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规模集聚向价值集聚的演变及测算方法
1
作者 郑林昌 陈格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共15页
21世纪以来,以数字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空间上出现了生产高度集中的现象,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系统梳理产业集聚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相关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认识,设计产业价值集聚测度方法... 21世纪以来,以数字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空间上出现了生产高度集中的现象,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在系统梳理产业集聚研究的基础上,对产业集聚相关概念及特征进行重新认识,设计产业价值集聚测度方法和模型,研究发现:第一,依据产业集聚地产业活动内容、类型,可将产业集聚分为规模集聚、专业化集聚、虚拟集聚和价值集聚,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特征;第二,产业集聚经历了由“规模集聚”向“专业化集聚”再向“价值集聚”的演变,产业价值集聚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产业集聚形式;第三,从特定产业和特定空间视角下看,不同产业集聚有差异化的空间表现形式,可利用有针对性的产业集聚测度方法和模型进行衡量;第四,通过逐步验证产业空间集中度、产业空间集聚以及产业价值创造大小,并结合产业价值集聚特征的动态变化,可对产业价值集聚进行测度和判断。为积极应对产业价值集聚,从创新产业集聚管理模式、发展模式,制定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实施产业价值集聚统计核算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规模集聚 产业专业化集聚 产业价值集聚 产业价值集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河南省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爱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首先借助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以河南省2003-2011年GDP为参考序列,分别以3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比较序列,研究了二者的关联度,得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产业集聚... 首先借助区位熵和产业集聚指数对河南省产业集聚程度进行测度,然后通过灰色关联度理论,以河南省2003-2011年GDP为参考序列,分别以3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工业增加值为比较序列,研究了二者的关联度,得到它们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与GDP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同时从一个侧面得出发展河南产业集聚经济能促进区域竞争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位熵 产业集聚指数 灰色关联度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林业产业集聚发展水平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奉钦亮 覃凡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8656-18659,共4页
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提出了编制林业产业集群总体规划、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深化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加速广西林业产业集聚的... 从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角度,运用产业集中度和E(G)产业集聚指数法,计量分析了广西省林业产业集聚的发展态势。提出了编制林业产业集群总体规划、积极发展现代林业、深化第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等加速广西林业产业集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林业产业 产业集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新态势及成因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全勇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9,共7页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产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态势,其特点表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专业化产业的逐步发生集聚态势,而与之配套的辅助产业在空间上仍然表现分散化的态势。生产要素的地区差异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区域新技术投入、...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产业总体上呈现出集聚态势,其特点表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专业化产业的逐步发生集聚态势,而与之配套的辅助产业在空间上仍然表现分散化的态势。生产要素的地区差异不是长江三角洲区域产业集聚的原因,而区域新技术投入、新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出口、原有的产业优势、产业外部联系等等因素以及规模经济因素是长江三角洲产业集聚的真实原因。继续引导区域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的区域分工,促进区域以优势产品和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才是提高长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的合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角洲 产业集聚指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集群定量测度方法轨迹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东 汪朝阳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64-66,共3页
根据国内外产业集群定量测度理论的发展轨迹,依次对产业集中度、产业关联度、产业集聚指数进行了追溯。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区位基尼系数 产业关联度 产业集聚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度演进态势及其特征——基于1988—2009年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敏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2012年第5期37-44,共8页
文章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度ri系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系数和产业集中度系数CRi对长三角地区18个制造业在1988-2009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精确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当前制造业集聚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产业... 文章在Elli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集聚度ri系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利用调整后的系数和产业集中度系数CRi对长三角地区18个制造业在1988-2009年的产业聚集度进行精确测度。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当前制造业集聚度的整体水平较高,产业集聚现象明显,特别是一些依赖自然资源和便利交通区位优势以及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从时间上看,长三角制造业的平均集聚度在1988-2009年间一直呈上升趋势,且从增长速度上呈U型曲线。从空间上看,制造业聚集地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等6个城市,两极分化仍存在,但有弱化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集聚指数 演进态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实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量:8
7
作者 郑耀群 胡新 常芸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2年第5期71-75,共5页
欠发达地区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其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区域产业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测算出东部地区五省一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和陕西省的区位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确定出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 欠发达地区积极主动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已成为其加快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采用区域产业静态和动态集聚指数测算出东部地区五省一市具有转移趋势的产业和陕西省的区位优势产业,在此基础上确定出陕西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对接行业。结果表明,东部五省一市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外转移趋势明显,陕西省的优势产业主要是重工业及资源型工业。陕西省应利用自己的产业基础和优势,找准产业承接的行业对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区域集聚指数 陕西省 行业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行业共同集聚水平变动趋势与特征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俞路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2011年第2期62-66,共5页
制造业是产业集聚表现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不仅体现在各行业自身,还体现在各行业之间。本文利用Eill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中国38个二位数制造行业内部四位数行业间的共同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 制造业是产业集聚表现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产业集聚不仅体现在各行业自身,还体现在各行业之间。本文利用Eillson和Glaeser建立的产业共同集聚指数对中国38个二位数制造行业内部四位数行业间的共同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定。结果表明,产业共同集聚程度呈增长趋势。共同集聚水平较高的行业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前者的共同集聚水平较高是由于行业自身的特点,而后者共同集聚则是由于上下游产业的高度关联(技术外溢)所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共同集聚指数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