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工集水面临界产流降雨量确定实验研究 |
李小雁
龚家栋
高前兆
|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1
|
|
|
2
|
鄂西长江三峡库区产流降雨特征的研究 |
王鸣远
王礼先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5 |
6
|
|
|
3
|
淮北平原五道沟地区降雨产流影响因素及变化规律研究 |
王婉婉
杜富慧
朱信泽
周超
杜嘉阳
丁钰童
徐荣艳
张美娜
王振龙
|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小流域典型降雨产流特征分析 |
宫渊波
张君
陈林武
张健
王巧红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5
|
|
|
5
|
坡地单元降雨产流分析及平均入渗速率计算 |
黄明斌
李玉山
康绍忠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9 |
27
|
|
|
6
|
多参数非线性降雨产流阈值模型试验研究 |
黄俊
吴普特
赵西宁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6
|
|
|
7
|
不同坡度和前期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裸地降雨产流试验研究 |
穆文彬
李义豪
李传哲
刘佳
程双虎
赵娜娜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
|
|
|
8
|
水循环综合模拟系统的降雨产流模型研究 |
刘昌明
李军
王中根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
9
|
黄土丘陵区不同下垫面降雨产流与蓄水窖工艺技术 |
崔欢虎
闫翠萍
靖华
马爱平
徐建兵
王裕智
|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10
|
基于土壤前期含水量-降雨耦合关系的陕北黄土坡面产流临界降雨值 |
艾宁
刘广亮
朱清科
刘广全
强方方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
11
|
土石山区山坡降雨入渗产流模型 |
甘永德
刘欢
贾仰文
顾金普
仇亚琴
司曼菲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
12
|
丘陵赤红壤降雨入渗产流模型及其变化特征 |
郭庆荣
张秉刚
钟继洪
谭军
骆伯胜
黄湘兰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12
|
|
|
13
|
透水砖与垫层入渗特性对城市降雨产流的影响研究 |
李山
仵苗
李静思
刘腾
|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
|
|
|
14
|
平原区降雨产流试验与机理研究 |
狄丕勋
|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
|
|
|
15
|
基于文献计量与可视化方法的降雨产流研究进展分析 |
易琦
王瑞芳
窦小东
高宇亭
王昌昊
杨露
|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
16
|
基于Web的北京市降雨产流测报系统 |
梁藉
蒋云钟
谢新民
赵红莉
|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7
|
坡度对坡面降雨产流规律的影响 |
王杰
王妍
许晓梁
陈力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6
|
|
|
18
|
不同坡度和前期土壤含水率下裸地和草地的降雨产流试验分析 |
李义豪
李传哲
穆文彬
刘佳
严登华
|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
19
|
太湖流域平原水文试验区降雨产流过程特征研究 |
杨海
姜月华
周权平
刘鹏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0
|
|
|
20
|
长江上游流域降雨产流关系模型研究 |
王锦
张海荣
吴碧琼
樊启萌
曹辉
汤正阳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2 |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