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市和重庆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转诊现状调查
1
作者 胡静 杨怡珂 +2 位作者 王妍 赵扬玉 邵勇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4-659,共6页
目的:调查北京市与重庆市危重孕产妇的转诊现况,为危重孕产妇转接诊的管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对北京和重庆两市不同级别助产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2... 目的:调查北京市与重庆市危重孕产妇的转诊现况,为危重孕产妇转接诊的管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自制问卷,通过网络对北京和重庆两市不同级别助产机构医护人员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分别来自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2个区域18家助产机构,以及重庆市25个区县50家助产机构。收集并分析被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危重孕产妇转诊流程运行情况(包括对转诊流程的熟悉度和合理性)、转诊指征、转接诊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情况。结果:①本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761份,其中539份来自北京市,222份来自重庆市。在761例被调查人员中,医师占51.4%,护士(含助产士)占48.6%;来自三级助产机构者占39.7%,二级及以下助产机构者占60.3%。②93.1%的被调查医护人员对本单位转诊流程熟悉,其中北京地区为92.8%,重庆地区为94.2%,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43,P=0.241);98.3%的被调查医护人员认为本单位的转诊流程合理,其中北京地区为98.9%,重庆地区为96.8%,两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121,P=0.127)。③接诊机构遇到的问题以病人转诊不及时(51.0%)和病例汇报不清(42.9%)为主,而转诊机构遇到的困难以转诊交通不畅(29.5%)、不能及时回复转诊要求(17.9%)和院际沟通困难(17.7%)为最多见。结论:北京市和重庆市医护人员熟悉危重孕产妇转诊制度且运行效果较好。针对目前转诊流程中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建议实施线上线下联合会诊以促进持续沟通、标准化转诊病例记录、构建双向转诊模式与定期反馈机制、加强定向人员交流等一系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地理环境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孕产妇ICU住院时间危险因素分析与预测的回顾性研究
2
作者 祁海峰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1-546,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 目的:探讨影响孕产妇入住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超过48 h的危险因素并寻找预测指标。方法:纳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2023年1月至12月ICU中收治的危重孕妇或产后42 d内产妇,共纳入146例。根据孕产妇在ICU住院时间将其分为≤48 h的短期组(n=60),>48 h的长期组(n=86)。记录并分析孕产妇一般资料、妊娠特征、ICU治疗手段、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等资料。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上述指标对孕产妇入住ICU超过48 h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短期组比较,长期组进行机械通气(P=0.001)、放射影像学检查(P=0.022)、降压(P=0.001)、利尿(P=0.001)、抗生素(P=0.006)等药物治疗,以及接受超过5 U输血(P=0.032)等治疗的比例明显升高。长期组孕产妇的孕检次数(P=0.003)明显少于短期组,入住ICU时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值(P=0.012)明显高于短期组。长期组中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更多(P=0.016)。此外,长期组孕产妇血压水平明显高于短期组(P=0.001),白蛋白、谷丙转氨酶、直接胆红素、24 h尿蛋白与血清肌酐水平与短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发现无论是收缩压[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0.825]、舒张压(AUC=0.782),还是平均动脉压(AUC=0.811)对预测孕产妇ICU住院时间>48 h的评估价值均较高。孕检次数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产妇ICU住院时间进一步延长(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延长孕产妇ICU住院时间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为孕产妇的重症监护与管理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重症管理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ICU住院时间 器官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感染艾滋病病毒孕产妇的护理管理 被引量:5
3
作者 陶剑芳 李萍 朱丽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06年第3期50-51,共2页
关键词 HIV感染 产妇管理 艾滋病病毒 护理管理 医疗服务 产科门诊 护理人员 宣传工作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区域严重产后出血分级诊疗及转诊管理的现况调查 被引量:3
4
作者 杨怡珂 陈欢 +1 位作者 赵扬玉 王妍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例... 目的:探讨转诊中心与非转诊中心严重产后出血(SPPH)的救治现况,为区域内SPPH的预防和处理提供改进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北京市两区SPPH(产后出血量≥1500 ml或输血制品≥1000 ml)病例的临床资料,共纳入SPPH 201例,根据其是否为市级转诊中心分为转诊中心组(125例)和非转诊中心组(76例)。比较两组间的临床特征。进一步分层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大量产后出血,即产后出血量≥4000 ml,和(或)输注悬浮红细胞(RBC)>10 U和(或)输注血浆>1000 ml的危险因素。结果:对两组SPPH病例分析,转诊中心组较非转诊中心组患者的年龄大,分娩孕周小,伴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比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中心组SPPH的首要原因为胎盘因素,而非转诊中心组的首要因素为子宫收缩乏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转诊中心组在剖宫产术中出血量高,采用B-Lynch缝合/血管缝扎的比例低,宫腔填塞比例高(P<0.05);非转诊中心组血浆输注量、重返手术室、剖腹探查、各种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转诊中心组(P<0.05);非转诊中心组大量产后出血病例数显著多于转诊中心组(P<0.05)。在大量产后出血病例中,转诊中心组具有孕期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多于非转诊中心组(71.4%vs.33.3%,P<0.05),转诊中心组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57.1%),非转诊中心组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主要出血原因(42.9%,2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转诊中心分娩(aOR 3.47,95%CI 1.40~9.18)、多次宫腔操作史(aOR 12.63,95%CI 1.24~131.30)是大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区域内高危孕产妇转诊管理效果较好,加强非转诊助产机构的高危因素识别、手术缝合技术和SPPH综合管理培训,预防SPPH、大量产后出血和输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产后出血 危重孕产妇管理 转诊 剖宫产 大量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妊产妇的管理
5
作者 刘伟铎 黄碧静 +3 位作者 姚秀玉 张秀绮 桑伊敏 傅瑞芳 《中国医院管理》 1983年第10期26-29,共4页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医学的兴起,如何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如何加强对围产期妊、产妇的管理已成为妇产科工作者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强围产期妊、产妇的管理,不仅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为此,进一... 近年来,随着围产期医学的兴起,如何降低围产期母婴死亡率,如何加强对围产期妊、产妇的管理已成为妇产科工作者当前的重要课题之一。加强围产期妊、产妇的管理,不仅关系到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而且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意义。为此,进一步应用当代先进医学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的设备及管理方法,更科学地管理妊、产妇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管理 母婴死亡率 人口素质 电子胎儿监护 妊娠晚期 无反应型 产程图 无负荷试验 分娩时机 催产素激惹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挥妇幼保健院业务指导中心作用带动地区孕产期保健管理质量的提高
6
作者 曹如清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3年第3期185-186,共2页
为了更好的落实“一法两纲” ,实现“九五妇女规划纲要”目标 ,针对本地区近年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较低、围产儿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现状 ,作为区妇幼保健院 ,从抓自身建设入手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带动了全区孕产期保健管理... 为了更好的落实“一法两纲” ,实现“九五妇女规划纲要”目标 ,针对本地区近年来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较低、围产儿死亡率相对较高的现状 ,作为区妇幼保健院 ,从抓自身建设入手 ,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 ,带动了全区孕产期保健管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系统管理 管理质量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情扶持加强管理办好个体诊所
7
作者 杨祥 高占君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88年第1期38-40,共3页
我市现有个体开业诊所55处,设有床位37张。其中联合诊所6处、接生站10处、镶复6处,针灸2处、按摩和骨伤科10处,内儿科21处。共有开业人员64名,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8人、医士(助产士、护士)36人、镶复技工8人。据1986年到今年上半年... 我市现有个体开业诊所55处,设有床位37张。其中联合诊所6处、接生站10处、镶复6处,针灸2处、按摩和骨伤科10处,内儿科21处。共有开业人员64名,其中主治医师2人、医师18人、医士(助产士、护士)36人、镶复技工8人。据1986年到今年上半年不完全统计,个体诊所诊疗病人82843人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诊所 联合诊所 内儿科 伤科 卫生行政部门 妇幼保健站 卫协 产妇系统管理 业务学习 卡介苗接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妇幼保健工作系统化管理的探讨
8
作者 张月和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85年第1期58-61,共4页
目前,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很多方面提到系统化管理的问题,如孕产妇系统管理,散居儿童系统化管理等等。我县从1982年以来开展了孕产妇系统管理的试点,1984年又开始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实践使我们感到,系统化管理不... 目前,在妇幼保健工作中,很多方面提到系统化管理的问题,如孕产妇系统管理,散居儿童系统化管理等等。我县从1982年以来开展了孕产妇系统管理的试点,1984年又开始了散居儿童系统管理的试点,已取得初步成效。实践使我们感到,系统化管理不仅是某一单项工作的管理方法,还可以推而广之,把妇女,儿童的健康保健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中连续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加强管理的科学性,提高管理质量,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就妇幼保健工作系统化管理的必要性、可能性、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工作 系统化管理 产妇系统管理 散居儿童 管理成功 妇幼卫生保健 保健管理 死亡报告卡 儿童体检 资料汇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岳口镇围产期保健的高危管理调查分析
9
作者 张圣英 阳丽萍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88年第5期35-36,共2页
开展围产期保健的高危管理是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之一,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胎位性难产发生,几年来,我县在岳口镇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现将岳口镇1986年全面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 开展围产期保健的高危管理是妇幼保健中心工作之一,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围产儿死亡率和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及胎位性难产发生,几年来,我县在岳口镇进行孕产妇系统管理试点,摸索经验,以点带面。现将岳口镇1986年全面开展孕产妇系统管理高危筛选工作分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系统管理 围产期保健 岳口 妊娠期并发症 产前检查率 产妇系统保健 高危孕妇 产前检查次数 调查分析 孕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庭病床的概念及服务内容 被引量:1
10
作者 范洵 《中国医院管理》 1984年第8期7-,共1页
一、概念与分类凡是卫生院(或医院)管区内(外)的居民、职工患各种急、慢性病,经各级医院门诊、地段检查(或上级医院诊断后转回),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适合在患者家中连续治疗观察并取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可定为家庭病床。家庭病床侧... 一、概念与分类凡是卫生院(或医院)管区内(外)的居民、职工患各种急、慢性病,经各级医院门诊、地段检查(或上级医院诊断后转回),诊断明确或基本明确,病情适合在患者家中连续治疗观察并取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可定为家庭病床。家庭病床侧重于连续的、计划的治疗。必须达到医生连续查房三次以上并建立家庭病床病志,才能视为家庭病床患者,一般出诊、访视,单纯打“时间针”、单纯孕产妇管理、计划免疫等一次性或单一工作不视为家庭病床管理者,应按出诊计算,不列为家庭病床。为了便于统计管理,可根据收治病人的种类将家庭病床分为以下几种:1.老年病床。指年龄在60岁以上的常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管理 统计管理 慢性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 保健指导 慢性肝炎 急性胃炎 癌症晚期 常规化验 胸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建乡级计划生育防疫保健所之我见
11
作者 朱国赐 《卫生经济研究》 1994年第9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防保所 农村贫困地区 保健人员 保健工作 全额拨款 医疗工作 当地人口 产妇管理 妇产科医生 卫生监督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产妇中医药使用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12
作者 李赞梅 李姣 +3 位作者 杨林 马良坤 宣磊 姚伟伟 《中国全科医学》 2025年第32期4082-4088,共7页
背景传统中医药在妇幼健康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国家积极推动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发展。然而,孕产妇的围产中医知识知晓不足、安全性认知有限等问题,为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加强孕产妇中医药... 背景传统中医药在妇幼健康领域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广泛应用,国家积极推动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发展。然而,孕产妇的围产中医知识知晓不足、安全性认知有限等问题,为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发展带来了风险和挑战。加强孕产妇中医药使用行为研究对提高孕产妇中医药服务有效利用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孕产妇中医药使用现状和使用意向,并探索孕产妇中医药使用意向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6—10月,通过横断面研究,抽取在全国多地妇幼保健机构接受孕产医疗保健服务的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基于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增加既往中医药使用经历协变量),设计结构化调查问卷,主要调查计划行为理论的4个变量(主观规范、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及既往中医药使用情况变量。借助SPSS 20.0和AMOS 26.0进行统计分析,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探索变量间路径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264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99名(37.5%)孕产妇在孕产期使用了中医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阶段(OR=0.519,95%CI=0.386~0.697)和既往中医药使用史(OR=9.399,95%CI=4.500~19.633)是孕产妇中医药使用的影响因素(P<0.05)。参与调查的孕产妇有着相对积极的中医药使用态度[(5.49±1.13)分]、较高的中医药使用意愿[(4.95±1.04)分]、对孕产期中医药使用有着较高的感知行为控制[(5.22±1.12)分]、较强的主观规范[(4.99±1.12)分],并且有着较为满意的既往中医药使用经历[(4.90±1.16)分]。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主观规范、行为意向、感知行为控制、态度和既往中医药使用经历均对孕产期中医药使用意向有显著影响(P<0.001),其中主观规范的影响最大(β=0.435)。结论我国孕产妇群体的中医药利用率偏低、中医药服务利用存在区域差异、中医药使用意愿较容易受重要他人意见影响以及受既往中医药使用经历影响。需因地制宜施策、深入推进面向孕产妇群体的中医药服务模式改革、加强围产医疗保健服务中对孕产妇中医药使用主观规范的关注、加快全生命周期中医药服务建设,从而推动和带动孕产妇中医药服务应用和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工作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服务 产妇健康管理 行为意向 计划行为理论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评价区域卫生服务综合效益
13
作者 李光荣 胡承柱 《卫生经济研究》 1994年第1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综合效益评价 区域卫生服务 评价区 卫生事业费 安徽省芜湖市 产妇死亡率 产妇系统管理 医院病床利用 婴儿死亡率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搞好妇幼保健,推动计划生育健康发展
14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1988年第2期42-43,共2页
妇幼卫生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都是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单抓计划生育而忽略妇幼保健,工作既吃力也不可能做好。过去,我们总觉得计划生育工作就是“结扎、安环、下包袱、收罚款”,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就... 妇幼卫生保健与计划生育工作都是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如果单抓计划生育而忽略妇幼保健,工作既吃力也不可能做好。过去,我们总觉得计划生育工作就是“结扎、安环、下包袱、收罚款”,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就是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其实并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幼保健 妇幼卫生保健 生育健康 宣传教育工作 产妇系统管理 检查次数 保健服务 孕期保健 人口素质 妇女干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