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油微生物的筛选 被引量:10
1
作者 叶思特 郭丽琼 +2 位作者 刘晓蓉 陈晓阳 林俊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84-387,397,共5页
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甲醇-氯仿法,从30份土壤样品中筛选到9株产油霉菌和4株产油酵母.经5.8S rDNA序列分析,9株产油霉菌分别为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lum、青霉Pe.sp.、微紫青霉Pe.janthinellum... 采用苏丹黑B染色法、甲醇-氯仿法,从30份土壤样品中筛选到9株产油霉菌和4株产油酵母.经5.8S rDNA序列分析,9株产油霉菌分别为蓝状菌Talaromyces trachyspermus、嗜松青霉Penicillium pinophillum、青霉Pe.sp.、微紫青霉Pe.janthinellum、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 lilacinus、简青霉Pe.simplicissimum.、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木霉Trichoderma sp.、拟康宁木霉Tr.koningiopsis,4株产油酵母分别是毕赤酵母Pichia caribbica、假丝孢酵母Candida sp.、季也蒙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和季也蒙毕赤酵母Pi.guilliermondii.通过摇瓶培养,测定了各菌株的产油量,结果表明:霉菌产油量最高的是嗜松青霉,产油量为26.4%;酵母产油量最高的是假丝孢酵母,产油量为44.3%.提取毕赤酵母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测得其油脂成分主要是14~20碳的短链脂肪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筛选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产油微生物油脂积累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涛 纪晓俊 +3 位作者 吴娜 宗嘉骏 黄和 俞亚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3-1179,共7页
利用产油微生物合成含量丰富的油脂,对于解决石化能源日益紧缺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离子能影响产油微生物生长形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油脂合成关键酶活力等,对产油微生物油脂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 利用产油微生物合成含量丰富的油脂,对于解决石化能源日益紧缺问题,改善人类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金属离子能影响产油微生物生长形态、细胞内外渗透压和油脂合成关键酶活力等,对产油微生物油脂合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产油微生物的产油机制,随后重点阐述了金属离子对产油微生物油脂积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最后对进一步探讨金属离子在产油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提出一些建议。文章指出由于产油微生物油脂合成途径不尽相同,在工业上利用产油微生物生产油脂时,应从该微生物油脂合成的主要途径入手,找出该途径中的关键酶,随后充分考虑不同微生物对金属离子的耐受性、不同金属离子对微生物形态和胞内关键酶活力的影响,以及不同金属离子之间对同种关键酶的活性中心是否存在竞争或协同的关系等,从而制定可行的金属离子添加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产油微生物 代谢 发酵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的探索与实践——以产油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为例 被引量:11
3
作者 马博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产油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为例,从毕业论文选题、实验准备及实验实施等方面介绍百色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实验的有关探索。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学... 毕业论文作为本科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产油微生物的分离与鉴定为例,从毕业论文选题、实验准备及实验实施等方面介绍百色学院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实验的有关探索。通过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科毕业论文实验,筛选到具有工业应用价值的产油微生物菌株,达到了生物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实践教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专业 毕业论文 产油微生物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微生物利用废弃物积累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艾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2-1767,共6页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具有制备功能性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微生物油脂生产时所用原料成本高,导致微生物油脂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寻找廉价易得的发酵基质将促进微生物油脂... 微生物油脂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新型油脂资源,具有制备功能性油脂和生物柴油的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微生物油脂生产时所用原料成本高,导致微生物油脂的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因此寻找廉价易得的发酵基质将促进微生物油脂生产的工业化进程,同时解决了日益严峻的能源与环境安全问题。本文简述了各种工业废水、剩余活性污泥及餐厨废弃物等废弃物的特点,总结了产油微生物利用该类废弃物生产油脂的研究现状及可能存在的发酵工艺及经济成本问题,指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开发附加值产品及廉价高效的絮凝剂以降低油脂成本、探究利用微生物前期处理降解剩余污泥中的毒性物质、探讨酶与酸碱联合水解餐厨废弃物的工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废弃物 发酵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微生物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姜岩 李玉欣 +1 位作者 陈立功 李文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215,共4页
综述了产油微生物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从微生物的种类、筛选和柴油的制备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详细阐述了发酵、菌体预处理、油脂萃取、制备生物柴油等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可从寻求物美价廉的原料、筛选高效产油微生... 综述了产油微生物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从微生物的种类、筛选和柴油的制备流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其中详细阐述了发酵、菌体预处理、油脂萃取、制备生物柴油等生产工艺的发展现状。提出未来可从寻求物美价廉的原料、筛选高效产油微生物、优化影响微生物合成油脂的关键因素、改良生产工艺四个研究方向进一步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为发展微生物高效生产生物柴油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微生物 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油微生物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4
6
作者 相光明 刘建军 +1 位作者 赵祥颖 李元森 《粮食与油脂》 2008年第6期7-11,共5页
该文阐述产油微生物种类及产生油脂机理,讨论碳源、氮源、温度、pH、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对微生物油脂合成影响,并介绍微生物油脂应用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微生物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变育种在产油微生物生产DHA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建涛 刘宪华 +1 位作者 何耀东 汪光义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0-115,共6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具有极高的生物医学价值。产油微生物是指具有很强的脂肪酸合成能力,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类微生物,是获取DHA的新途径。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变异手段在产油微生物选...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具有极高的生物医学价值。产油微生物是指具有很强的脂肪酸合成能力,DHA占总脂肪酸含量相对较高的一类微生物,是获取DHA的新途径。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有效的变异手段在产油微生物选育与改良中显示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和十分诱人的前景。综述了通过物理和化学诱变选育高产DHA菌株的机理及方法,其中物理诱变包括γ射线、紫外线、离子束和常压室温等离子体等;化学诱变包括甲基磺酸乙酯、亚硝基胍和硫酸二乙酯等;主要介绍了不同诱变育种方式在产油微生物生产DHA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探讨了诱变育种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不同诱变育种方式相结合的复合育种的思路,以期对今后产油微生物生产DHA的研究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产油微生物 诱变育种 复合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勇 陈燕 +3 位作者 李欣阳 王全颖 张永丰 王秋珍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3-137,152,共6页
产油微生物具有生长迅速、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是油脂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单一微生物培养相比,微生物混合培养对底物的选择性更广泛、利用效率更高,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废弃物、城市废水和食物垃圾等的处理以及微... 产油微生物具有生长迅速、对环境适应能力强等诸多优点,是油脂生产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单一微生物培养相比,微生物混合培养对底物的选择性更广泛、利用效率更高,近几年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农业废弃物、城市废水和食物垃圾等的处理以及微生物油脂的生产。简要介绍了微生物油脂,综述了微生物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现状以及发酵底物的研究情况,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藻-菌、藻-藻和菌-菌混合培养是微生物混合培养生产油脂的主要研究对象,尤其是微藻与酵母混合培养利用废弃物生产油脂,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今后应扩大混合培养微生物的种类,并筛选高产高附加值代谢产物的微生物作为混合培养的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混合培养 小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油脂工业化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群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120-1120,共1页
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为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SCO),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细菌和微藻等产油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碳源在菌体内合成并积累大量的油脂。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很多优点:微生物原料丰富、... 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为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s,SCO),是指由霉菌、酵母菌、细菌和微藻等产油微生物在一定的培养条件下,利用碳源在菌体内合成并积累大量的油脂。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很多优点:微生物原料丰富、易于培养、环境友好,生理功能突出,能连续大规模生产等,并且有着广泛的用途。这些为微生物油脂生产提供了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工业化生 技术 培养条件 单细胞 产油微生物 微生物 大规模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生物柴油开发与应用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宋安东 冯冲 +1 位作者 谢慧 陈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3-97,共5页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液体清洁燃料,具有优良的特性。当前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来自动植物油脂,但其成本偏高。微生物油脂是无限再生的资源,发酵周期短,不受场地、季节、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易于工业化生产,开发潜力很大。文中从产油微生... 生物柴油是一种可再生的液体清洁燃料,具有优良的特性。当前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来自动植物油脂,但其成本偏高。微生物油脂是无限再生的资源,发酵周期短,不受场地、季节、气候变化等的影响,易于工业化生产,开发潜力很大。文中从产油微生物的种类、代谢途径及生物柴油的工艺流程等方面介绍了生物柴油及其相关微生物技术研究进展。指出了微生物转化技术所带来的相应问题,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 微生物 产油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微生物生产特种油脂
11
作者 谢俊杰 刘路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2-13,共2页
简要介绍了微生物生产特种油脂的方法及经济可行性,并按微生物分类讨论了这一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 产油微生物 特种 发酵生 食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油脂发酵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文娜 陈慧 彭宽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21,共4页
微生物油脂作为生物柴油重要原料,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该文概述了主要产油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油脂生产特点,并从发酵培养基质、发酵模式等方面分析当前通过液体发酵法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技术现状,总结现有产油技术不足之处,提出加快微生物... 微生物油脂作为生物柴油重要原料,具有广阔发展前景。该文概述了主要产油微生物种类、微生物油脂生产特点,并从发酵培养基质、发酵模式等方面分析当前通过液体发酵法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技术现状,总结现有产油技术不足之处,提出加快微生物油脂开发与利用研究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产油微生物 生物 液体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在产油细菌浑浊红球菌PD630脂质积累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冬冬 赵利娜 +2 位作者 昝新艺 唐鑫 宋元达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1-68,共8页
产油微生物脂质合成的过程已基本清晰:乙酰辅酶A和还原力NADPH在脂肪酸合酶(FAS)的作用下合成脂肪酸。产油微生物菌体内主要有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为其脂质... 产油微生物脂质合成的过程已基本清晰:乙酰辅酶A和还原力NADPH在脂肪酸合酶(FAS)的作用下合成脂肪酸。产油微生物菌体内主要有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6PGDH)和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为其脂质合成提供所需还原力NADPH。为了研究6PGDH在浑浊红球菌PD630(Rhodococcus opacus PD630)脂质积累中的作用,作者将编码氧化磷酸戊糖路径(oxPPP)中6PGDH的基因gnd在R. opacus PD630中过表达。结果表明,与对照菌株相比较,过表达gnd的重组菌株总脂肪酸含量提高了20%~30%,且6PGDH酶活力和gnd的转录水平也显著提高。由此可见,6PGDH在R. opacus PD630脂质合成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能为其提供所需的还原力NADPH,以促进其脂质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脂质生物合成 NADPH 产油微生物 浑浊红球菌PD6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可可脂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航 岳珂 +3 位作者 秘英静 张林尚 陈小军 毕艳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58,共7页
类可可脂(CBE)是一类重要的糖果用脂,可以经过物理复配或者酶法酯交换获得。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CBE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各种微生物产脂策略正在被应用,以提高CBE的产量,例如化学诱变或基因工程等。旨在为CBE的生产提供参考,从原料油... 类可可脂(CBE)是一类重要的糖果用脂,可以经过物理复配或者酶法酯交换获得。近年来,微生物发酵法制备CBE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各种微生物产脂策略正在被应用,以提高CBE的产量,例如化学诱变或基因工程等。旨在为CBE的生产提供参考,从原料油来源、制备方法研究现状两个方面分别综述了CBE的传统制备方法(物理复配和酶法酯交换)和新方法(微生物发酵)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微生物发酵法更符合绿色、健康、低碳的发展需求,能够为CBE的制备提供一种新思路,也有利于推进CBE的产业化应用,具有潜在发展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可可脂 原料 产油微生物 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oils co-fermented by Trichoderma.koningii and Trichosporon cutaneum with Daqu distiller's grains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新社 陆步诗 唐伟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38-1743,共6页
Abstract: Daqu distiller's grains were co-fermented as raw materials by Trichoderma.koningii and Trichosporon cutaneum to produce microbial oils, which can provide raw materials for bio-diesel development. The singl... Abstract: Daqu distiller's grains were co-fermented as raw materials by Trichoderma.koningii and Trichosporon cutaneum to produce microbial oils, which can provide raw materials for bio-diesel development. The single factor test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ratio of strains, inoculum size, culture temperature and culture time on the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oils. The best processing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by orthogonal test through measuring the content of microbial oils in product.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icrobial oils content of the co-fermented product under the ratio of Trichoderma.koningii to Trichosporon cutaneum of 1:1, the inoculum size of strains of 11% at 28 ℃ for 6 d is 7.15 g/L. It is shown that the production of microbial oils co-fermented by Trichoderma.koningii and Trichosporon cutaneum with Daqu distiller's grains is possible.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new idea for the reuse of Daqu distiller's grains and also provides a new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bial oi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qu distiller's grains Trichoderma.koningii Trichosporon cutaneum CO-FERMENTATION microbial oi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