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热氧化法回收污泥氮磷用于培养产油栅藻 被引量:1
1
作者 朱伟 赵帅 +2 位作者 王若辰 张昱 吕艺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7-153,共7页
为了有效提取污泥中的营养,并使栅藻达到较高的产油量,采用水热氧化法处理污泥,并对污泥氧化液制成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结果表明:在126℃下,投加0.2mol/L的氧化剂(过硫酸钾)对污泥进行水热氧化可以将其中超过90%的氮磷转移至液相;直接使... 为了有效提取污泥中的营养,并使栅藻达到较高的产油量,采用水热氧化法处理污泥,并对污泥氧化液制成的培养基进行稀释。结果表明:在126℃下,投加0.2mol/L的氧化剂(过硫酸钾)对污泥进行水热氧化可以将其中超过90%的氮磷转移至液相;直接使用水热氧化的液相产物培养斜生栅藻,得到的藻产量和产油量都很低,但液相产物经过10倍稀释后,培养的栅藻在产油量上超过了传统BG11培养基,提高了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热氧化 氮磷回收 产油栅藻 过硫酸钾 污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土著菌共培养模式处理养殖尾水效果研究
2
作者 凌云 李淼鑫 +1 位作者 周英娴 孙诤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7,共10页
研究微藻与土著菌在处理养殖尾水中的净化效果与相互作用,为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尾水提供参考。2022年10月从养殖尾水中分离鉴定1株产油栅藻(Scenedesmus sp.),研究其与土著菌共培养模式下养殖尾水中氮磷降解率、胞内外有机物质和土著菌群... 研究微藻与土著菌在处理养殖尾水中的净化效果与相互作用,为微藻处理水产养殖尾水提供参考。2022年10月从养殖尾水中分离鉴定1株产油栅藻(Scenedesmus sp.),研究其与土著菌共培养模式下养殖尾水中氮磷降解率、胞内外有机物质和土著菌群的变化状况,探讨产油栅藻与土著菌群的相互作用及影响。结果表明,在光生物反应器(PBR)系统中藻株和土著菌对总氮的去除率达到71.37%、对总磷和氨氮去除率达到100%,均达到养殖尾水排放标准;利用养殖尾水代替BG11培养基时,栅藻的脂质含量显著增加(P<0.05),藻菌组合比单一藻株的脂质含量增加了8.11%;栅藻在生长过程中会改变土著菌群的组成,降低土著菌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抑制原污水中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47.55%)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14.69%),选择利于自身生长的Porphyrobacter(相对丰度57.11%)成为优势菌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栅藻 养殖尾水 胞外聚合物 土著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