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进口中间品差异化程度、市场集中度与企业成本加成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正静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6-41,共16页
采用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和产品差异化数据,深入产品层面考察进口中间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实证... 采用De Loecker和Warzynski(2012)的方法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进行测算,并利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和产品差异化数据,深入产品层面考察进口中间品差异化程度和市场集中度对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有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尤其对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大的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作用更大;进一步考虑市场集中度的作用发现,市场集中度强化了进口中间品对产品差异化程度较大的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作用,但是回归结果系数的数值较小,可能源于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转化效率较低等原因;此外,分位数回归结果显示,对于初始成本加成较高的企业,进口中间品对企业成本加成的提升作用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口中间品 产品差异化程度 市场集中度 成本加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影响——理论模型与经验证据 被引量:4
2
作者 阙澄宇 马斌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5-55,共11页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 利用进口中间产品生产出口商品是垂直专业化的典型特征。本文建立了一个纳入进口中间品的预期利润最大化模型,研究了进口中间品在不同计价形式下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计价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并采用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的影响取决于进口中间品的计价货币形式,当且仅当进口中间品以第三方货币计价时,垂直专业化分工才会对出口贸易结算货币选择产生影响,且垂直专业化程度越高,出口贸易选择本国货币结算的可能性越低。(2)垂直专业化对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负向效应。(3)中国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出口市场份额、在岸与离岸人民币汇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也显著影响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4)当前出口贸易人民币结算比重变化主要由出口市场份额变化所致,但仍不能忽视在深度融入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进程中,中国出口对以第三方货币计价的进口中间产品高度依赖所带来的负向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进口中间品 人民币结算 跨境套利 产品差异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需引致增加值如何影响出口本币计价
3
作者 阙澄宇 孙雪 《财经问题研究》 2025年第9期102-115,共14页
本文基于1998—2020年5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品需求高、地缘... 本文基于1998—2020年5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品需求高、地缘政治风险低、货币自由度高的经济体及发达经济体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更显著,但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内需引致增加值同样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内需引致增加值通过提高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增强全球价值链韧性对出口本币计价产生正向影响;制度环境能够强化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贸易计价货币选择方面的研究,也为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特征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需引致增加值 出口本币计价 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 全球价值链韧性 制度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