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苋菜适宜产地加工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魏学军 林先燕 +2 位作者 李雪营 赵鸿宾 刘文兰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0-1033,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和贮藏时间对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影响,为铁苋菜的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和UV法分别测定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影响显著,趁鲜切段后80℃烘干... 目的比较不同加工方法和贮藏时间对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影响,为铁苋菜的产地加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和UV法分别测定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量。结果不同加工方法对铁苋菜中没食子酸和总黄酮的影响显著,趁鲜切段后80℃烘干效果最佳,全草阴干效果最差,趁鲜切段后晒干与趁鲜切段后80℃烘干差异不明显。相同贮藏时间内,全草晒干和趁鲜切段晒干没食子酸和总黄酮量差异显著。结论从节约资源和利于贮藏的角度考虑,建议铁苋菜采用趁鲜切段晒干的产地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苋菜 没食子酸 总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产地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太子参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吴增光 冯果 +4 位作者 刘文 李玮 张建锋 张石宇 郑雪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3期168-170,173,共4页
[目的]优选太子参药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蒸后烘干(蒸法)、烫后烘干(烫法)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太子参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太子参皂苷、多糖、氨基酸、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 [目的]优选太子参药材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蒸后烘干(蒸法)、烫后烘干(烫法)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太子参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太子参皂苷、多糖、氨基酸、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太子参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太子参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蒸法(0.746 4)﹥烘干(0.662 9)﹥晒干(0.657 1)﹥烫法(0.601 6)﹥阴干(0.401 5)。[结论]蒸法为太子参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太子参鲜药材,蒸20 min,于60℃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太子参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产地加工方法 综合评分法 质量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评分法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瓜蒌药材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冯果 曾志乾 +7 位作者 吴增光 刘文 李玮 何新 郑传奇 陈荧荧 魏芯平 周云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9期120-123,共4页
[目的]优选黔产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瓜蒌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不同... [目的]优选黔产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烘干等不同加工方法对新鲜瓜蒌药材进行加工处理,以多糖、皂苷、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优选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结果]瓜蒌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综合评分值差异较大,从大到小依次为60℃烘干(0.88)、晒干(0.23)、阴干(0)。[结论]60℃烘干为瓜蒌的最佳产地加工方法,最佳工艺为:取瓜蒌鲜药材,除去杂质泥土,于60℃干燥箱中烘干。该方法能较好地控制瓜蒌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蒌 产地加工方法 药材质量 综合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及指纹图谱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晓艳 凌娅 萧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2期291-293,共3页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并比较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按《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比加工方法的差异。结果:烤房烘...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含量,并比较指纹图谱的差异。方法:按《中国药典》收载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的金银花中绿原酸与木犀草苷含量;并采用HPLC指纹图谱对比加工方法的差异。结果:烤房烘干法加工的金银花绿原酸含量大于3.3%,木犀草苷含量大于0.10%,指纹图谱相似度均能达到0.85以上。结论:烤房烘干法是金银花最佳的产地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绿原酸 木犀草苷 指纹图谱 产地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IRS的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快速测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胡小莉 白雁 +2 位作者 雷敬卫 张迪文 郝敏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9期1943-1948,共6页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3种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直接晒干、蒸后晒干和炒后晒干)对野菊花药材进行产地加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快速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3种不同产地加工方法(直接晒干、蒸后晒干和炒后晒干)对野菊花药材进行产地加工,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采集野菊花药材的NIRS图谱,运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定量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所建总黄酮定量分析模型的内部交叉验证相关系数(R2)、校正均方差(RMSEC)、预测均方差(RMSEP)分别为0.99 619、0.104、0.168;验证集样品的总黄酮含量近红外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79 3,预测性能良好。结论:该方法测定快速,操作简单,预测结果准确度高,可用于不同产地加工方法野菊花药材中总黄酮含量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 野菊花 总黄酮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加工与贮藏方法对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影响 被引量:26
6
作者 徐文芬 何顺志 +3 位作者 王悦云 王晓春 周宁 杨相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556-1559,共4页
目的考察几种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对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影响,以寻找出淫羊藿药材的最适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低温干燥法及高温快速干燥法加工处理淫羊藿药材;对加工后的药材分别采用常温贮藏、常温... 目的考察几种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对淫羊藿药材中淫羊藿苷及总黄酮的影响,以寻找出淫羊藿药材的最适产地加工和贮藏方法。方法分别采用阴干、晒干、低温干燥法及高温快速干燥法加工处理淫羊藿药材;对加工后的药材分别采用常温贮藏、常温避光贮藏及冷藏(温度4~6℃,相对湿度45%~55%)方法,分别贮藏0、1、2、4、6、9、12、15、18、21、24个月,采用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其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结果淫羊藿药材的产地加工方法应以140~180℃快速鼓风干燥法为宜,淫羊藿苷含有量较传统的阴干或晒干法提高2~15倍。结论从活性成分的含有量损失、药材外观色泽变化及节约生产成本综合考虑,淫羊藿药材以常温避光贮藏不超过18个月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药材 产地加工方法 贮藏方法 淫羊藿苷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天梅 李纪潮 +6 位作者 杨美权 许宗亮 杨绍兵 杨维泽 左应梅 刘灿东 张金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方法 对药材分别进行晒干、阴干、烘箱烘干、冻干等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 烘箱烘干、冻干、微波干...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方法 对药材分别进行晒干、阴干、烘箱烘干、冻干等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 烘箱烘干、冻干、微波干燥所需时间较短,烘箱40℃烘干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最高,各批药材水分、灰分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结论 烘箱40℃烘干为云木香最佳初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产地加工方法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及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仕豪 阳楠 +3 位作者 欧梓轩 谢红旗 曾建国 陆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204,共6页
将天麻水提取液经过NKA–9大孔吸附树脂与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方法分离,获得6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初加... 将天麻水提取液经过NKA–9大孔吸附树脂与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方法分离,获得6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初加工样品中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杀青后干燥与不杀青直接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杀青样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显著高于杀青样中的含量,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则显著低于杀青样中的含量;蒸、煮2种杀青方法中6个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煮法、蒸法、不杀青处理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切片与整块干燥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切片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高于整块干燥的含量;不同干燥温度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60、50℃温度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新鲜天麻煮法杀青,切片,在70℃干燥下活性成分总含量最高,为较好的初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活性成分 分离 产地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
9
作者 孙宏 雪梅 《农家科技》 1999年第9期32-33,共2页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 2.花类药...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 2.花类药材的加工。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地加工方法 种子类药材 花类药材 皮类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妮 李自强 +3 位作者 王炳艳 赵爱 王朝梁 高明菊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为研究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采收期采收不同种植地块的鲜砂仁样品,通过自然晾晒、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40℃烘烤、50℃烘烤、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鲜砂仁进行干燥,观察干燥后砂仁样品的外观性状,测... 为研究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采收期采收不同种植地块的鲜砂仁样品,通过自然晾晒、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40℃烘烤、50℃烘烤、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鲜砂仁进行干燥,观察干燥后砂仁样品的外观性状,测定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浅褐色,质地较软,其余加工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深褐色,质地相对较硬;果皮与种子团紧贴程度以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和冷冻干燥的较好,其余均有一定的空隙;种子团内颗粒紧实度最差的为冷冻干燥,较松散易分开,其余干燥的样品均较紧实不易分开;冷冻干燥的种子团颜色为浅褐色,其余干燥的为深褐色;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含量最低的为冷冻干燥,其余干燥所得的均较高,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砂仁最佳干燥方法为50℃烘烤15 h后趁热堆捂10 h,再继续用40℃烘烤至干燥,该方法加工的砂仁品质最佳,外观品质好、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加工方法 砂仁 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