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P人工神经网络在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率配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民 卢双舫 +2 位作者 王永凤 马野牧 张居和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0,21,共4页
针对我国陆相沉积油层组在多层合采井的单层产能和贡献率配分中精度不高的现状,进行了5层产能配比实验.通过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定量了指纹化合物绝对浓度,并结合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多层配比实验的单层产能贡献率,计算结果精度... 针对我国陆相沉积油层组在多层合采井的单层产能和贡献率配分中精度不高的现状,进行了5层产能配比实验.通过气相色谱指纹技术定量了指纹化合物绝对浓度,并结合建立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多层配比实验的单层产能贡献率,计算结果精度较高,其中最大绝对误差为0.34%,最小绝对误差为0,表明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在多层合采井的单层产能贡献率计算中占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采井 产能贡献率 BP人工神经网络 气相色谱 配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最小二乘法在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率配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占清 薛海涛 +2 位作者 王民 何欣 刘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11期2468-2472,共5页
根据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色谱烃指纹相关理论,在实验室用分层原油配比实验过程模拟混采油井的生产过程。定量了指纹化合物绝对浓度(峰高比值)。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方法,建立了合采井原油产量分配计算的多元回归理论模型。模型有效解... 根据多层混采原油分层产能贡献色谱烃指纹相关理论,在实验室用分层原油配比实验过程模拟混采油井的生产过程。定量了指纹化合物绝对浓度(峰高比值)。结合偏最小二乘法方法,建立了合采井原油产量分配计算的多元回归理论模型。模型有效解决了噪声和共线性带来的其他数学模型不稳定问题,拟合效果好;并且应用该模型计算了三层配比实验的单层产能贡献率,相对误差平均值在8%左右。同时在辽河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计算结果与其他数学算法相差不大,表明利用气相色谱指纹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计算多层合采井的单层产能贡献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采井 产能贡献率 偏最小二乘法 气相色谱 配比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色谱指纹技术确定原油合采井单层产能贡献率——以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二庭 靳军 +3 位作者 侯读杰 李疆 米巨磊 姜玉涵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44-350,共7页
基于色谱指纹技术的原理,通过配比实验,建立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页岩油P2l2^2-1,P2l2^2-2和P2l2^2-3三个单层原油色谱指纹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两层和三层合采页岩油中单层的产能贡献率计算... 基于色谱指纹技术的原理,通过配比实验,建立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页岩油P2l2^2-1,P2l2^2-2和P2l2^2-3三个单层原油色谱指纹库,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实现了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两层和三层合采页岩油中单层的产能贡献率计算和动态监测。实验结果显示,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上甜点页岩油主要以P2l2^2-1小层和P2l2^2-2小层供烃,其中,以P2l2^2-1+P2l2^2-2两层合采的吉37井和吉171井主要以P2l2^2-1小层供烃;以P2l2^2-2+P2l2^2-3两层合采的吉25井和吉173井主要以P2l2^2-2小层供烃;以P2l2^2-1+P2l2^2-2+P2l2^2-3三层合采的吉31井以P2l2^2-2小层为主力供烃层,吉174井和吉176井主要以P2l2^2-1小层供烃,其次为P2l2^2-2小层供烃。另外,通过跟踪研究发现,随着开采的进行,吉174井和吉176井合采井P2l2^2-1小层产能贡献率逐渐降低,P2l2^2-2小层成为主力供烃层。将计算结果结合各单井的储集层物性和含油饱和度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证明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木萨尔凹陷 芦草沟组 页岩油 色谱指纹技术 产能贡献率 合采 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东区气层产能贡献差异微观因素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黎菁 骆建江 +1 位作者 张旭阳 刘鹏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 苏里格气田是一个低丰度、低压、低渗、非均质性严重的气田,储层条件复杂。砂岩呈大面积连片分布,连续性、连通性较好,有效砂岩为其中相对高渗的Ⅰ,Ⅱ,Ⅲ类储层。盒8、山1段储层的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现象极其明显。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薄片鉴定和样品压汞分析资料对气层微观孔隙结构进行分析对比,以室内产能模拟实验明确苏里格东区盒8、山1多层系产层的不同类型储层产能大小以及产能贡献率。结果表明,Ⅰ类储层对渗透率/产能贡献率高达55%~65%,Ⅱ类储层的贡献率23%~27%,Ⅲ类储层的贡献率8%~15%;储层渗透率、孔隙结构特征的差异是造成Ⅰ,Ⅱ,Ⅲ类气层产能贡献差异的主要原因,合理的开发方式对多层合采低渗油气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气藏 产能模拟 产能贡献率 储集层 孔隙结构特征 苏里格气田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方式及其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许江 张超林 +3 位作者 彭守建 贾立 郭世超 李奇贤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77-1686,共10页
针对"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这一特殊煤层气成藏模式,自主研发了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试验装置,并取得:(1)开展了储层气压分别为1.0,1.4,1.8和2.2 MPa条件下4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常规合采试验,发现在合采过程中,气体由高气压煤... 针对"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这一特殊煤层气成藏模式,自主研发了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合采试验装置,并取得:(1)开展了储层气压分别为1.0,1.4,1.8和2.2 MPa条件下4层叠置煤层气系统常规合采试验,发现在合采过程中,气体由高气压煤层通过合采井筒流向低气压煤层,抑制了低气压煤层气体的产出,不利于煤层气的合采;(2)通过优化不同煤层产气时间开展了递进合采试验,有效避免不同煤层之间发生气体倒灌现象,使得最低储层气压煤层采收率和整体采收率分别提高了6.5%和1.3%;(3)递进合采能降低高储层气压煤层产能贡献率同时提高低储层气压煤层产能贡献率,使得产能分配更加合理;(4)叠置煤层整体差异系数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表明优化前后两种合采方式差异随着合采的进行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在合采中期达到最大,在合采后期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叠置煤层气系统 合采 产能贡献率 采收率 差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产量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吉军 尚友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4-107,129,共4页
为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气藏,针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特点,通过引进年产量计算系数、产能建设边界指标,运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推导出综合考虑当年建成产能贡献率、产能到位率、产量递减情况和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 为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气藏,针对低渗透气藏的开发特点,通过引进年产量计算系数、产能建设边界指标,运用动态盈亏平衡分析,推导出综合考虑当年建成产能贡献率、产能到位率、产量递减情况和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低渗透气藏开发经济临界产量计算公式。该公式克服了现有经济临界产量计算公式考虑影响因素不全面的不足,分析内容更加全面、计算结果更加符合低渗透气藏的开发实际。利用该公式不仅可以计算低渗透气藏开发的经济临界产量、亿立方米产能建设投资边界,而且还可以分析经济临界产量对天然气价格、操作成本、基准收益率等技术经济参数的敏感性,其分析和计算结果对低渗透气藏开发的投资决策和组织生产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气藏 经济临界产量 动态盈亏平衡分析 年产量计算系数 产能建设边界 产能贡献率 产能到位率 资金时间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