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离子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晓宇 李建 +3 位作者 方晓江 陈可泉 奚永兰 姜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91-1597,共7页
考察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Mg2+、Mn2+、Co2+3种金属离子对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菌体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并进行了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 mmol/L Mg2+、6 mmol/L Mn2+、2 mmol/L Co2+后流向HMP途径的通量r17... 考察了培养基中分别添加Mg2+、Mn2+、Co2+3种金属离子对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菌体生长及产酸的影响,并进行了代谢通量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 mmol/L Mg2+、6 mmol/L Mn2+、2 mmol/L Co2+后流向HMP途径的通量r17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445.38%、176.23%和171.67%,使得还原力不足的矛盾得到缓解;流向C4途径的通量r13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57.70%、15.94%和2.91%;最终使得流向丁二酸的通量r16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62.69%、18.91%和5.01%。此外,关键酶活分析结果显示分别添加Mg2+、Mn2+以及Co2+后,PEP羧化激酶(Pck)比活力由对照组的339.18 U/mg分别提高到568.732 U/mg、728.049 U/mg和339.686 U/mg。最终当培养基中分别添加6 mmol/L Mg2+、6 mmol/L Mn2+、2 mmol/L Co2+后丁二酸产量分别为27.83 g/L、26.27 g/L和23.54 g/L,比对照的22.79 g/L分别提高22.11%、15.27%以及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 丁二酸 Mg2+、Mn2+、Co2+ 代谢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固定CO_2制备丁二酸 被引量:8
2
作者 陈可泉 姜岷 +1 位作者 苏溧 韦萍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52,共4页
在富含CO2的厌氧环境下,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固定CO2合成丁二酸作为主要代谢终产物。在5 L发酵罐探讨了培养条件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固定CO2制备丁二酸的影响。考察了CO2供体形式、通气量、搅拌转速、培养温度和pH值对产琥珀酸放... 在富含CO2的厌氧环境下,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固定CO2合成丁二酸作为主要代谢终产物。在5 L发酵罐探讨了培养条件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固定CO2制备丁二酸的影响。考察了CO2供体形式、通气量、搅拌转速、培养温度和pH值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厌氧发酵过程中CO2固定速率以及丁二酸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CO2气体作为CO2供体,CO2通气量为0.75 L/min,搅拌转速达到200 r/min,培养温度为37℃,NaOH调节pH值为6.6,可增加细胞内可利用的CO2。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CO2固定速率达到0.6 g/(L.h),丁二酸产率达到1.61 g/(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 厌氧发酵 固定CO2 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工艺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红岩 朱婧 +5 位作者 冯英 李亿 秦艳 王青艳 梁戈 申乃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6,共7页
通过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的培养基,提高丁二酸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粗甘油发酵产丁二酸的电子受体、初始粗甘油质量浓度及氮源进行了优化,再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结果表... 通过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的培养基,提高丁二酸产量,降低生产成本。先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粗甘油发酵产丁二酸的电子受体、初始粗甘油质量浓度及氮源进行了优化,再利用响应面试验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最适电子受体,玉米浆可替换酵母粉作为氮源,各因素的最佳条件为:初始粗甘油质量浓度55.43 g/L、DMSO质量浓度10.35 g/L、玉米浆质量浓度17.69 g/L。优化后丁二酸产量达到37.02 g/L,丁二酸得率为66.79%,生产强度为0.51 g/(L·h)。与初始条件下丁二酸产量(16.88 g/L)相比,优化后提高了1.19倍。本研究为微生物发酵粗甘油原料生产丁二酸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 粗甘油 丁二酸 单因素试验 响应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秸秆水解液五、六碳糖共发酵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酶活分析及定向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兴江 姜绍通 +2 位作者 潘丽军 魏兆军 陈晓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0-194,共5页
目的: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主要酶活分析基础上选育出高产突变株对工业规模生物转化农作物秸秆制备琥珀酸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酸解方法处理原料秸秆并利用高效液相检测降解糖分,在菌株主要酶活分析及调控的基础上,利用软X射线诱变结... 目的: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主要酶活分析基础上选育出高产突变株对工业规模生物转化农作物秸秆制备琥珀酸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酸解方法处理原料秸秆并利用高效液相检测降解糖分,在菌株主要酶活分析及调控的基础上,利用软X射线诱变结合丙烯醇抗性平板进行定向选育以降低乙醇流量,并对代谢酶活进行了分析。结果:秸秆水解液的检测表明200g的秸秆干粉酶解得约47g的葡萄糖和约26g的木糖,酶活分析表明,Pepck、Pc及Mdh是琥珀酸合成重要代谢酶且酶活可调控,发现乙醇脱氢酶(Adh)的高酶活造成了大量副产物乙醇的生成。筛选出的丙烯醇抗性突变株S.JST01的乙醇产量由8.9g/L降为1.4g/L,降低了84%,而琥珀酸流量产量由54.2g/L升至63.1g/L,升高了16%。酶活检测表明Adh的酶活力单位从614U降低到108U。结论:围绕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dh酶活降低实施定向选育有助于提高琥珀酸的流量,突变株的末端产物琥珀酸累积达63.1g/L,具有工业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琥珀酸放线杆菌 乙醇脱氢酶 丙烯醇 定向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粗精比日粮对产琥珀酸优势放线杆菌体内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吴凌 欧海龙 +2 位作者 夏成 孙斌 邵红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51-55,共5页
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3株即HL1、HL2、HL3,进行体内外发酵试验。体外发酵试验是按瘤胃液是否添加菌株分为对照组(C),添加HL1组(T1),添加HL2组(T2),添加HL3组(T3),以便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体内发酵试验是... 用从健康奶牛瘤胃液中分离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3株即HL1、HL2、HL3,进行体内外发酵试验。体外发酵试验是按瘤胃液是否添加菌株分为对照组(C),添加HL1组(T1),添加HL2组(T2),添加HL3组(T3),以便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体内发酵试验是将筛选出产酸能力最强的菌株添加到粗精比60∶40组(T4),粗精比50∶50组(T5),粗精比40∶60(T6)日粮中,对照组(C)为不添加菌株的各自日粮,检测该菌株在日粮变化的情况下在瘤胃中产酸的能力。试验结果显示:(1)在体外发酵试验中,三组pH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均明显低于C(p<0.05);T1组中乙酸、丙酸、丁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T2和T3(p<0.05),而T2和T3却不显著高于C(p>0.05);T1组和T3组乳酸浓度明显低于C(p<0.05)。(2)在体内发酵试验中,T4组与自C相比,pH显著降低(p<0.05),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和乳酸浓度无明显变化(p>0.05);T5组与自C相比,pH未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显著减少(p<0.05);T6组与自C相比,pH明显降低(p<0.05),乙酸、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乳酸浓度未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最强的产琥珀酸放线杆菌(HL1)体内外均能提高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降低乳酸的浓度,对反刍动物的能量代谢和酸中毒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放线杆菌 不同粗精比日粮 体内外发酵 挥发性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测定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琥珀酸
6
作者 沈菲 白冬梅 +2 位作者 赵学明 李鑫钢 徐世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256-258,共3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琥珀酸.在EclipseXDB-C8(4.6 mm i.d.×150 mm,5μm)色谱柱上,以0.005 mol/L硫酸(pH值2.5)溶液做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信号.峰面积(Y)与乳酸的质量浓度...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琥珀酸.在EclipseXDB-C8(4.6 mm i.d.×150 mm,5μm)色谱柱上,以0.005 mol/L硫酸(pH值2.5)溶液做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信号.峰面积(Y)与乳酸的质量浓度(X,g/L)的线性相关方程为Y=151.1x-0.666 1,线性相关系数r为0.999 9,线性范围为2.0~10.0g/L,检测限为0.9(μ)g(3倍信噪比).结果表明,实验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精密度为0.22%(n=5),回收率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琥珀酸放线杆菌 发酵液 琥珀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絮凝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产丁二酸过程中的细胞回用
7
作者 方晓江 马江锋 +3 位作者 刘经伟 李泽壮 陈韶辉 姜岷 《中国酿造》 CAS 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
为了解除丁二酸生产中的产物抑制作用,考察了沉降法收集自絮凝产琥珀酸放线杆菌YZ0819菌体,移除产物,加入新鲜培养基并继续进行丁二酸的发酵。结果表明经正常70g/L初始葡萄糖发酵结束后,收集细胞进行第二次发酵,在仅含有葡萄糖和水作为... 为了解除丁二酸生产中的产物抑制作用,考察了沉降法收集自絮凝产琥珀酸放线杆菌YZ0819菌体,移除产物,加入新鲜培养基并继续进行丁二酸的发酵。结果表明经正常70g/L初始葡萄糖发酵结束后,收集细胞进行第二次发酵,在仅含有葡萄糖和水作为发酵培养基的情况下,细胞能消耗60g/L的葡萄糖,生成45.30g/L的丁二酸,丁二酸得率为75.50%。与正常发酵相比,在第二次发酵过程中虽然丁二酸的生产强度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整个过程几乎不产副产物甲酸,乙酸的量也略有下降,因此主产物丁二酸的量有所提高。通过对细胞的回用研究表明,将产物移除收集细胞进行回用,细胞仍具有较高的产酸能力,整个过程增加了丁二酸的总产量,降低丁二酸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物抑制:细胞回用 琥珀酸放线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利用甘薯粉产丁二酸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时勇 韦秋丽 +8 位作者 覃琼慧 李枢妍 陈福慧 宋超东 张红岩 秦艳 梁戈 姜明国 申乃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08-115,共8页
为了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succinogenes)发酵甘薯粉生产丁二酸的发酵培养基,提高丁二酸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甘薯粉发酵产丁二酸的甘薯粉、MgCO_(3)、液化酶、糖化酶、氮源浓度和发酵时间进行... 为了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succinogenes)发酵甘薯粉生产丁二酸的发酵培养基,提高丁二酸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本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甘薯粉发酵产丁二酸的甘薯粉、MgCO_(3)、液化酶、糖化酶、氮源浓度和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再利用正交试验确定重要参数的最佳水平,最后利用2 L发酵罐对获得最佳发酵工艺进行放大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氮源(酵母粉:玉米浆=1:2)可满足甘薯粉丁二酸发酵营养需求,影响丁二酸产量的重要参数是甘薯粉、MgCO_(3)、液化酶、糖化酶、混合氮源(酵母粉:玉米浆=1:2)的浓度。各因素最佳水平为:甘薯粉115 g/L、MgCO_(3)60 g/L,液化酶0.008 KUN-S/g底物,糖化酶3.09 AGU/g底物,混合氮源33 g/L。优化后丁二酸产量可达69.89 g/L,与优化前相比(42.46 g/L),丁二酸浓度提高了64.6%。2 L发酵罐发酵72 h,丁二酸可达71.42 g/L,丁二酸产率为79.87%,生产强度为0.99 g/(L·h)。因此,利用A.succinogenes发酵甘薯粉产丁二酸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放线杆菌 丁二酸 甘薯粉 发酵培养基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琥珀酸产生菌的^(60)Co γ射线诱变选育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兴江 魏兆军 +1 位作者 姜绍通 潘丽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4-227,共4页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主要副产物是乙酸,为了有效降低乙酸的生成,采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反复筛选氟乙酸抗性突变株。结果表明,当^(60)Coγ射线诱变剂量为500Gy以及氟乙酸浓度为20g/L时,与出发菌株相比,所获突变株HF417的乙酸浓度由25...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的主要副产物是乙酸,为了有效降低乙酸的生成,采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反复筛选氟乙酸抗性突变株。结果表明,当^(60)Coγ射线诱变剂量为500Gy以及氟乙酸浓度为20g/L时,与出发菌株相比,所获突变株HF417的乙酸浓度由25.7g/L降低到4.5g/L,琥珀酸由45g/L增加到67g/L,磷乙酰转移酶最高酶活由528U/mg降低到112U/mg,进一步的基因序列分析表明,pta基因(磷乙酰转移酶基因)片段保守序列中发生的4处突变,是导致磷乙酰转移酶酶活降低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副产物代谢途径的定向阻断选育能够有效提高琥珀酸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放线杆菌 磷乙酰转移酶 氟乙酸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水解液发酵产琥珀酸工艺的神经网络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兴江 潘丽军 姜绍通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71-474,共4页
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厌氧气室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含量、氢气体积含量及培养基中的生物素浓度对发酵有影响。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当最佳条件为二氧化碳体积含量62%、氢气体积含量5.4%及生物素微量浓度7.8mmol/L时,发酵... 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厌氧气室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含量、氢气体积含量及培养基中的生物素浓度对发酵有影响。神经网络分析表明,当最佳条件为二氧化碳体积含量62%、氢气体积含量5.4%及生物素微量浓度7.8mmol/L时,发酵产酸最高为75.8g/L,神经网络具有较好的仿真及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琥珀酸放线杆菌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利用豆饼粉为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
11
作者 郑晓宇 李建 +3 位作者 方晓江 陈可泉 奚永兰 姜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共5页
考察了不同廉价氮源对A.succinogenes NJ113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豆饼粉效果较佳。考察A.succi-nogenes NJ113以豆饼粉为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对菌体生长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A.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利用豆饼粉作氮源发酵制备丁... 考察了不同廉价氮源对A.succinogenes NJ113发酵产酸的影响,结果显示豆饼粉效果较佳。考察A.succi-nogenes NJ113以豆饼粉为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对菌体生长和产酸的影响。结果表明,A.succinogenes NJ113能够利用豆饼粉作氮源发酵制备丁二酸。单独以豆饼粉为氮源时菌体最多能消耗50 g/L初糖。在3 L发酵罐上进行分别以15.53 g/L豆饼粉和10 g/L酵母粉为氮源对A.succinogenes NJ113进行发酵,其中以豆饼粉为氮源时丁二酸产量为35.20 g/L,收率为70.40%,与酵母粉发酵效果相当,副产物甲酸、乙酸浓度分别由9.49 g/L和6.27 g/L降至4.44 g/L和1.14 g/L,乳酸浓度由0.44 g/L增加至2.91 g/L,发酵时间由20 h延长至48 h。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豆饼粉最多能替代6 g/L酵母粉进行发酵,并且最多能消耗100 g/L初糖,丁二酸产量达71.30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豆饼粉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厌氧发酵生产丁二酸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可泉 姜岷 +2 位作者 韦萍 苏溧 吴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819-2823,共5页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butanedio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 with glucose as substrate was studied in batch system.Kinetic model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venspiel and Luedeking-Piret equation...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of butanedioic acid by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 with glucose as substrate was studied in batch system.Kinetic model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Levenspiel and Luedeking-Piret equations of cell growth,product formation and substrate consumption.With the correlated model parameters,the model could provide reasonable description for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at various glucose concentrations.From the kinetic analysis,the microbial growth of 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 NJ113 gradually slowed down with increasing amount of organic acids,and the growth completely ceased when the amount of organic acids exceeded 23.435 g·L-1.Above this critical value,the concentration of biomass declined linearly with the rate of 0.024 h-1 and the productivity of metabolite also decreased as the fermentation proceeded.The models proposed could be used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butanedioic acid production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厌氧发酵 动力学模型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木糖母液发酵产丁二酸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亿 张红岩 +3 位作者 朱婧 秦艳 王青艳 申乃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2-259,共8页
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GXAS137发酵木糖母液产丁二酸的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利用废弃木糖母液合成高附加值丁二酸的可行性。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确定影响丁二酸发酵的显著因子,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 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GXAS137发酵木糖母液产丁二酸的条件进行优化,探索利用废弃木糖母液合成高附加值丁二酸的可行性。首先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确定影响丁二酸发酵的显著因子,然后采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各显著因子的最优区域,最后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各因子的最优水平。影响木糖母液发酵产丁二酸的显著因子及最优浓度分别为:木糖母液64.75g/L,玉米浆15.71g/L,碱式碳酸镁46.39g/L。在最优发酵培养条件下,丁二酸产量达到38.01g/L,比优化前提高了20.7%,与模型预测值(38.41g/L)基本一致。进一步利用2L发酵罐进行了放大试验,发酵72h丁二酸产量最高可达48.99g/L,较厌氧瓶发酵提高了28.9%,丁二酸得率为0.80g/g总糖。结果表明,采用低价的木糖母液作为底物,可为未来低成本、高效产业化生产丁二酸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母液 响应面优化法 丁二酸 琥珀酸放线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糖醇发酵产丁二酸及表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叶小金 王红蕾 +2 位作者 王晓俊 徐洪章 薛冬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161-165,共5页
以玉米秸秆糖醇液为原料,考察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X-1对不同单一碳源的同化能力,并验证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可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糖醇液。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工艺参数为:... 以玉米秸秆糖醇液为原料,考察产琥珀酸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succinogenes)X-1对不同单一碳源的同化能力,并验证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可同化利用玉米秸秆糖醇液。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工艺参数为:玉米秸秆糖醇液初始还原糖质量浓度42.81 g/L、酵母膏质量浓度12.53 g/L、缓冲剂Mg CO3质量浓度15.90 g/L,经5 L发酵规模实验,发酵周期48 h,丁二酸产率为85.1%,还原糖利用率为85.4%。经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表征其发酵产物为生物基丁二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二酸 发酵 玉米秸秆糖醇液 琥珀酸放线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晓娆 郑延红 +1 位作者 席丹 吕志堂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7-184,共8页
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RH进行紫外诱变选育,用TLC法初筛得到84株丁二酸产量较高的菌株;对初筛得到的菌株进一步用HPLC法复筛,得到1株高产突变菌株C4-1.经遗传稳定性分析,发现该高产突变株连续传5代后丁二酸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碳源、氮源优... 对产琥珀酸放线杆菌RH进行紫外诱变选育,用TLC法初筛得到84株丁二酸产量较高的菌株;对初筛得到的菌株进一步用HPLC法复筛,得到1株高产突变菌株C4-1.经遗传稳定性分析,发现该高产突变株连续传5代后丁二酸产量基本保持稳定.碳源、氮源优化实验表明,突变株C4-1产丁二酸的最适碳源为液化淀粉,最适氮源为玉米浆干粉,且可以采用液化玉米粉添加少量玉米浆干粉代替液化淀粉和玉米浆干粉,以节约成本;在优化条件下突变株C4-1三角瓶发酵60h,丁二酸产量达到(52.91±0.53)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33.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琥珀酸放线杆菌 丁二酸 突变株 紫外诱变 发酵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浆对丁二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乐 刘龙 +2 位作者 李江华 堵国成 陈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1-307,共7页
采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为发酵菌种,研究了5种型号的玉米浆(由法国罗盖特公司提供的095K,048K,095E,No.120924和一种国产玉米浆)对丁二酸发酵的影响.研究了095K和No.120924玉米浆替代酵母膏作为廉价氮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95K玉... 采用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为发酵菌种,研究了5种型号的玉米浆(由法国罗盖特公司提供的095K,048K,095E,No.120924和一种国产玉米浆)对丁二酸发酵的影响.研究了095K和No.120924玉米浆替代酵母膏作为廉价氮源的可行性.结果表明,095K玉米浆可以完全替代酵母膏,No.120924的最适替代比例(体积分数)为60%~80%.测定095K玉米浆中氨基酸、维生素和金属离子的含量,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玉米浆中关键组分对丁二酸发酵的影响,得到了6种关键组分(谷氨酸、苏氨酸、精氨酸、甲硫氨酸、烟酸和生物素)的质量浓度优化组合,与对照组相比,丁二酸产量提高了4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琥珀酸放线杆菌nj113 玉米浆 正交试验 丁二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