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水稻生长模型的气象影响评价和产量动态预测 被引量:52
1
作者 帅细强 王石立 +1 位作者 马玉平 李迎春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81,共11页
在对国际先进的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进行模型调试、验证,实现本地化的基础上,以双季稻发育速率参数为主,结合地形、气候、水稻熟性分布和当地生产实际,将江南双季稻区按发育参数划分为7个区域,实现了O-RYZA2000模式在我国江南双季稻... 在对国际先进的水稻生长模型ORYZA2000进行模型调试、验证,实现本地化的基础上,以双季稻发育速率参数为主,结合地形、气候、水稻熟性分布和当地生产实际,将江南双季稻区按发育参数划分为7个区域,实现了O-RYZA2000模式在我国江南双季稻地区的区域应用。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不同年份气象条件影响定量评估的应用试验,评价结果与实际符合,定量客观。探讨了利用机理性作物生长模式动态预测产量的方法。通过建立不同发育期的水稻模拟生物量与相对气象产量的相关统计模型,结合趋势产量预测,实现了地区级双季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外推检验结果表明,各地早晚稻不同发育期的产量动态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4.8%~6.1%,可初步用于业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YZA2000 江南双季稻 气象影响评价 产量动态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均质油藏非达西渗流的产量动态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刘振宇 孟玉娟 +2 位作者 魏丹 李文娟 李金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42,共5页
由于低渗透油藏存在非达西渗流机理,因此目前采用基于达西渗流理论的产能预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基于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均质油藏产量变化数学模型,油藏外边界考虑了无限大、定压和封闭三种... 由于低渗透油藏存在非达西渗流机理,因此目前采用基于达西渗流理论的产能预测结果与实际存在较大的误差。基于低速非达西渗流理论,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低渗透均质油藏产量变化数学模型,油藏外边界考虑了无限大、定压和封闭三种条件,应用Laplace变换方法求解得到了该模型在Laplace空间的解,采用Stehfest数值反演算法,绘制了三种外边界条件下产量和累计产量变化的理论曲线;讨论了启动压力梯度、边界距离对产量的影响规律,对比分析了非达西渗流与达西渗流产量动态变化规律的差别。研究表明:与达西渗流相比,由于启动压力梯度的存在,导致产量下降速度加快,累计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达西渗流 启动压力梯度 产量动态 低渗透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打旺草地产量动态及水分利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梁一民 李代琼 从心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35,共7页
本研究通过对吴旗飞播沙打旺草地(由播种到衰败后,前后13年)产量动态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分析,论述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打旺充分利用土地、水分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沙打旺草地通过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 本研究通过对吴旗飞播沙打旺草地(由播种到衰败后,前后13年)产量动态和土壤水分变化的分析,论述了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沙打旺充分利用土地、水分资源,控制水土流失,改良土壤,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沙打旺草地通过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肥力状况,减少径流、土壤蒸发等水分无效损耗,使降水和土壤储水变为有效水,从而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在3~7年生沙打旺草地中产草量为荒山草地的8倍,而总耗水量仅为荒山草地的1.3倍。沙打旺衰败后,2~3年内,后茬作物或天然草类产量均较对照提高1~2倍。本研究为建立草—畜—农稳定高效农业系统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就土壤水分平衡问题提出了提高水分利用率,在一个较长时间的周期中实现相对平衡的论点和实行草粮宽带间轮作的战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打旺 产量动态 水分利用 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系河蟹在长江中游湖泊养成后的日产量动态 被引量:4
4
作者 金刚 李钟杰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8-55,共8页
作者研究了不同水系河蟹在长江中游湖泊养成后于秋冬季捕捞期间成蟹日产量动态特点。结果表明,盘锦苗种、天津苗种、长江苗种日产量高峰时间分别为9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瓯江苗种的高峰时间最早在10月19日,最晚出现在11月17日... 作者研究了不同水系河蟹在长江中游湖泊养成后于秋冬季捕捞期间成蟹日产量动态特点。结果表明,盘锦苗种、天津苗种、长江苗种日产量高峰时间分别为9月上旬、9月中旬、10月上旬,瓯江苗种的高峰时间最早在10月19日,最晚出现在11月17日。苗种来源水系纬度(Y)与成蟹日产量高峰出现时间(X:天,8月28日为第一天)呈线性相关:Y=43.182-0.232X(n=13,r=-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蟹 产量动态 捕捞期 长江中游湖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 被引量:4
5
作者 帅细强 樊清华 谢佰承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6期82-85,共4页
利用湖南油菜播种后历史年(1994—2009年)与预报年(2009—2019年)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及生育期等数据,计算油菜播种后的积温、标准化降雨量、累积日照时数等要素,采用欧式距离和相关系数法计算预报年气象要素与历... 利用湖南油菜播种后历史年(1994—2009年)与预报年(2009—2019年)逐日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及生育期等数据,计算油菜播种后的积温、标准化降雨量、累积日照时数等要素,采用欧式距离和相关系数法计算预报年气象要素与历史上任意一年同一时段同类气象要素的差异,得到综合诊断指数;根据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要素的综合诊断指数确定历史类似年型,采用平均、大概率等方法分析类似年型油菜产量丰歉气象影响指数,筛选确定准确率高的方法进行油菜产量动态预报。2010—2019年预报检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的平均预报准确率在95.7%以上,其中11月30日和12月31日的预报准确率最高,为98.1%。该研究建立的湖南油菜产量动态预报方法准确率较高,能够满足湖南油菜产量预报服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歉指数 气象影响指数 油菜 产量动态预报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田间栽培喜树不同品系枝叶喜树碱产量动态分析
6
作者 于景华 洪雪姣 +4 位作者 唐中华 张学科 万基中 常影 祖元刚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8-710,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量法,以四川种源的普通喜树为对照,对生长季内喜树新品系海喜1号不同冠层枝叶喜树碱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海喜1号枝叶喜树碱含量、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喜树,其产量更加显著地高于普通喜树;虽然海喜1号...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生物量法,以四川种源的普通喜树为对照,对生长季内喜树新品系海喜1号不同冠层枝叶喜树碱产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由于海喜1号枝叶喜树碱含量、生物量均高于普通喜树,其产量更加显著地高于普通喜树;虽然海喜1号幼嫩的上层枝叶喜树碱含量高于中层和下层,但由于生物量偏低,产量明显低于中下层枝叶;虽然基于喜树碱含量较高(即优质为目标时),采收期应确定为6月份,但为了达到持续产量,在6月份可采收上层枝叶,7-10月以适度透光为方法连续采收中下部枝叶,11月份,即生长季末采收冠层下部全部1/3枝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品系 喜树碱 产量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西晚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易灵伟 杨爱萍 +1 位作者 余焰文 蔡哲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85-891,共7页
本文利用1981—2014年江西9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分县晚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西地区气候特点及晚稻生理特性,构建适用于江西地区晚稻降水、温度、日照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并根据适宜度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气候适宜指数... 本文利用1981—2014年江西91个气象观测站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和同期的分县晚稻产量资料,结合江西地区气候特点及晚稻生理特性,构建适用于江西地区晚稻降水、温度、日照及综合适宜度模型,并根据适宜度与产量的相关关系,确定气候适宜指数,建立基于气候适宜指数的江西晚稻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回代检验及预报检验,从而实现对江西地区晚稻气候适宜度诊断及晚稻产量动态预报的目的。结果表明:模型的回代检验、产量丰歉趋势、产量动态预报检验的准确率均较高,能够满足业务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产量 气候适宜度 气候适宜指数 产量动态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草种生产区及其产量动态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保军 刘自学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4-75,共2页
关键词 草种 生产区 产量动态 世界 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冷采井产量动态分析综合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向东 赵刚 +1 位作者 黄颖辉 刘平礼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09,156,共3页
稠油冷采井早期存在泡沫油黏度增大和蚓孔快速生长的特征,导致其与常规油井相比,产量特征有较大差异,无法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进行分析。为此,基于线源理论,提出了一套用于稠油冷采井动态的虬孔模拟研究的综合模型。研究表明,蚓孔增长速... 稠油冷采井早期存在泡沫油黏度增大和蚓孔快速生长的特征,导致其与常规油井相比,产量特征有较大差异,无法用传统产量递减模型进行分析。为此,基于线源理论,提出了一套用于稠油冷采井动态的虬孔模拟研究的综合模型。研究表明,蚓孔增长速度和增长期在产量动态上的特征非常明显。通过拟合稠油冷采井现场数据,可计算出蚓孔增长速度和增长期,以便用于冷采井的合理井距、加密井井位的确定,以及冷采后期优化调整和稠油冷采井早中期产量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冷采 产量动态 综合模型 蚓孔 泡沫油 线源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地区大豆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雪 高梦竹 +2 位作者 赵晶 李新华 乔梁 《农学学报》 2023年第6期91-96,共6页
研究旨在实现逐旬省级和市级的大豆产量预报。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各时段气象数据构建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与相对气象产量相关性;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 研究旨在实现逐旬省级和市级的大豆产量预报。利用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合各时段气象数据构建温度、降水、日照及综合气候适宜度模型,分析与相对气象产量相关性;构建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逐旬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黑龙江省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1)大豆年均单产空间上从南至北逐级递减,时间上呈年代际变化,各市县年均总产量差距显著,嫩江市大豆产量最高;(2)1995—2015年黑龙江省和嫩江市气候适宜度指数与其对应的大豆相对气象产量显著相关,构建的气候适宜度模型可以客观反映大豆各生长时段内气象条件情况;(3)1995—2015年模型回代检验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各时段趋势准确年份在12年以上,2017—2019年模型外推预报准确性均超过了85%。建立的产量预报模型可为黑龙江省大豆产量预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大豆 气候适宜度模型 产量预报模型 产量动态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产量动态预报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昌玲 王建林 +1 位作者 宋迎波 陈晖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3-948,共6页
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严重挑战。为了给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每年能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综合聚类指标选择气象相似年型,再根据相似年... 近年来,受进口大豆的冲击,中国大豆产业面临着严重挑战。为了给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每年能准确地进行大豆产量预报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大豆不同生育阶段气象因子的综合聚类指标选择气象相似年型,再根据相似年的产量变化确定预报年的产量气象影响指数,建立全国大豆单产动态预报模型。通过对1995~2004年大豆产量进行动态预报,结果表明:5月31日、6月30日、7月31日、8月31日和9月30日大豆产量预报准确率分别为97.0%、93.8%、94.9%、93.7%、95.1%,实现了大豆产量的连续、动态、定量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产量动态预报 气象因子综合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低渗气田压裂井初期产量动态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蜀知 孙艾茵 +2 位作者 李达 孟凡龙 陈晓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1,7,共5页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 根据压裂气井地层中气体的渗流过程,用严格的渗流力学方法建立气藏中存在一条有限导流能力垂直裂缝的渗流数学模型,通过采用离散方法求解可以获得一系列无量纲裂缝导流能力参数条件下井筒无量纲压力与无量纲时间的关系数据,由此可以预测一定气层和裂缝参数条件下压裂气井的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应用该方法对苏里格低渗透气田某一区块的压裂井初期动态产量进行预测,并分析裂缝长度、高度和导流能力对气井产量的影响,预测值与实际值的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田 压裂气井 动态产量预测 裂缝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草场产量动态及营养动态研究
13
作者 朱熙梅 赵开典 文际坤 《中国牛业科学》 1996年第S1期42-48,共7页
1991-1995年,我们就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及北热带3种气候类型小哨示范牧场、曼中田牧场及六六呼牧场的人工草场的产量动态及营养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的人工草场,其产草量及营养状况(豆、禾比例,栽培草和野生草... 1991-1995年,我们就分属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及北热带3种气候类型小哨示范牧场、曼中田牧场及六六呼牧场的人工草场的产量动态及营养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气候带的人工草场,其产草量及营养状况(豆、禾比例,栽培草和野生草的比例)不同.同一气候带条件下人工草场不同年度和不同季节的产草量及营养状况也不同。从空间范围讲,年度产草量以曼中田牧场为最高,达每公顷8614千克干物质,依次为大六呼牧场和小哨示范牧场,分别为8343千克和4931千克。试营养状况而言,小哨示范牧场最好,其次为六六呼牧场和曼中田牧场。从时间范围讲,产草量与年度降水量呈正相关,1992年、1993年严重干旱,产草量较低。在年度范围内,以夏秋季的产草量及总营养水平为高,冬春季节则缺草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草场 产量动态 营养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老柿树重修剪后枝量与产量动态变化研究
14
作者 王彦鸣 唐玉利 《山东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26-27,共2页
关键词 柿树 产量动态 整枝修剪 生长量 坐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的特高含水后期开发指标预测——以大庆长垣杏北开发A区为例
15
作者 杨宁 姜贵璞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5,共9页
针对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传统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半对数关系曲线不再是直线关系(出现下翘),传统油藏工程方法在特高含水及以后开发阶段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全过程动态相渗与传统油藏工程理论融合推导的方法,基于动态相渗的Arps产... 针对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传统油水相渗比与含水饱和度的半对数关系曲线不再是直线关系(出现下翘),传统油藏工程方法在特高含水及以后开发阶段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利用全过程动态相渗与传统油藏工程理论融合推导的方法,基于动态相渗的Arps产量模型对大庆长垣油田特高含水后期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使用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在特高含后水期及以后开发阶段预测指标时,误差相对较小,精度大幅提高,具有更强的适用性。研究成果为精准预测指标变化趋势、科学编制油田产量规划方案、及时调整开发对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含水后期 下翘 动态相渗 动态相渗Arps产量模型 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北坡低山春秋牧场产量动态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鹏 胡锋铎 陈敬锋 《中国草地》 CSCD 1994年第3期6-9,共4页
以新疆分布最广泛的蒿类荒漠春秋牧场为对象进行定位研究,按组成草地类型复合体的亚型分别设置测产样地,对以大气与土壤水热状况为中心的环流进行多因素取样,研究了产草量形成的动态规律以及与环流的相关。本文主要分析了产量动态。
关键词 草地 类型 复合体 产量动态分析
原文传递
草畜平衡管理系列研究(5)——牧草产量月动态变化 被引量:15
17
作者 李青丰 齐智鑫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80-284,共5页
基于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等草原地区所获得的草地生产力监测数据,介绍了获取草地牧草产量月动态系数的方法。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不同地区同一类型草地上的牧草产量月动态进行了比较。检测了不同放牧压力对牧草产量月动态的影响。结果表... 基于在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等草原地区所获得的草地生产力监测数据,介绍了获取草地牧草产量月动态系数的方法。对不同类型草地以及不同地区同一类型草地上的牧草产量月动态进行了比较。检测了不同放牧压力对牧草产量月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牧草产量的月动态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各类草地以及不同放牧压力下牧草产量消长的趋势较为一致。大多数草地的牧草最高产量出现在8月份。基于我国北方主要草原地区的气候相似性,本研究介绍的获取草地牧草产量月动态系数的方法以及部分系数值可以推广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畜平衡管理 草畜平衡计算 牧草产量动态系数 牧草产量动态因子 牧草产量调整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灌溉条件下戈壁型伊犁蒿的产量动态及自身因子与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司马义.巴拉提 《中国草地》 CSCD 1997年第2期6-11,共6页
采用单株测产法,在不灌溉条件下对戈壁型伊犁蒿的各生育期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对构成产量的不同因子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适口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戈壁型伊犁蒿在结实期的产量最高,单株鲜草量为275g,公... 采用单株测产法,在不灌溉条件下对戈壁型伊犁蒿的各生育期产量动态进行了研究,对构成产量的不同因子作了多元回归分析,并进行了营养成分分析和适口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戈壁型伊犁蒿在结实期的产量最高,单株鲜草量为275g,公顷鲜草量达20365.05kg,公顷种子量达1018.35kg,叶量占62%,整个生育期叶量和叶面积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在分枝期粗蛋白质含量为19.92%,开花期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73%;在冬、春、秋季适口性较好,各类家畜喜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动态 相关性 牧草 灌溉
原文传递
水肥优化管理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明英 翟丙年 +4 位作者 金忠宇 冯梦龙 贾亮 赵粉萍 党松茂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05-710,共6页
为筛选出适合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通过田间试验,以只施磷钾肥处理为对照,设置2种农户模式和5种水肥优化模式,研究优化施氮、补灌、秸秆覆盖、配施有机肥等措施集成的水肥管理模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积... 为筛选出适合渭北旱塬冬小麦生产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通过田间试验,以只施磷钾肥处理为对照,设置2种农户模式和5种水肥优化模式,研究优化施氮、补灌、秸秆覆盖、配施有机肥等措施集成的水肥管理模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群体动态、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由苗期开始群体数量不断增加,至返青期达到最大值,然后开始下降。小麦干物质积累呈"慢-快-慢"变化趋势,以拔节至灌浆期积累最快。优化模式的全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较农户模式、对照分别提高21.8%和31.0%。在8个处理中,优化模式3-2[基施纯氮、磷(P2O5)、钾(K2O)、有机肥分别为87、120、45和30 000kg·hm-2,拔节期追氮43kg·hm-2,秸秆覆盖为4 500kg·hm-2,拔节初期灌水65mm]产量最高,为6 372.42kg·hm-2,比农户模式和对照分别增产23.5%和85.6%,是渭北旱塬南部有限灌溉条件下最适宜的冬小麦栽培技术模式。优化模式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比农户模式分别增加5.8%~18.8%和3.6%~19.1%,是其增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肥优化管理 产量 群体动态 干物质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子草地上生物量以及营养价值季节动态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良 张春玲 +1 位作者 刘晶 David Michalk 《内蒙古草业》 2002年第2期39-41,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了隐子草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及其季节性变化动态。隐子草产量高峰期为 7、8月份并且生长初期 ( 5、6月 ) ,它的枯黄部分较多而影响有机质和粗蛋白质含量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 ,到 7月达最高值。并在 8月... 本文主要探讨了隐子草地上生物量和营养成分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及其季节性变化动态。隐子草产量高峰期为 7、8月份并且生长初期 ( 5、6月 ) ,它的枯黄部分较多而影响有机质和粗蛋白质含量以及体内体外消化率 ,到 7月达最高值。并在 8月份 (隐子草的抽穗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子草 地上生物量 营养价值 季节动态 体内体外消化率 产量 质量 产量动态 营养动态 生长期 枯黄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