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与评价方法
- 1
-
-
作者
匡立春
吴松涛
邢浩婷
伍坤宇
沈月
王振林
-
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公司
青海省高原咸化湖盆油气地质重点实验室
多资源协同陆相页岩油绿色开采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
-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2-791,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2024YFE0114000)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2024DJ8702)。
-
文摘
基于中国典型陆相页岩油区带解剖,从陆相页岩油的地质特征出发,通过梳理页岩油甜点富集规律与常规油气的本质差异,提出评价陆相页岩油规模产出的关键参数及其评价方法。研究表明:(1)页岩油是赋存于富有机质页岩层系中的石油聚集,原生源储,具有与常规油气不同的生烃—聚烃—富烃过程,不宜沿用“藏”的概念。(2)中国陆相页岩油分布广,但受湖盆水体环境与构造演化、成岩改造影响,不同盆地页岩油地质特征与甜点富集规律差异明显。(3)陆相页岩油评价的主体是“甜点体”,其规模产出的关键要素是储油能力、含油能力和产油能力。(4)“三能力”评价的关键参数分别为总孔隙度(储油能力评价)、含油量(含油能力评价)和游离油含量(产油能力评价)。(5)参数测定方法选取方面,宜采用氦气孔隙度与核磁共振联用测定页岩总孔隙度,宜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核磁共振与高压压汞联用评价重点层段含油量,宜采用核磁共振流体分布二次剥离谱分解与测井的方法测定游离油含量。研究成果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陆相页岩产油认识,并为推动陆相页岩油快速勘探与规模动用提供科学基础。
-
关键词
甜点体
含油量
游离油
纳米孔
总孔隙度
产油能力评价
规模产出
非常规油气
陆相页岩油
-
Keywords
sweet spot
oil content
free oil
nano-pore
total porosity
evaluation of oil production capacity
large-scale production
unconventional oil and gas
lacustrine shale oil
-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