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适宜度与大坝泄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煜 唐梦君 戴会超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7-112,共6页
为探究三峡—葛洲坝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后,长江四大家鱼对不同大坝泄流工况下产卵栖息地水动力环境的适宜性,在构建长江四大家鱼主要产卵栖息地水动力数学模型及产卵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模型基础上,针对大坝不同运行参数进行大坝泄流方式与... 为探究三峡—葛洲坝水库联合调度运行后,长江四大家鱼对不同大坝泄流工况下产卵栖息地水动力环境的适宜性,在构建长江四大家鱼主要产卵栖息地水动力数学模型及产卵栖息地适宜度评价模型基础上,针对大坝不同运行参数进行大坝泄流方式与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大坝泄流量为10 000~15 000 m^3/s时,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具有较高的适宜度;在流量基数为10 000~15 000 m^3/s,日均流量增长率为1 000~1 500 m^3/s时,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同样有较高的产卵栖息适宜度。研究结果可为构建考虑家鱼自然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态学 产卵栖息地 适合度 数值模拟 四大家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弯曲河道鱼类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钟亮 戴思遥 廖尚超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6-33,共8页
研究鱼类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对河道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上游中盘子弯曲河道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资料,开展山区弯曲河道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产卵栖息的最适宜区域将随... 研究鱼类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对河道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江上游中盘子弯曲河道为例,基于平面二维水流数值模拟资料,开展山区弯曲河道四大家鱼产卵栖息地适宜度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鱼类产卵栖息的最适宜区域将随流量而变,小流量时多居深槽,流量增大后多居边滩。2)微生境适宜性面积SA随流量Q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特征,SA峰值出现在多年平均流量附近。3)河道两岸流速适宜度SV相对较大,中部深泓水深适宜度SD和栖息地适宜指数SH相对较大;凹岸及凸岸的SD、SH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SH随SD呈线性递增变化趋势。4)多年平均流量下,弯道沿程各断面的SD沿河宽分布呈"两端小、中间大"的特征,SV、SH沿河宽分布总体重合,数值差异主要体现在两岸附近;SH>0. 8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河道两岸和凹岸边滩,该区域较适于鱼类产卵栖息。研究成果可为山区河道鱼类资源保护和生态航道工程建设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弯曲河道 四大家鱼 产卵栖息地 适宜度指标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鲟产卵栖息地与流量关系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英晓明 杨宇 +1 位作者 贾后磊 谢健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84-89,共6页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兴建后,中华鲟无法洄游到金沙江产卵栖息地,其繁殖受到较大影响。实地调查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建立了两个新的产卵繁殖地。为了研究适于中华鲟产卵繁殖的水深、流速、底质等条件,利用中华鲟繁殖期上下游水... 长江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兴建后,中华鲟无法洄游到金沙江产卵栖息地,其繁殖受到较大影响。实地调查发现,中华鲟在葛洲坝下游建立了两个新的产卵繁殖地。为了研究适于中华鲟产卵繁殖的水深、流速、底质等条件,利用中华鲟繁殖期上下游水文站的实测水文和河道地形资料建立了河道水力模拟模型,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中华鲟产卵地的水力条件,确定了产卵繁殖地水力条件与上游水利工程下泄流量之间的量化关系。中华鲟的产卵繁殖时间正好与三峡工程汛末蓄水时间一致,因此,研究成果为三峡水库蓄水和中华鲟的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鲟 产卵栖息地 产卵水流条件 数值模拟 三峡水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