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产出的贡献 被引量:19
1
作者 陈卫平 郑风田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61,共6页
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的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1979年为分界点,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的源泉经历了一场以投入增加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97年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下降... 1953—2003年中国主要粮食的TFP都实现了正向增长,但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以1979年为分界点,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的源泉经历了一场以投入增加为主向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为主的粮食生产力革命。1997年以来中国主要粮食产出增长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投入要素的下降。从政策角度看,一方面,中国未来要养活自己还主要依赖于粮食生产率的提高,这需要进行一些政策改革以挖掘生产率增长的潜力;另一方面,要提高种粮的收益,建立起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投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增长源泉 中国粮食 1953-2003年 中国 主要粮食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玉米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对产出的贡献 被引量:34
2
作者 陈卫平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0-42,共3页
运用Torngvist-The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 运用Torngvist-Theil指数法和增长账户法测算了1985-2003年期间我国TFP的变动及其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1985-2003年我国玉米TFP的年均增长率为2.23%,对产出增长的贡献为66.13%。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玉米TFP增长还呈现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粮食生产和流通制度的变革,技术创新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以及玉米市场价格变动可能是产生玉米TFP生产率波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出增长源泉 中国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