-
文摘
采取品种鉴选的方法,对转基因抗虫棉的产量形成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抗虫棉具有成铃高峰期提前,内围节成铃率高的时空分布特征。中棉所41、SGK321等品种,以伏桃为主的优质节位铃比例可达60%,在关中棉区为丰年能高产、灾年少减产的稳产高产品种类型;中棉所45、99B、33B等品种,伏前桃比例超过50%,秋淋情况下棉铃霉烂率达18.5%-32.3%,为丰年能高产、灾年丰产不丰收品种类型。7月5日-8月5日为中棉所41集中成铃期,与关中棉区的最佳成铃期相吻合,根据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的生育特性和成铃规律,及时调整改进配套的栽培技术,是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的关键。
-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产量形成规律
中棉所41
-
Keywords
Transgenic insect-resistant cotton variety
Yield 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CCCR41
-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