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后健康奶牛子宫内细菌动态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维军 杨少华 +6 位作者 高运东 王洪梅 林树乾 马广强 栾婧婧 赵宏坤 仲跻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07年第1期86-91,共6页
对4个不同奶牛场20头产后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每头奶牛采样器采集子宫样品,通过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等常规方法,对其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产后健康奶牛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奶牛场之间的比较差异。结果... 对4个不同奶牛场20头产后健康状况良好的奶牛每头奶牛采样器采集子宫样品,通过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等常规方法,对其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探讨产后健康奶牛子宫内细菌的动态变化规律及不同奶牛场之间的比较差异。结果表明,本试验还对产后不同阶段所分离到的细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在产后第2天,子宫内呈污染状态,细菌数量迅速增加,四组试验的计数结果分别达到了8.34×105、2.15×105、1.90×105、2.97×105,此后细菌数量呈缓慢增长趋势,在产后第8天时子宫内细菌计数达到最高,四组试验技术结果的平均数分别为:4.25×107、4.01×107、3.95×107、3.05×1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健康奶牛 子宫 细菌 动态变化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繁殖营养素对西杂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继根 +2 位作者 曹娜 张翼 赵易艺 《中国牛业科学》 2022年第6期46-49,54,共5页
[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 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究繁殖营养素对西门塔尔杂交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33头390 kg左右妊娠8~9月的初配西门塔尔杂交母牛饲喂不同添加量的繁殖营养,对母牛繁殖性能、产后健康及犊牛生长性能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饲喂10 g/(头·d)繁殖营养素母牛人工助产率较对照组大幅降低,且犊牛成活率提高,犊牛发病率减少。第1次发情时间提前7.42 d,且受胎率也有所提高;饲喂10 g/(头·d)繁殖营养素大幅度降低了母牛胎衣不下、子宫炎和乳房炎疾病的发病率;添加了10 g/(头·d)繁殖营养素组的犊牛从出生到产后3月龄,其体重和体尺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母牛日粮中添加10 g/(头·d)繁殖营养素能提高母牛繁殖性能、降低母牛产后疾病的发生率以及一定程度上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营养素 母牛 繁殖性能 产后健康 犊牛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滩羊产后血液生化与抗氧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马俊 马思佳 +5 位作者 施安 杨卓 田进阳 刘占发 崔保国 陶金忠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试验通过研究某滩羊场滩羊产后血液生化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估该场滩羊产后的健康情况。选取10只体况健康且体重及预产期一致的滩羊,跟踪采集母羊产后0、7、14、21 d的血液,测定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滩羊产后0 d血液... 试验通过研究某滩羊场滩羊产后血液生化与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评估该场滩羊产后的健康情况。选取10只体况健康且体重及预产期一致的滩羊,跟踪采集母羊产后0、7、14、21 d的血液,测定血液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滩羊产后0 d血液总蛋白(TP)、球蛋白(GLB)、钙(Ca)、磷(P)、镁(Mg)、游离脂肪酸(NEFA)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5),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滩羊产后14、21 d血液尿素(URE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5)。滩羊产后21 d血液瘦素(LEP)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时期(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研究表明,滩羊产后7 d血液NEFA含量升高,滩羊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抗氧化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羊 产后健康情况 血液生化指标 血液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胆碱对奶牛的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夏科 赵宏波 +3 位作者 郗伟斌 王志博 王燕 张永根 《中国牛业科学》 2010年第5期38-42,共5页
本文简单介绍了胆碱的生化功能及其在瘤胃中代谢特性,并对瘤胃保护性胆碱在围产期奶牛生产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瘤胃保护性胆碱 围产期奶牛 脂肪肝 产奶量 产后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在妇产科医院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万宏伟 侯燕文 黄蓉 《中国医院》 2011年第11期52-54,共3页
目的:在妇产科专科医院实施"产科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以及降低产后常见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4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施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的实验组230例与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的... 目的:在妇产科专科医院实施"产科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探讨该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提高住院产妇满意度以及降低产后常见健康问题的影响。方法:47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施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的实验组230例与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对照组240例。采用孕产妇对产科护理工作满意度量表分别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同时,收集两组研究对象的产妇产后尿潴留、奶胀发生率,及出院时、产后6周时的母乳喂养率。采用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量表调查产妇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采用SPSS14.0软件统计处理,总满意度和各分项满意度,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采用t检验;产后尿潴留发生率、奶胀率、母乳喂养率等采用卡方检验来比较差异性。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总满意度及各分项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并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比对照组的产后奶胀、尿潴留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母乳喂养率及母乳喂养知识知晓情况显著提高。结论: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是一种先进的护理模式,明显提高孕产妇的满意度,并大大减轻了产妇产后常见问题,提高了母乳喂养率,值得推广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 岗位功能制护理模式 孕产妇满意度 产科护理 产后健康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