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月悦
张锦文
+3 位作者
马锐翔
陈彩莲
林羿
刘晓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21,共7页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妇;对照组45202例,为未发生产后血栓的产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产后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30/10万,肺栓塞46/10万,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产后血栓的发生部位以左下肢为主。病例组产妇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33.52±4.79)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1.35±4.01)岁。病例组中发生早产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2.05倍,孕前超重及肥胖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1.94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aOR=1.10,95%CI 1.04~1.17)、分娩孕周小(aOR=0.88,95%CI 0.78~0.99)、本科学历以下(aOR=2.24,95%CI 1.20~4.18)、择期剖宫产(aOR=6.68,95%CI 2.56~17.41)、急诊剖宫产(aOR=14.40,95%CI 5.37~38.63)及孕前超重和肥胖(aOR=1.91,95%CI 1.04~3.49)的产妇发生产后血栓的风险增加。结论·产妇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分娩孕周小、超重以及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是急诊剖宫产。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可导致孕产妇死亡,临床上需要及时做好血栓风险的评估工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尽早进行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血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血栓性疾病
危险因素
急诊剖宫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朱月悦
张锦文
马锐翔
陈彩莲
林羿
刘晓瑞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心实验室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5-421,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0028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171669)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之星”(STAR)重大项目(20210201)。
文摘
目的·探讨产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产后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20年间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分娩的孕产妇电子病例45262例,其中病例组60例,为诊断为产后静脉血栓或者肺栓塞的产妇;对照组45202例,为未发生产后血栓的产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产后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130/10万,肺栓塞46/10万,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P<0.05),产后血栓的发生部位以左下肢为主。病例组产妇分娩时的平均年龄为(33.52±4.79)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为(31.35±4.01)岁。病例组中发生早产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2.05倍,孕前超重及肥胖的产妇占比是对照组的1.94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产妇年龄大(aOR=1.10,95%CI 1.04~1.17)、分娩孕周小(aOR=0.88,95%CI 0.78~0.99)、本科学历以下(aOR=2.24,95%CI 1.20~4.18)、择期剖宫产(aOR=6.68,95%CI 2.56~17.41)、急诊剖宫产(aOR=14.40,95%CI 5.37~38.63)及孕前超重和肥胖(aOR=1.91,95%CI 1.04~3.49)的产妇发生产后血栓的风险增加。结论·产妇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分娩孕周小、超重以及剖宫产的分娩方式是产后血栓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是急诊剖宫产。产后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多种危险因素相关,且可导致孕产妇死亡,临床上需要及时做好血栓风险的评估工作,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尽早进行预防措施,以降低产后血栓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血栓性疾病
危险因素
急诊剖宫产
Keywords
postpartum thrombotic disease
risk factors
emergency cesarean section
分类号
R714.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产后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朱月悦
张锦文
马锐翔
陈彩莲
林羿
刘晓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