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刘晓娜 王晓辉 +5 位作者 王少鑫 刘茜 王巍 董昌昊 胡安平 崔立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4-260,共7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6-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住院并行甲烷氢呼气试验的53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分为SIBO阴性组(n=300)与SIBO阳性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甲烷氢呼气试验结果将SIBO阳性患者进一步分为产氢菌过度生长组(氢阳组,n=103)、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组(甲烷阳组,n=80)、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组(双阳组,n=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类型SIBO的影响因素。根据年龄将SIBO阳性患者分为<45岁(n=23)、45~60岁(n=82)、60~75岁(n=124)、≥75岁(n=10)亚组进行分层分析,比较不同年龄段患者SIBO阳性率的差异。结果 与SIBO阴性组比较,SIBO阳性组和双阳组患者年龄增加,体重指数(BMI)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氢阳组冠心病史比例增高,甲烷阳组年龄增加,他汀类药物应用比例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史是产氢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2.728,95%CI 1.271~5.857,P=0.010);年龄增长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40,95%CI 1.009~1.063,P=0.010),而他汀类药物应用是其独立保护因素(OR=0.420,95%CI 0.236~0.754,P=0.003);BMI升高是产氢菌及产甲烷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70,95%CI 0.786~0.964,P=0.008)。在SIBO阳性组中,<45岁的患者甲烷阳率、双阳率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5),45~60岁的患者双阳率明显低于氢阳率(P<0.01);45~60岁、60~75岁的患者氢阳率明显低于<45岁的患者(P<0.05),甲烷阳率、双阳率明显高于<45岁的患者(P<0.01)。结论 冠心病史和年龄增长分别是产氢菌和产甲烷菌过度生长的独立危险因素,他汀类药物应用和BMI升高分别是产甲烷菌过度生长、产甲烷菌及产氢菌同时过度生长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呼气试验 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产氢菌过度生长 年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阳性患儿临床特征及内镜和病理表现分析
2
作者 王瑞雪 王润杰 +2 位作者 李小露 张婷 肖咏梅 《临床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18-425,共8页
目的总结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在消化道不适患儿中的应用,分析LHMBT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因消化道不适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LHMBT结果,患儿被归入LHMBT... 目的总结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LHMBT)在消化道不适患儿中的应用,分析LHMBT阳性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儿童医院消化科2021年8月至2022年10月因消化道不适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LHMBT结果,患儿被归入LHMBT阳性组和LHMBT阴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其中63例患儿完善胃肠镜检查,分析其内镜以及病理组织学特点。结果纳入124例消化道不适患儿,男62例、女62例,中位年龄10.0(7.5~12.7)岁。85例(68.5%)患儿LHMBT阳性,其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的阳性率为24.2%(30/124)、产甲烷菌过度生长(IMO)的阳性率为63.7%(79/124),SIBO和IMO共同阳性为19.4%(24/124)。LHMBT阳性组(n=85)与阴性组(n=39)之间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MBT阳性组>12~18岁占比较低。患儿消化道不适症状中腹痛最为常见(67.7%,84/124),其次为腹胀(25.0%,31/124)、便秘(18.5%,23/124)。与LHMBT阴性组相比,LHMBT阳性组患儿腹泻症状占比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患儿进行了胃肠镜检查,与LHMBT阴性组(n=16)患儿相比,LHMBT阳性组(n=47)回肠末端黏膜组织病理学提示绒毛短平以及隐窝减少的占比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道不适患儿的LHMBT阳性率高,IMO的发生率高于SIBO。LHMBT阳性者回肠末端黏膜绒毛短平及隐窝减少更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果糖氢甲烷呼气试验 小肠细菌过度生长 产甲烷菌过度生长 消化道不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