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曙”原种的产卵性和人工孵化特性
1
作者 野尾邦雄 平田保夫 沈建华 《国外农学(蚕业)》 1989年第3期40-43,59,共5页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了解蚕丝试验场育成的新指定的蚕品种.在蚕种处理上必须注意的一些特性。凡新指定的蚕品种每次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本次试验调查了1987年3月指定的特殊用途蚕品种日505号·日506号×中505号·中506号(以... 本试验目的是为了了解蚕丝试验场育成的新指定的蚕品种.在蚕种处理上必须注意的一些特性。凡新指定的蚕品种每次都必须进行此项试验。本次试验调查了1987年3月指定的特殊用途蚕品种日505号·日506号×中505号·中506号(以下简称5·6×5·6,爱称“曙”)(农林水产省农蚕园艺局,1987)的4个原种和2个交杂原种的蚕种制造效率和人工孵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人工孵化 产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日02号及选1号·中02号在全龄人工饲料育条件下的产卵性
2
作者 泷泽宽三 沈建华 《国外农学(蚕业)》 1990年第3期22-24,34,共4页
①不同人工饲料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幼虫发育以饲料Ⅰ为好;茧层量和茧层率以饲料Ⅱ为好。②5龄期给食量多(饲料Ⅱ)、少(饲料Ⅰ)对日本种的正常蛾率有影响,对中国种大体上没有影响。1蛾平均产卵数,蚕试区比品研区多,其原因是由于产卵时间... ①不同人工饲料所表现出的特征是:幼虫发育以饲料Ⅰ为好;茧层量和茧层率以饲料Ⅱ为好。②5龄期给食量多(饲料Ⅱ)、少(饲料Ⅰ)对日本种的正常蛾率有影响,对中国种大体上没有影响。1蛾平均产卵数,蚕试区比品研区多,其原因是由于产卵时间的长短而造成。另外,除了品研区的日本种以外,饲料之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原种 人工饲料育 产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改变果蝇产卵偏嗜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刘威 张珂 +2 位作者 李恩惠 徐皓哲 张策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79,共7页
【目的】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分别作为微生物和宿主模型,研究微生物对宿主产卵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大肠杆菌对果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野生型果蝇在双选择食物装置分别检测果... 【目的】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分别作为微生物和宿主模型,研究微生物对宿主产卵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大肠杆菌对果蝇存活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首先利用野生型果蝇在双选择食物装置分别检测果蝇对大肠杆菌发酵食物的产卵偏嗜性和位置效应;利用大肠杆菌细胞和上清液解析诱导这种行为的原因;利用视觉、味觉和嗅觉突变体果蝇检测作用的感觉系统;通过蛹和成虫存活率检验果蝇对大肠杆菌发酵食物的产卵选择后果。【结果】黑腹果蝇产卵对大肠杆菌发酵的食物具有极显著趋避行为,产卵指数为-0.89。黑腹果蝇产卵对大肠杆菌代谢产物的产卵指数为-0.52,对大肠杆菌菌体的产卵指数为0.02。Orco2突变体果蝇产卵对大肠杆菌发酵的食物趋避行为严重受损,对应的产卵指数为-0.25。大肠杆菌在食物上生长,黑腹果蝇后代的存活率不足5%,而划破食物表面可以显著地降低大肠杆菌引起的黑腹果蝇死亡,将其存活率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大肠杆菌会改变黑腹果蝇产卵行为,使黑腹果蝇避开在其发酵食物上产卵;大肠杆菌代谢产物引起黑腹果蝇产卵的趋避性,果蝇主要通过嗅觉并联合其他感觉系统感知大肠杆菌代谢产物;黑腹果蝇对大肠杆菌产卵趋避行为可提高后代存活率,因为大肠杆菌形成一层菌膜,会引起果蝇缺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黑腹果蝇 产卵偏嗜 死亡率 趋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腹果蝇对高盐的产卵避性反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高露 李钊 +5 位作者 赫晓媛 甘颖 金虹云 闫琴 白芃 刘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1,共9页
【目的】研究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对高盐的产卵避性,并通过高盐下后代生存率和发育历期的变化来揭示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产卵双选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和雅库巴果蝇D. yakuba雌成虫分别对含有0. 25和1 mol/L ... 【目的】研究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对高盐的产卵避性,并通过高盐下后代生存率和发育历期的变化来揭示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产卵双选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和雅库巴果蝇D. yakuba雌成虫分别对含有0. 25和1 mol/L NaCl的培养基的产卵选择性;利用产卵装置,检测黑腹果蝇对1 mol/L NaCl的位置效应;通过强迫产卵实验检测钠盐胁迫下黑腹果蝇的产卵能力;通过毛细管摄食法和观察口器延伸,检测钠盐胁迫下黑腹果蝇的摄食行为。利用黑暗条件和突变体Orco2分别探究视觉和嗅觉对高盐的产卵选择性。通过外科手术法摘除黑腹果蝇前足部分味觉感受器,并使用咸味突变体Ionotropic Receptor 76b (IR76b),研究介导该行为的感觉系统。在含有不同浓度NaCl (0,0. 25,0. 50,0. 75和1 mol/L)的培养基上培养黑腹果蝇,探究NaCl对黑腹果蝇后代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结果】雌性黑腹果蝇产卵对高盐产生避性反应,对0. 25和1 mol/L NaCl的产卵偏嗜指数分别为-0. 45和-0. 59;雅库巴果蝇对高盐的反应与黑腹果蝇相同,对0. 25和1 mol/L NaCl的产卵偏嗜指数分别为-0. 78和-0. 99;并且两种果蝇均对0. 25和1 mol/L KCl和CaCl2产生产卵避性反应。黑腹果蝇避开含0. 25和1 mol/L NaCl培养基,位置指数分别为-0. 74和-0. 88。高盐不影响黑腹果蝇的生育能力,其对0,0. 25和1 mol/L NaCl的产卵指数分别为5. 59,6. 63和5. 41。黑腹果蝇对0. 25和1 mol/L NaCl摄食产生明显排斥反应,摄食指数分别为-0. 37和-0. 41,且随浓度增大食欲越低。同时在黑暗条件下,黑腹果蝇对0. 25和1 mol/L NaCl仍产生了显著的避性反应,产卵偏嗜指数分别为-0. 49和-0. 59,摘除前足的黑腹果蝇对0. 25 mol/L NaCl的产卵偏嗜指数为-0. 05,IR76b突变体对高盐的产卵避性反应消失,对0. 25和1 mol/L NaCl的产卵偏嗜指数分别为0. 46和0. 39。0. 25 mol/L NaCl明显延长了后代成蛹时间0. 40 d,后代幼虫存活率降低了16. 5%,而在1 mol/L NaCl上后代卵完全不能形成蛹和成虫。【结论】黑腹果蝇雌成虫通过咸味感觉器官感知高盐而产生产卵避性反应,以促进后代的生长发育和提高后代的幼虫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高盐 产卵 味觉系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腹果蝇对丙酸的产卵避性反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被引量:5
5
作者 王璐璐 陈利荣 +4 位作者 朱景新 王子光 赵梓涵 李曌芳 刘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30-1438,共9页
【目的】探究丙酸和丁酸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产卵偏嗜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双选择食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雌性成虫产卵的偏嗜性,利用失去酸感受受体和外科摘除触角的果蝇研究介导该行为的感觉系统... 【目的】探究丙酸和丁酸对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产卵偏嗜性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双选择食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雌性成虫产卵的偏嗜性,利用失去酸感受受体和外科摘除触角的果蝇研究介导该行为的感觉系统,通过发育历期与存活率评价果蝇产卵对丙酸产生避性反应的生物学意义。【结果】黑腹果蝇雌性成虫产卵对丙酸或丁酸产生避性反应,随浓度增大渐趋明显。IR64a与IR76b突变体对0.5%丙酸避性反应减弱,产卵指数分别为-0.07和-0.17。果蝇避开人粪便产卵,产卵指数达-0.7^-0.9,可能为其权衡对乙酸的偏嗜性和对丙酸避性反应的结果。IR64a与IR76b突变体对人粪便避性反应明显减弱,产卵指数分别为-0.49和-0.38。丙酸可显著延缓果蝇后代的发育历期和降低存活率,浓度越大效果越明显,2%浓度时导致果蝇死亡。【结论】果蝇嗅觉系统介导了雌性成虫产卵对丙酸的避性反应,这种行为使果蝇产卵避开丙酸,使后代免受丙酸毒害,从而促进果蝇幼虫的发育和提高后代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产卵反应 丙酸 人粪便 发育历期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调控黑腹果蝇产卵偏嗜性和适合度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思艺 夏静 +3 位作者 闫琴 芦韬 陈利荣 刘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7-207,共11页
【目的】研究果蝇对大蒜素的产卵选择,并解析果蝇产卵避性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产卵双向选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雌成虫对0.01%,0.015%和0.02%大蒜素的产卵选择性;利用产卵装置,检测黑腹果蝇对大蒜素... 【目的】研究果蝇对大蒜素的产卵选择,并解析果蝇产卵避性的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产卵双向选择装置,检测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雌成虫对0.01%,0.015%和0.02%大蒜素的产卵选择性;利用产卵装置,检测黑腹果蝇对大蒜素的位置效应;通过毛细管摄食法检测黑腹果蝇摄食行为;利用黑暗(暗盒)、摘除前足、摘除触角和嗅觉突变体等方式探究介导该行为的感觉系统;检测大蒜素对其后代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检测0.02%,0.05%和0.1%大蒜素对黑腹果蝇成虫寿命的影响以及0.1%大蒜素处理48 h后成虫的奔跑速度和攀爬速度。利用荧光染料检测0.02%大蒜素处理3 d后黑腹果蝇成虫肠道中活性氧水平。【结果】大蒜素引起成年雌性黑腹果蝇产卵避性,对0.01%,0.015%和0.02%大蒜素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53,-0.77和-0.88。黑腹果蝇成虫对大蒜素呈现明显的位置避性,对0.01%和0.015%大蒜素的位置指数分别为-0.09和-0.22。在黑暗和摘除前足条件下,黑腹果蝇雌成虫对大蒜素未产生显著的产卵避性反应,而摘除触角的黑腹果蝇雌成虫对大蒜素产卵避性显著地降低,对0.01%,0.015%和0.02%大蒜素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01,-0.04和-0.11。突变体TrpA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ankyrin 1)对大蒜素的产卵避性反应消失,对0.01%,0.015%和0.02%大蒜素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09,-0.06和0.13。黑腹果蝇雌成虫所产卵暴露于0.02%大蒜素后,后代的成蛹时间和羽化时间分别延长了1.85和1.88 d,蛹和成虫存活率分别降低了26.01%和31.28%。0.02%,0.05%和0.1%大蒜素均引起黑腹果蝇成虫寿命缩短,0.1%大蒜素处理48 h后黑腹果蝇成虫攀爬速度显著降低;0.02%大蒜素处理3 d增加了黑腹果蝇成虫肠道中的ROS水平。【结论】大蒜素引起成年黑腹果蝇产卵避性,主要通过嗅觉系统介导这种产卵避性反应,并引起成虫的中肠损伤,因此这种行为降低了后代的生长发育和成虫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腹果蝇 大蒜素 产卵 嗅觉系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E素调控斑翅果蝇产卵选择及适合度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一璇 李隆琦 +5 位作者 张晟 鲍悦月 刘安琪 庄晶晶 姜标 刘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383,共10页
【目的】研究大蒜E素(allicin E, ALE)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产卵行为的影响,为利用ALE生物防治斑翅果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产卵双向选择模型检测0.01%, 0.015%和0.02%ALE对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驱避作用。利用暗盒实验、... 【目的】研究大蒜E素(allicin E, ALE)对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产卵行为的影响,为利用ALE生物防治斑翅果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产卵双向选择模型检测0.01%, 0.015%和0.02%ALE对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驱避作用。利用暗盒实验、摘除前足、摘除触角等方式检测视觉、味觉和嗅觉感觉系统对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偏嗜行为的影响。利用Y生物迷宫试验检测0.015%ALE对斑翅果蝇雌成虫的产卵行为驱避作用。通过检测存活率和发育历期研究ALE对斑翅果蝇适合度的影响。利用荧光染色法检测ALE处理后斑翅果蝇成虫肠道中活性氧水平。【结果】ALE驱避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对0.01%, 0.015%和0.02%ALE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30,-0.44和-0.51。在黑暗和摘除前足条件下,斑翅果蝇雌成虫存在对ALE的显著的产卵避性反应,而摘除触角的斑翅果蝇对ALE的产卵避性显著降低,对0.01%, 0.015%和0.02%ALE的产卵指数分别降低为-0.10,-0.11和-0.12。斑翅果蝇雌成虫所产卵暴露于0.02%ALE后,后代蛹和成虫的存活率分别降低了69.23%和69.70%,后代成蛹和羽化时间分别延长5.88和4.75 d。ALE缩短斑翅果蝇成虫寿命,雌性和雄性在0.02%ALE处理下LT_(50)值分别由39 d降低为18和15 d。0.02%ALE处理72 h后斑翅果蝇成虫奔跑和攀爬速度显著降低。0.02%和0.05%ALE处理3 d后斑翅果蝇成虫肠道中的活性氧水平上升。【结论】ALE引起斑翅果蝇雌成虫产卵避性,主要通过嗅觉介导此种产卵避性;ALE延缓了斑翅果蝇后代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亲代成虫的运动活力和存活率,并引起肠道损伤,因此具有潜在的生物防治斑翅果蝇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翅果蝇 大蒜E素 产卵 嗅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品种对豆秆黑潜蝇产卵抗选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童继平 盖钧镒 《作物品种资源》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对着卵量差异显著的4个大豆品种采用人工接虫方法,研究其在不同播期条件下对豆秆黑潜蝇产卵抗选性的表现。结果表明:大豆品种对豆秆黑潜蝇产卵抗选性强弱次序,不因播种时期的不同而异,是品种的种质特性之一。
关键词 大豆 豆秆黑潜蝇 产卵抗选 品种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荷醇对果蝇产卵驱避作用及毒杀效果
9
作者 李迅 刘彤霄 +4 位作者 李隆琦 李一璇 姜雅琦 陈利荣 刘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4-975,共12页
【目的】研究薄荷醇对常见几种果蝇Drosophila产卵的驱避作用,并通过后代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成虫死亡率以评价薄荷醇毒杀作用。【方法】应用产卵双向选择装置,在0.05%,0.1%和0.2%薄荷醇作用下检测果蝇的产卵选择性;利用双染料食物偏好... 【目的】研究薄荷醇对常见几种果蝇Drosophila产卵的驱避作用,并通过后代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成虫死亡率以评价薄荷醇毒杀作用。【方法】应用产卵双向选择装置,在0.05%,0.1%和0.2%薄荷醇作用下检测果蝇的产卵选择性;利用双染料食物偏好实验检测薄荷醇对果蝇的摄食行为影响;利用产卵装置,检测薄荷醇对黑腹果蝇D.melanogaster的位置的影响;利用黑暗条件、摘除触角和前腿以及Orco 2突变体测定薄荷醇对黑腹果蝇产卵选择性的影响;并测定薄荷醇对黑腹果蝇后代存活率与发育历期的影响;测定薄荷醇对黑腹果蝇成虫寿命、奔跑速度和攀爬速度的影响;利用二氢乙锭(dihydroethidium,DHE)荧光染色技术,评估喂食1%薄荷醇3 d后黑腹果蝇成虫肠道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薄荷醇对果蝇雌成虫产卵有驱避性,在0.05%,0.1%和0.2%薄荷醇作用下黑腹果蝇雌成虫的产卵指数分别为-0.42,-0.58和-0.98;铃木氏果蝇D.suzukii、雅库巴果蝇D.yakuba和拟暗果蝇D.pseudoobscura雌成虫对薄荷醇的产卵避性反应与黑腹果蝇雌成虫相同。在摄食过程中,黑腹果蝇及铃木氏果蝇成虫均对薄荷醇培养基产生明显排斥反应。薄荷醇培养基对黑腹果蝇成虫有明显的位置驱避性,0.05%,0.1%和0.2%薄荷醇处理下位置指数分别为-0.32,-0.44和-0.84。各个浓度的薄荷醇对黑暗环境和摘除前足的黑腹果蝇雌成虫仍然表现出显著的产卵驱避性,但在摘除黑腹果蝇成虫触角的条件下,薄荷醇对它们的产卵驱避性显著降低,0.05%,0.1%和0.2%薄荷醇作用下产卵指数分别为-0.04,-0.06和-0.26,薄荷醇对Orco 2突变体仍旧有产卵驱避性。与对照组相比,1%薄荷醇处理组黑腹果蝇成蛹和成虫羽化时间明显延长,分别延长了0.74和0.73 d,存活率明显下降,分别下降了63.2%和91.3%。随着薄荷醇浓度的增加黑腹果蝇成虫存活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明显降低其奔跑和攀爬速度,即薄荷醇降低了亲代黑腹果蝇的适合度。1%薄荷醇处理3 d显著提升了黑腹果蝇成虫肠道内的ROS水平。【结论】薄荷醇通过嗅觉介导了果蝇的产卵避性反应,且薄荷醇降低了后代和亲代的适合度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薄荷醇 产卵 嗅觉系统 发育历期 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vironmental DNA assessment of fish diversity, distribution and niche characteristics in Zhutuo spawning ground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10
作者 LU Jia WANG Li +3 位作者 LI Ruijiao YANG Jin ZHANG Peng YANG Shengfa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454-467,共14页
[Objective]Implementation of the Ten-Year Fishing Ban policy may alter fish diversity and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spawning grounds within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Rare and Endemic Fish in t... [Objective]Implementation of the Ten-Year Fishing Ban policy may alter fish diversity and niche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species in spawning grounds within t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or Rare and Endemic Fish in the Upper Yangtze River.This study initiated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natural spawning habitats from February 2022 to assess these ecological changes.[Methods]Environmental DNA(eDNA)metabarcoding was employed to analyze fish species composition,biodiversity patterns,and niche parameters of dominant species.Water sampling followed the CEN/TS 19461 standard across five monitoring transects(ZT1-ZT5).[Results]The eDNA analysis detected 45 species of fish belonging to 38 genera,13 families,and 3 orders were detected through environmental DNA(eDNA)in this survey,including 10 species endemic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such as Procypris rabaudi and Myxocyprinus asiaticus.The fish community was mainly composed of bottom-dwelling,settling ovum-producing,omnivorous fish.The variation ranges of the Chao1 index,ACE index,Shannon index,and Simpson index are 736~996,719~965,1.58~3.23,and 0.83~0.99,respectively,indicating that fish species in spawning sites are abundant and community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is high.All indexes are highest at ZT1 monitoring points.Cluster analysis showed that,at a certain similarity level,fish community types in spawning sites could be basical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ZT1,ZT3,and ZT5 clustered together,and ZT2 and ZT4 clustered together,indicating similar fish community habitats.There are 9 dominant fish species in typical deep pool habitats in the reserve,with niche widths(Bi)ranging from 1.13 to 3.87.The dominant fish species are broad and medium niche fish,such as Cyprinus carpio and Hemiculter tchangi,with the niche overlap index(Oik)of some dominant fish species reaching more than 0.95.This indicates fierce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among the fish in this spawning ground.[Conclusion]The Zhutuo spawning ground demonstrates high species richness with homogeneous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intense resource competition.This study establishes an eDNA-based monitoring framework that enhances conventional survey method,providing critical baseline data for adaptive management under the fishing moratorium reg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NA metabarcoding fishes endemic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spawning ground fish diversity niche characteri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