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出血合并妊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 被引量:4
1
作者 唐萍 葛嘉美 +1 位作者 祝建军 宋梁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0期1039-1039,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 产后出血 早期诊断 合并妊娠 重要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 DIC 早期指标 干预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2例临床分析和补液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小雯 杨帅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1期219-220,共2页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救治方法及补液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2例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病例。结果 2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6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切除术,6例保留完整子宫;宫...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救治方法及补液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22例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病例。结果 22例患者均抢救成功;16例行子宫全切或次切除术,6例保留完整子宫;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首位危险因素。结论早期预防、识别DIC的发生、去除病因、及时补充血容量、积极有效的抢救配合是救治DIC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弥漫性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进程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产后出血的评估价值
3
作者 聂晶 张文婷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进程、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产后出血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0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9例HDP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进程、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产后出血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0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9例HDP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产后24 h出血组(21例)、未出血组(78例),另选取99例同期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凝血四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Spearman/Pearson系数分析入院时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及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检测对HD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R、K值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MA值、α角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水平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FIB水平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R、K值与PT、APTT、TT呈正相关(r=0.498、0.531、0.615;0.433、0.507、0.728,P均<0.05),与FIB、疾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82、-0.631;-0.631、-0.582,P均<0.05);入院时MA值、α角与PT、APTT、TT呈负相关(r=-0.629、-0.493、-0.534;-0.584、-0.622、-0.657,P均<0.05),与FIB、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04、0.683;0.596、0.716,P均<0.05)。出血组患者R、K值小于未出血组,MA值、α角大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预测HDP患者产后出血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65.38%。结论:血栓弹力图与HDP患者常规凝血四项指标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早期评估HDP进程、预测产后出血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 栓弹力图 功能 疾病进程 产后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赖海丽 徐丹 《天津药学》 2025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探究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PPH)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PPH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 目的探究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对剖宫产产后出血(PPH)患者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12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PPH患者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卡贝缩宫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麦角新碱。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PT、APTT值分别为(10.98±0.56)s、(29.55±3.98)s,低于对照组的(13.23±0.86)s、(35.86±3.65)s(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Scr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麦角新碱联合卡贝缩宫素治疗剖宫产PPH疗效较优,且能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其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产后出血 卡贝缩宫素 麦角新碱 功能 肝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卡前列甲酯栓对产后出血患者凝血功能、血清学指标的影响评估
5
作者 耿晓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治疗中采取联合用药方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参照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 目的探究产后出血治疗中采取联合用药方案(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的临床价值。方法84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由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2例。参照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出血情况、凝血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结果试验组产后0.5、2、24 h出血量(74.59±3.31)、(111.01±10.23)、(195.51±11.28)ml均低于参照组的(142.61±11.26)、(191.10±13.18)、(280.50±17.31)ml,止血时间(20.46±2.11)min短于参照组的(41.91±3.18)min(P<0.05)。干预后,两组纤维蛋白原(FIB)高于本组干预前,D-二聚体(D-D)低于本组干预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短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FIB高于参照组,D-D低于参照组,APTT、TT、PT均短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且试验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水平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应用对减少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作用显著。同时,此种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在下调其一氧化氮水平方面优势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 卡前列甲酯栓 功能 清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羊水栓塞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产后出血休克的抢救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金秀 张德华 翁艺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8年第5期176-178,共3页
本研究回顾1例羊水栓塞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产后出血休克的抢救与护理要点。羊水栓塞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需要快速识别和针对性处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给予抗过敏治疗,积极纠正失血休克,... 本研究回顾1例羊水栓塞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产后出血休克的抢救与护理要点。羊水栓塞应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现,需要快速识别和针对性处理,严密观察病情,积极减轻肺水肿,改善脑缺氧,建立多条静脉通路,给予抗过敏治疗,积极纠正失血休克,确保产妇和围产儿生命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栓塞 弥漫性血管内 产后出血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囊压迫止血治疗孕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性大出血
7
作者 曹艳敏 王芝静 刘厚敏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S1期74-74,共1页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2006年12月~2008年8月我院应用水囊压迫止血治疗6例孕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性大出血,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分娩并发症 产后出血 弥漫性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慢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
8
作者 周连卉 周志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5-595,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 上胃肠道 出血 弥漫性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9
作者 何芳 刘娟 范芳 《天津药学》 2025年第4期476-479,共4页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BLABU)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P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10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患者及有PPH高危因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卡前列甲酯栓联合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BLABU)在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PP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4年10月抚州市临川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患者及有PPH高危因素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3)采用BLABU治疗,观察组(n=43)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卡前列甲酯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相关指标、凝血功能、卵巢功能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67%)高于对照组(76.74%);观察组手术时间〔(51.28±12.36)min〕及止血时间〔(14.32±1.85)h〕短于对照组〔(67.43±13.57)min、(17.24±2.04)h〕;观察组术中、术后2 h及术后24 h出血量分别为〔(521.66±103.86)mL、(25.03±6.13)mL、(42.14±20.63)mL〕,均少于对照组〔(604.93±218.23)mL、(62.65±30.14)mL、(120.13±49.26)mL〕,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24 h,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分别为(13.03±2.02)s、(29.03±3.67)s、(18.02±2.73)s,均短于对照组〔(15.08±2.83)s、(33.34±3.96)s、(19.83±2.92)s〕,纤维蛋白原水平〔(3.57±1.27)g/L〕高于对照组〔(2.52±1.36)g/L〕,有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6个月,观察组雌二醇水平〔(61.32±12.25)pmol/mL〕、卵泡刺激素水平〔(7.65±2.42)IU/L〕及促黄体生成素水平〔(5.38±1.37)IU/L〕,均低于对照组〔(74.26±13.57)pmol/mL、(8.97±2.23)IU/L、(6.22±1.23)IU/L〕,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剖宫产PPH患者采用卡前列甲酯栓联合BLABU治疗后,其出血量得到有效控制,凝血功能及卵巢功能明显改善,且未明显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缩乏力性剖宫产产后出血 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 卡前列甲酯栓 出血 功能 卵巢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射病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致死亡报告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晓丽 邬明辉 +2 位作者 焦晓静 韩秋霞 朱晗玉 《临床误诊误治》 2017年第8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热射病临床及诊疗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热射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致死亡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意识障碍、间断发热16 d就诊我院。曾于外院诊断为热射... 目的探讨热射病临床及诊疗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对热射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致死亡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因意识障碍、间断发热16 d就诊我院。曾于外院诊断为热射病,因患者病情持续加重,为求进一步诊治入我院。患者入院后处于持续昏迷状态,查体示全身皮肤和黏膜黄染、散在淤斑,双下肺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凝血功能持续恶化、肝肾功能持续下降、双肺感染、胰腺炎、腹腔内多脏器出血等,明确诊断为热射病合并DIC、MSOF,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输血、抗凝及抗感染等治疗,患者DIC及MSOF持续进展,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热射病是致命性疾病,常合并DIC及MSOF等严重并发症,病情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射病 弥漫性血管内 多器官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6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荆凌华 刘松年 胡杰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8期1608-1610,共3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 诊断 治疗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感冒药致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力德 廖宁 +1 位作者 佟牧虹 黄大兴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5期1117-1117,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 药物毒性 体征和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尹丽 丛向阳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158-159,共2页
目的将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42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除应用常规治疗外,均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42例患儿中除2例自动... 目的将我院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42例足月新生儿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其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2例新生儿败血症并发DIC除应用常规治疗外,均早期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结果 42例患儿中除2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外,余38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90.48。结论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强,副作用小,易于皮下吸收,在新生儿DIC早期使用,更方便,更安全,治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新生儿败 弥漫性血管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贲门癌术后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兰玉 赵云 孟莉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4期1293-1295,共3页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在许多疾病基础上,凝血及纤溶系统被激活,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一类临床综合征。
关键词 贲门癌 弥漫性血管内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周荣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0-101,共2页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发因素(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分娩过程...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1例产科DIC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1例均有明确的产科DIC诱发因素(重症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分娩过程中出现大出血,且血液不凝。经积极治疗原发病,切断内、外源性促凝物质来源,应用肝素,补充血液制品等,抢救成功27例,23例切除子宫;4例因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重视对DIC主要诱因的防治,及早、合理使用肝素是提高DIC治愈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弥漫性血管内 产科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痘并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药物治疗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婧 周波 邹尚荣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5期24-25,共2页
目的分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感染水痘的临床特点,探讨重症水痘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重症水痘及其并发症的文献资料,对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药物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罹患致死性... 目的分析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感染水痘的临床特点,探讨重症水痘的治疗和预防。方法通过回顾国内外关于重症水痘及其并发症的文献资料,对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和主要治疗药物进行分析。结果糖皮质激素导致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易罹患致死性重症水痘,需及早有效抗病毒治疗,同时给予激素治疗,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的临床获益有待进一步证实。一定时期预防性接种水痘疫苗可以降低发生水痘及并发症的风险。结论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应当警惕重症水痘的发生,尽早积极抗病毒并给予激素治疗,预防性接种水痘疫苗可能使部分人群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水痘 脓毒性休克 多器官功能衰竭 弥漫性血管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鸿梅 于秀琴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353-354,共2页
目的 分析 8例DIC患者 ,以期降低DIC的发生 ,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研究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结果  8例DIC患者中死亡 2例 ,占 2 5 %。存活 6例 ,占 75 %。诱发因素 :羊水栓塞 ,出血性休克 ,胎盘因素等为主。在一般... 目的 分析 8例DIC患者 ,以期降低DIC的发生 ,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 研究DIC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结果  8例DIC患者中死亡 2例 ,占 2 5 %。存活 6例 ,占 75 %。诱发因素 :羊水栓塞 ,出血性休克 ,胎盘因素等为主。在一般抗休克治疗中积极去除DIC诱发因素 ,合理应用肝素 ,补充凝血因子 ,难以控制的阴道出血 ,创造条件及时切除子宫而获救。结论 强调早期诊断 ,重视临床特点 ,动态观察实验室的检查结果。早期治疗 ,去除病因是治疗的根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学 弥漫性血管内 栓塞羊水 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1例的护理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玲 李丽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2期83-84,共2页
肝移植术后患者并发急性肾功能不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情况很常见,在护理此类患者时解决抗凝与止血、抗排异与抗感染、补液与限量三方面的矛盾,注意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处理及血液透析的配合是关键。
关键词 肝移植 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 弥漫性血管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桂玉 郭跃文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14期229-231,共3页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及... 目的:探讨产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收治的28例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孕妇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孕妇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原因及其临床表现,探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8例孕妇均抢救成功,无产妇死亡病例;子宫全切除的患者有3例,次全子宫切除患者1例,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患者6例。胎儿情况,新生儿存活27例,宫内死亡1例,死胎4例,新生儿死亡率为15.62%。患者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有明显区别。在治疗后,患者的凝血功能有着明显改善。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主要是及时并且有效地将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去除,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补充血容量等相关的对症治疗。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及再次开腹探查时加行B-Lynch子宫缝扎术,对保留子宫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科 弥漫性血管内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中老年急性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初治患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明均 李玉玲 +1 位作者 柯鸿 鲍红霞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9年第4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弥漫性血管内 老年急性白 INTRAVASCULAR 临床分析 急性白病患者 初治 治疗效果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