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教对接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鸿 刘睿强 丁锦箫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3-65,共3页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通过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突出电子信息特色,提出了产教对接发展思路,创建了"校企互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 随着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入手,通过分析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的现状,突出电子信息特色,提出了产教对接发展思路,创建了"校企互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解决了技术技能人才的本地化配置,成功实现了人才培养与企业的紧密互动,使高职教育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对接 高职 电子信息类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对接视域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理论阐释、作用机理与实体工具 被引量:3
2
作者 汤雪彬 许朝山 金舒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25-30,共6页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与产业匹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终指向。“可持续发展”理论、“供需平衡”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分别从产教对接的相互促进、供需平衡、结构性矛盾等方面阐释了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 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培养与产业匹配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我国职业教育的最终指向。“可持续发展”理论、“供需平衡”理论、“风险管理”理论等分别从产教对接的相互促进、供需平衡、结构性矛盾等方面阐释了职业教育和产业之间的“适应性”要求,但对于如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缺乏相应的机理和工具研究。从产教对接视域下的育人角度出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的机理为:从职业教育外部形成产教对接“跟动”机制,内部构建产教对接“随动”点,并以“岗学教评一致性”原则将对接关系导入教育过程,其具体工具为构建“产教谱系”,开发“能力素养集”,以此促进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对接 适应性 谱系 能力素养集 职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建设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慷慨 邹有奇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9-94,共6页
职业教育与区域支柱性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一个理想化目标。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持系统的缺失,制度主体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在实施过程中财税、组织、评价和环境支持系统... 职业教育与区域支柱性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是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追求的一个理想化目标。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支持系统的缺失,制度主体不具备普遍的约束力,在实施过程中财税、组织、评价和环境支持系统都存在薄弱或者缺失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完善立法,以法律来保障职业教育产教对接的开展;建立产教对接经费与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建立起一套促进产教双方主动参与的动力机制;完善具有话语权的产教对接组织机构,协调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建立产教对接的评价支持体系,重点对职业院校和地方支柱性产业中的企业两个主体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对接 制度体系 职业 财税支持 组织支持 评价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分析的高职产教对接模式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章建新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19,共5页
在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中,有必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产教对接的内在联系、对接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评鉴制度进行理性分析,系统研究产业与职业的互动关系,借鉴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产教对接模式及其运行中应当解决的问题,... 在高职教育与产业的对接中,有必要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对产教对接的内在联系、对接模式和组织架构以及评鉴制度进行理性分析,系统研究产业与职业的互动关系,借鉴世界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产教对接模式及其运行中应当解决的问题,以切实提升高职教育服务产业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分析 高职 产教对接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德君 冉安平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8-13,共6页
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支撑和制度环境4个方面设计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225名被试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影响因素包括4个因子,且各影... 在实地访谈的基础上,从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支撑和制度环境4个方面设计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225名被试进行调查。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影响因素包括4个因子,且各影响因素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制度设计、制度实施、制度支撑和制度环境因素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职业教育产教对接制度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 产教对接制度 探索性因子 相关性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产对接的高职专业内涵建设探析 被引量:7
6
作者 栾永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8-71,共4页
高职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与产业对接是关键。专业建设应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对应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教产对接的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以提高专业的社会... 高职院校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专业与产业对接是关键。专业建设应以满足区域产业结构对应的人才需求为出发点;优化专业结构、拓宽专业口径,不断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基于教产对接的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以提高专业的社会适应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 高职专业 内涵建设 现代职业 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教产对接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阚丽 林桂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8期73-76,共4页
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六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为高职院校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强校企... 在分析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等专业为例,有针对性地提出以"六个对接"为核心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为高职院校在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接 高职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一体、教产对接”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 被引量:18
8
作者 段福生 郑艳秋 +6 位作者 李黎华 丁云鹏 张养忠 朱厚峰 谭红霞 朱翠艳 宿军迪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6-50,60,共6页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 北京市昌平职业学校针对汽修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校企合作机制不顺、行业能工巧匠引进不畅,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动力不足等问题,以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对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进行了探索,研究并实际构建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校企一体、教产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包含生产性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校企一体管理运行机制等丰富内容,实施后人才培养质量和专业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走出了一条符合首都行业特点、可持续的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企一体 对接 汽车运用与维修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