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天梅
李纪潮
+6 位作者
杨美权
许宗亮
杨绍兵
杨维泽
左应梅
刘灿东
张金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56-2058,共3页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方法 对药材分别进行晒干、阴干、烘箱烘干、冻干等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 烘箱烘干、冻干、微波干...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方法 对药材分别进行晒干、阴干、烘箱烘干、冻干等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 烘箱烘干、冻干、微波干燥所需时间较短,烘箱40℃烘干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最高,各批药材水分、灰分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结论 烘箱40℃烘干为云木香最佳初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木香
产地初加工方法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及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朱仕豪
阳楠
+3 位作者
欧梓轩
谢红旗
曾建国
陆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204,共6页
将天麻水提取液经过NKA–9大孔吸附树脂与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方法分离,获得6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初加...
将天麻水提取液经过NKA–9大孔吸附树脂与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方法分离,获得6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初加工样品中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杀青后干燥与不杀青直接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杀青样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显著高于杀青样中的含量,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则显著低于杀青样中的含量;蒸、煮2种杀青方法中6个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煮法、蒸法、不杀青处理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切片与整块干燥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切片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高于整块干燥的含量;不同干燥温度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60、50℃温度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新鲜天麻煮法杀青,切片,在70℃干燥下活性成分总含量最高,为较好的初加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活性成分
分离
产地初加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
3
作者
孙宏
雪梅
《农家科技》
1999年第9期32-33,共2页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 2.花类药...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 2.花类药材的加工。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产地初加工方法
种子类药材
花类药材
皮类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妮
李自强
+3 位作者
王炳艳
赵爱
王朝梁
高明菊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为研究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采收期采收不同种植地块的鲜砂仁样品,通过自然晾晒、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40℃烘烤、50℃烘烤、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鲜砂仁进行干燥,观察干燥后砂仁样品的外观性状,测...
为研究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采收期采收不同种植地块的鲜砂仁样品,通过自然晾晒、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40℃烘烤、50℃烘烤、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鲜砂仁进行干燥,观察干燥后砂仁样品的外观性状,测定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浅褐色,质地较软,其余加工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深褐色,质地相对较硬;果皮与种子团紧贴程度以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和冷冻干燥的较好,其余均有一定的空隙;种子团内颗粒紧实度最差的为冷冻干燥,较松散易分开,其余干燥的样品均较紧实不易分开;冷冻干燥的种子团颜色为浅褐色,其余干燥的为深褐色;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含量最低的为冷冻干燥,其余干燥所得的均较高,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砂仁最佳干燥方法为50℃烘烤15 h后趁热堆捂10 h,再继续用40℃烘烤至干燥,该方法加工的砂仁品质最佳,外观品质好、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地初加工方法
砂仁
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杨天梅
李纪潮
杨美权
许宗亮
杨绍兵
杨维泽
左应梅
刘灿东
张金渝
机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
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56-2058,共3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2017AB002,2017AB004)。
文摘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方法 对药材分别进行晒干、阴干、烘箱烘干、冻干等处理,采用HPLC法测定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烃内酯含量,烘干法测定水分含量,总灰分测定法测定灰分含量。结果 烘箱烘干、冻干、微波干燥所需时间较短,烘箱40℃烘干后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含量最高,各批药材水分、灰分含量均达到药典规定。结论 烘箱40℃烘干为云木香最佳初加工方法。
关键词
云木香
产地初加工方法
木香烃内酯
去氢木香内酯
分类号
R282.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及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
18
2
作者
朱仕豪
阳楠
欧梓轩
谢红旗
曾建国
陆英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国家中药材生产(湖南)技术中心
出处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4-198,204,共6页
基金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21)
文摘
将天麻水提取液经过NKA–9大孔吸附树脂与制备型液相色谱联用方法分离,获得6个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质谱仪和核磁共振仪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E、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A;采用HPLC方法测定不同产地初加工样品中这些活性成分的含量,杀青后干燥与不杀青直接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含量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杀青样中对羟基苯甲醇含量显著高于杀青样中的含量,其他活性成分含量则显著低于杀青样中的含量;蒸、煮2种杀青方法中6个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煮法、蒸法、不杀青处理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切片与整块干燥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切片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高于整块干燥的含量;不同干燥温度处理样中,各活性成分及总含量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0、60、50℃温度干燥的天麻活性成分总含量依次降低。新鲜天麻煮法杀青,切片,在70℃干燥下活性成分总含量最高,为较好的初加工方法。
关键词
天麻
活性成分
分离
产地初加工方法
Keywords
Gastrodia elata Blume
active component
separate
initial processing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R283.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
3
作者
孙宏
雪梅
机构
山东省茌平县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中心
出处
《农家科技》
1999年第9期32-33,共2页
文摘
1.种子类药材的加工。一般果实采收后直接晒干、脱粒、收集种子。有些药材要去种皮或果皮,如薏苡、决明子等。有些要击碎果核,取出种仁供药用,如杏仁、酸枣仁等。有些则要蒸,以破坏药材易变质变色的酵素,如五味子,女贞子等。 2.花类药材的加工。为了保持花类药材颜色鲜艳,花朵完整,采后应放置在通风处摊开阴干或在低温下迅速烘干。
关键词
中药材
产地初加工方法
种子类药材
花类药材
皮类药材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
1
4
作者
马妮
李自强
王炳艳
赵爱
王朝梁
高明菊
机构
文山学院文山三七研究院
云南省三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出处
《特产研究》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基金
云南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项目(202102AA310045)。
文摘
为研究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在采收期采收不同种植地块的鲜砂仁样品,通过自然晾晒、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40℃烘烤、50℃烘烤、冷冻干燥等5种不同干燥方法对鲜砂仁进行干燥,观察干燥后砂仁样品的外观性状,测定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冷冻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浅褐色,质地较软,其余加工干燥的砂仁果皮颜色为深褐色,质地相对较硬;果皮与种子团紧贴程度以50℃烘烤15h+堆捂10h+40℃烘烤和冷冻干燥的较好,其余均有一定的空隙;种子团内颗粒紧实度最差的为冷冻干燥,较松散易分开,其余干燥的样品均较紧实不易分开;冷冻干燥的种子团颜色为浅褐色,其余干燥的为深褐色;挥发油和乙酸龙脑酯含量最低的为冷冻干燥,其余干燥所得的均较高,但组间无明显差异。砂仁最佳干燥方法为50℃烘烤15 h后趁热堆捂10 h,再继续用40℃烘烤至干燥,该方法加工的砂仁品质最佳,外观品质好、挥发油及乙酸龙脑酯含量高。
关键词
产地初加工方法
砂仁
挥发油
乙酸龙脑酯
Keywords
primary processing method of the origin
Amomum fructus
volatile oil
bornyl acetate
分类号
R283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产地初加工方法对云木香品质的影响
杨天梅
李纪潮
杨美权
许宗亮
杨绍兵
杨维泽
左应梅
刘灿东
张金渝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天麻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和鉴定及产地初加工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
朱仕豪
阳楠
欧梓轩
谢红旗
曾建国
陆英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
孙宏
雪梅
《农家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干燥方法对砂仁药材品质的影响
马妮
李自强
王炳艳
赵爱
王朝梁
高明菊
《特产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