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破译环状RNA调控猪产肉性状形成分子机制
1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4,共1页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环状RNA研究平台,绘制猪环状RNA时空图谱,破译环状RNA对猪产肉性状形成调控机制,并构建首个农业动物的环状RNA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基因组...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环状RNA研究平台,绘制猪环状RNA时空图谱,破译环状RNA对猪产肉性状形成调控机制,并构建首个农业动物的环状RNA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基因组领域知名刊物《DNAresearch》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产肉性状
调控机制
RNA
环状
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
破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猪生化遗传标记筛选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
7
2
作者
易国华
柳小春
施启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以湖南永州市畜禽良种场5 个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从酶活性和血浆蛋白(酶)多态性两个方面对猪产肉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 Am y)、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与日增重和瘦肉率呈极显著正...
以湖南永州市畜禽良种场5 个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从酶活性和血浆蛋白(酶)多态性两个方面对猪产肉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 Am y)、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与日增重和瘦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蛋白质位点中,铜蓝蛋白( Cp)位点的 A B型与日增重的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 Am y, Akp 活性和 Cp 位点的 A B型可望作为瘦肉型猪早期选择的生化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
生化遗传学
遗传标记
产肉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选育初报
被引量:
7
3
作者
马志华
姜怀志
+1 位作者
马龙
陈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农牧交错区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该品种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躯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农牧交错区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该品种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躯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呈桶状结构。该品种公羊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1.21 kg±3.12 kg、80.23 kg±4.11 kg、106.24 kg±4.22 kg、125.18 kg±4.07 kg,母羊相应月龄的体重分别为45.15 kg±3.27 kg、61.22 kg±4.15 kg、63.22 kg±4.35 kg和84.26 kg±4.19 kg;母羊的平均产羔率在130.74%-151.91%之间,且呈现随着横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6-12月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达161.12 g和117.06 g;周岁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达52.25%和52.08%;羊毛纤维直径在20.47-21.43μm之间(品质支数在66支的范围内),净毛率在45%-48%之间;公羊剪毛后体重在94-95 kg之间,母羊剪毛后体重在77-79 kg之间。已经具备了肉毛兼用细毛羊的特征。经过10余年的选育,目前该品种育种核心群母羊达1 500只,累计推广种公羊594只,改良羊达15 000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
羊美利奴羊
肉
毛兼用
产
毛性能
产肉性状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国美利奴羊与中国美利奴羊主要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蒋烈戈
李勇忠
+2 位作者
景亚平
张海涛
崔北亮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78-79,共2页
德国美利奴羊引入新疆塔额垦区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初生羔羊重4.17 kg±0.62 kg,3月龄断奶重25.78 kg±3.15 kg,经特培的育成公羊周岁体重达75.61 kg±18.97 kg;产毛性能稳定,油汗、弯曲、净毛率与中国美利奴羊没有较...
德国美利奴羊引入新疆塔额垦区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初生羔羊重4.17 kg±0.62 kg,3月龄断奶重25.78 kg±3.15 kg,经特培的育成公羊周岁体重达75.61 kg±18.97 kg;产毛性能稳定,油汗、弯曲、净毛率与中国美利奴羊没有较大差异,产毛量4.65 kg±0.71 kg,较中国美利奴羊略低一些,细度以64支为主,占总量的61.17%;产肉性能明显高于中国美利奴羊,6月龄羔羊屠宰率48.76%,净肉率36.29%。德国美利奴羊集优良的产肉性能与理想的羊毛品质于一身,可以认为是当今细毛羊中的优秀品种。推广德国美利奴羊,利用该品种生长发育速度快、成熟早、产肉率高、肉质好的优良特性,可大幅加快肉羊产业的发展步伐,是一项增加产肉量又不降低羊毛产量与羊毛品质的重要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
体重
性状
羊毛
性状
产肉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鹅GH和IGF-I基因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琳
尹荣兰
+3 位作者
许尧
常喆
吕亚坚
李卫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1期113-114,共2页
从GH和IGF-I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综述鹅的GH和IGF-I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鹅
GH基因
IGF-I基因
产肉性状
基因多
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破译环状RNA调控猪产肉性状形成分子机制
1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4-4,共1页
文摘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和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合作,开发出环状RNA研究平台,绘制猪环状RNA时空图谱,破译环状RNA对猪产肉性状形成调控机制,并构建首个农业动物的环状RNA数据库,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国际基因组领域知名刊物《DNAresearch》上。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
产肉性状
调控机制
RNA
环状
分子机制
科研人员
破译
分类号
S-24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猪生化遗传标记筛选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
7
2
作者
易国华
柳小春
施启顺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4期323-326,共4页
基金
湖南省科委项目
湖南省教委资助
文摘
以湖南永州市畜禽良种场5 个品种(组合)为研究对象,从酶活性和血浆蛋白(酶)多态性两个方面对猪产肉性状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其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淀粉酶( Am y)、碱性磷酸酶( Akp)活性与日增重和瘦肉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蛋白质位点中,铜蓝蛋白( Cp)位点的 A B型与日增重的效应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 Am y, Akp 活性和 Cp 位点的 A B型可望作为瘦肉型猪早期选择的生化遗传标记.
关键词
猪
生化遗传学
遗传标记
产肉性状
Keywords
pigs biochemi genetics genetic marker meat producing trait
分类号
S828.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选育初报
被引量:
7
3
作者
马志华
姜怀志
马龙
陈洋
机构
吉林乾安志华种羊繁育有限公司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12-15,共4页
基金
吉林省畜禽良种育种专项资金(吉财字2015062)
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201541)
+1 种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237)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186号)
文摘
利用南非肉用美利奴羊与东北细毛羊杂交,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组建理想型育种群,通过选种选配、横交固定和扩繁推广,培育出适宜于农牧交错区的、具有肉毛兼用特性的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该品种羊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躯被毛白色;公母羊均无角;体质结实、体型大,结构匀称,背腰平直,后躯丰满,四肢较高且粗壮,全身呈桶状结构。该品种公羊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重分别为51.21 kg±3.12 kg、80.23 kg±4.11 kg、106.24 kg±4.22 kg、125.18 kg±4.07 kg,母羊相应月龄的体重分别为45.15 kg±3.27 kg、61.22 kg±4.15 kg、63.22 kg±4.35 kg和84.26 kg±4.19 kg;母羊的平均产羔率在130.74%-151.91%之间,且呈现随着横交世代的增加而逐渐增高的趋势。6-12月龄的公、母羊日增重分别达161.12 g和117.06 g;周岁公、母羊的屠宰率分别达52.25%和52.08%;羊毛纤维直径在20.47-21.43μm之间(品质支数在66支的范围内),净毛率在45%-48%之间;公羊剪毛后体重在94-95 kg之间,母羊剪毛后体重在77-79 kg之间。已经具备了肉毛兼用细毛羊的特征。经过10余年的选育,目前该品种育种核心群母羊达1 500只,累计推广种公羊594只,改良羊达15 000只,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肉
羊美利奴羊
肉
毛兼用
产
毛性能
产肉性状
生长发育
分类号
S826.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国美利奴羊与中国美利奴羊主要生产性能比较
被引量:
3
4
作者
蒋烈戈
李勇忠
景亚平
张海涛
崔北亮
机构
新疆兵团第九师畜牧科学研究所
新疆兵团第九师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78-79,共2页
文摘
德国美利奴羊引入新疆塔额垦区后,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初生羔羊重4.17 kg±0.62 kg,3月龄断奶重25.78 kg±3.15 kg,经特培的育成公羊周岁体重达75.61 kg±18.97 kg;产毛性能稳定,油汗、弯曲、净毛率与中国美利奴羊没有较大差异,产毛量4.65 kg±0.71 kg,较中国美利奴羊略低一些,细度以64支为主,占总量的61.17%;产肉性能明显高于中国美利奴羊,6月龄羔羊屠宰率48.76%,净肉率36.29%。德国美利奴羊集优良的产肉性能与理想的羊毛品质于一身,可以认为是当今细毛羊中的优秀品种。推广德国美利奴羊,利用该品种生长发育速度快、成熟早、产肉率高、肉质好的优良特性,可大幅加快肉羊产业的发展步伐,是一项增加产肉量又不降低羊毛产量与羊毛品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
德国美利奴羊
中国美利奴羊
体重
性状
羊毛
性状
产肉性状
分类号
S826.2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鹅GH和IGF-I基因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琳
尹荣兰
许尧
常喆
吕亚坚
李卫
机构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白城市畜牧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畜禽种业》
2013年第1期113-114,共2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发展计划项目(20121702)
吉林省牧业科研育种项目(20120104)资助
文摘
从GH和IGF-I基因的结构特征、基因的表达与定位以及基因多态性方面综述鹅的GH和IGF-I基因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鹅
GH基因
IGF-I基因
产肉性状
基因多
态性
分类号
S83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破译环状RNA调控猪产肉性状形成分子机制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猪生化遗传标记筛选及其与生产性能的关系
易国华
柳小春
施启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新品种选育初报
马志华
姜怀志
马龙
陈洋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6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德国美利奴羊与中国美利奴羊主要生产性能比较
蒋烈戈
李勇忠
景亚平
张海涛
崔北亮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鹅GH和IGF-I基因研究进展
李琳
尹荣兰
许尧
常喆
吕亚坚
李卫
《中国畜禽种业》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