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以高职模具专业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邹新斌 《南方农机》 2016年第12期137-137,139,共2页
"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 "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科尔布的体验式学习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等工学结合教育理论证明了该模式的科学性,为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互动 多岗轮换 项目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理论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行业 产学互动 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2
作者 李毅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2期41-42,45,共3页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根据自身特点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以贵州交通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汽车专业如何围绕行建专业,提升自身品牌,推进产学互动...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根据自身特点主动与行业、企业建立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路径。以贵州交通职业学院为例,阐述了该院汽车专业如何围绕行建专业,提升自身品牌,推进产学互动实践过程,以期对其他院校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业 产学互动 示范专业 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以职业院校模具制造专业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新斌 王伟雄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9期118-119,126,共3页
基于职业院校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高技能模具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形成"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阐述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和理论依据,介绍该... 基于职业院校模具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定高技能模具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一结构的原则、程序和方式,形成"产学互动、多岗轮换、项目递进"人才培养模式。阐述该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和理论依据,介绍该人才培养模式在培养高技能模具人才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和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学互动 多岗轮换 项目递进 人才培养模式 模具制造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技能形成体系研究:发展历程、特征与启示
4
作者 薛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3-92,共10页
技能形成体系是衔接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的关键系统,是个人、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及相互作用模式的总和,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日本技能形成体系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实科教育和官办企业,在“殖产... 技能形成体系是衔接学校职业教育和企业职业培训的关键系统,是个人、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及相互作用模式的总和,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及其素质提升意义重大。日本技能形成体系发端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实科教育和官办企业,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学校实业教育和企业养成工制度并行发展,奠定了日本近代技能形成体系的基础。其后历经初步建立、战后重组、快速发展、模式形成、转型提质5个时期,形成了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前后衔接、效果叠加的“产学互动”技能形成体系模式。其中,学校职业教育承担一般技能的教育活动,企业培训承担特殊技能培训活动。日本技能形成体系的“产学互动”模式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职业教育 技能形成体系 产学互动模式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