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基于本土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6
1
作者 张林 黄懿翀 陈云涛 《中国流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59,共15页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成为我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拓展产业边界,助...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成为我国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关键。而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融入传统产业,拓展产业边界,助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基于2012—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城市)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分析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质生产力可有效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本土技术创新在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中发挥中介作用,即数字新质生产力能够通过促进本土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三个子维度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均显著,且呈现数字劳动资料>数字劳动者>数字劳动对象的特征;在三大地区,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均显著,且呈现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特征。门槛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即随着数字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提升,其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呈现非线性递增特征。为更好地推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应着力深化数字技术应用,培育数字新质生产力;建立科技创新高地,促进本土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差异化施策,构建数字新质生产力区域协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本土技术创新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创新发展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2
作者 刘佳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23-127,共5页
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发展可有效驱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要素配置和产业集聚来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 文章基于2012—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究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数字创新发展可有效驱动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能够通过推动要素配置和产业集聚来赋能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各子维度来看,数字创新发展对中国式产业结构现代化、中国式产业管理现代化、中国式产业经济现代化、中国式产业协同现代化和中国式产业绿色现代化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中国式产业经济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最强;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创新发展对东部地区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创新发展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要素配置 产业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
3
作者 徐维祥 牟雅倩 +1 位作者 周建平 刘程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4-24,共11页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举措。利用2003—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现...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举措。利用2003—2022年中国内地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于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赋能效应在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地区、高对外贸易水平地区以及东部地区更强。机制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可以通过推动人力资本高级化和提升固定资产回报率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在时间上呈先下降后上升的阶段性差异,从长远分析,其正向作用远远大于创新初期的负面影响。以上结论对中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头雁”效应赋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产业链现代化 人力资本高级化 固定资产回报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基于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的中介视角
4
作者 邵建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65,共7页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 选取2010—2022年中国30个省份样本,运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揭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人工智能和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呈显著正相关性。中介机制检验发现,新质生产力和农村三产融合均属于人工智能作用于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有效机制。异质性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对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应存在地区异质性,即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高省份显著,在其他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省份不显著。基于此,提出多措并举营造人工智能发展新生态、双管齐下擘画中国式农业产业链发展新蓝图的政策建议,希冀为促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农村三产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理论逻辑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8
5
作者 杨洋 王福兴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9-98,共10页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与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可凭借科技创新优势为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先行梳理新质生产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概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支撑。新质生产力... 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驱动与创新动能,新质生产力可凭借科技创新优势为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动力支撑。先行梳理新质生产力、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概念,并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的理论支撑。新质生产力通过数据要素嵌入重塑生产关系、绿色技术融入打造生态网络、人口红利跃迁夯实人才基底、产业形态颠覆重构发展格局的作用机理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仍需注意,在“大国小农”国情技术困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传导、城乡要素流动制度障碍、农业产业边界融汇阻滞多重因素影响下,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面临科技创新的动力缺陷、“新介质”劳动资料的配置短板、“高素质”劳动者的结构失衡、“新料质”劳动对象的拓展受限等多重问题。对此,以“创新链”“智慧链”“人才链”“产业链”为切入点,提出种源科技创新与绿色技术推广并举、现代装备升级与基础设施完善协同、专项人才回流与新型主体培育并重、传统业态升级与未来农业布局同抓的建议,以期加速推动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数据要素 种业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助推中国体育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赋能效应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6
6
作者 鲁志琴 戴俊 何姿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70,共9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体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为助推中国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助推中国体育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赋能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 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体育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数字经济为助推中国体育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了新机遇。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助推中国体育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赋能效应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拓展供需匹配空间,提升协同治理效率及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助推体育产业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表现在创新激励效应、市场调节效应、业态融合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及规模经济效应5个方面。据此,提出了实现路径:加大数字基建建设力度,构建体育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完善数字平台架构体系,优化体育产业链服务功能;推动数字空间协同治理,营造多链融合创新生态;注重数字技术研发应用,丰富体育产业链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体育产业链 产业链现代化 作用机制 赋能效应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基于空间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检验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鑫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物流与产业链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物流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波动增长状态;从... 本文通过构建数字物流与产业链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选用固定效应模型、空间效应模型及门槛效应模型,实证探究数字物流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从整体来看,我国数字物流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在研究期内均呈现波动增长状态;从基准回归分析来看,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显著提升作用,且通过了相关稳健性检验;从空间溢出效应来看,数字物流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本省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还对邻接省域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起到显著助推作用;从门槛效应来看,数字物流发展对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关系。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物流 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溢出 门槛效应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陈俊龙 唐秋 韩祖丽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74,共12页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推动力。研究旨在系统探讨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现代化。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其次,采用熵值法测度2013—2022年中国30个...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推动力。研究旨在系统探讨数字经济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现代化。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系统梳理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其次,采用熵值法测度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这一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更为显著,其次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这与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创新投资规模等因素有关。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高端化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随后依次是产业链的韧性、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方面。此外,研究还发现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呈现单一门槛效应,营商环境和金融发展水平对数字经济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各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创新投入,改善营商环境和金融服务,以进一步释放数字经济潜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产业链现代化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虹 丁勇 +1 位作者 蔡婷 解振宇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97,共6页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各地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展开研究。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产业链...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对“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产业链现代化及其子系统水平进行测度,并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对各地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展开研究。同时,为进一步探讨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区域差异与动态演进,利用Kernel密度估计和σ收敛方法展开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增长率呈波动变化趋势;(2)各地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子系统得分存在差异;(3)中国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空间关联性,但空间关联性还需要加强;(4)中国各地区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相关性 分布动态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时空演进及区域差异研究
10
作者 刘斐 姜雪航 李顺国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2-130,共9页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论文以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时空动态演... 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是赋能农业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论文以我国31个省份的省级空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空间自相关与障碍因子诊断模型,揭示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时空动态演进特征与障碍因子。研究发现:(1)2012—2021年我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定上升并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生产现代化呈上升态势,绿色现代化相对稳定,自主现代化波动发展;(2)各省份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等级由低向高发展,水平较高区域由东部沿海向内陆逐步扩散;(3)科技现代化、生产现代化和自主现代化是限制农业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主要障碍因子。从把握地缘优势、加强基础设施投入、促进特色农业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现代化 水平测度 时空特征 差异分析 障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产业链现代化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11
作者 姬静 刘玮琼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8-74,共7页
选取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正向影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进而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 选取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为样本,检验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正向影响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进而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异质性检验发现,人工智能对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及大西南综合经济区更为显著。基于此,应完善人工智能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构建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体系,切实赋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产业链现代化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中部地区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测度及时空特征研究
12
作者 王菁 罗文琦 鲁宇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4,共10页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3年中部6省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探究中部地区... 加快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体现,对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新质生产力构建产业链现代化指标体系,测度2013—2023年中部6省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探究中部地区产业链现代化的区域差异以及时空特征。结果显示:中部地区的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整体呈上升态势,其区域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差异,差异程度有扩大的趋势;中部地区各城市的产业链现代化发展存在空间负相关性,区域内呈现出不均衡发展格局。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加强数字赋能、促进产业链创新发展,创新底层技术、夯实产业链底座基础,加快绿色转型、提升可持续发展水平,重视区域差距、强化协调融合发展,健全政策体系、提供产业强力支撑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链现代化 区域差异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变革驱动物流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影 赵亚萍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9,共4页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物流产业链现代化与数字化变革指数,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变革驱动物流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链现代... 本文基于2013-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测度物流产业链现代化与数字化变革指数,构建面板双固定效应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数字化变革驱动物流产业链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路径。结果表明:物流产业链现代化指数总体上呈自东向西的阶梯式递减趋势,东部地区的数字化变革指数整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但部分省份与中西部的差异不明显;数字化变革对物流产业链现代化存在驱动作用,对高现代化指数省份的促进效果更大;科技创新水平和产业结构升级在数字化变革驱动物流产业链现代化的机理中均存在中介传导效应,且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作用更明显;数字化变革对东部地区物流产业链现代化的驱动效果高于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在东部地区的中介作用高于中部、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在中部地区的中介作用高于东部、西部地区。最后,提出推进物流产业链数字化变革、强化物流产业链科技创新和推进物流产业结构升级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变革 物流产业链现代化 科技创新水平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生产要素与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14
作者 宋韩琪 付洋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23-128,共6页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 产业链对我国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至关重要,提升其现代化水平是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文章基于2013—2024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综合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空间计量模型和哈肯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并主要通过提升生产要素效率的机制路径来实现,具体涵盖技术革新、劳动优化和资本配置三种重要方式。在静态视角下,数字经济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还会对邻近地区产生积极的带动效应;在动态视角下则呈现独特的时空演化特征,即由短期的抑制作用逐步转变为长期的促进作用。此外,通过哈肯模型分析进一步证实,在数字经济的多元构成中,数字化治理发挥着主导作用,是推动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的核心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生产要素 制造业产业链现代化 空间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的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15
作者 方文龙 赖丹 +1 位作者 李彦蓉 易贤华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9-187,共9页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 基于四阶段DEA模型,测算了我国有色金属-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并结合Tobit模型检验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SFA模型调整,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矿产品>精炼产品>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应用的特征,纯技术效率是制约产业链各环节创新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空间上产业链创新效率呈现“西强东弱”的分布特征,产权上国企高于非国企;供应商集中度、企业规模、员工质量与创新效率正相关,市场竞争程度、资产负债率、股权集中度与创新效率负相关。为提升产业链创新效率,应从降低新能源企业创新风险、提高新能源企业收益、推动产业集聚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创新效率 有色金属 新能源 四阶段DEA 供应链 产业集群 测度模型 影响因素分析 上下游产业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强度目标、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链现代化
16
作者 陈战波 祝建波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73,共6页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研发强度目标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研发强度目标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目标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进一... 文章基于2007—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研发强度目标设定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研发强度目标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研发强度目标可以显著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进一步分析发现,研发强度目标的促进作用呈现异质性,表现为在沿海地区和低技术水平地区显著,而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水平地区不显著。中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研发强度目标会通过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来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包括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改善数字经济环境和优化数字基础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强度目标 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链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统计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雪英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90-94,共5页
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进路,是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采用2008—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模型测度了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及演变趋势,并进一步使用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 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现实进路,是高质量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采用2008—2022年我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综合指数模型测度了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及演变趋势,并进一步使用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检验了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的前期积累会促成示范效应,形成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农村基础设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农村土地流转程度、农村数字化程度均有助于提升中国农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链现代化 农村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潜力 农村产业链现代化发展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功能作用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8
18
作者 霍春辉 何地 庞铭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链主”企业是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牛鼻子”,对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独特价值。为此,研究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分析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提出... 产业链现代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链主”企业是引领产业链发展的“牛鼻子”,对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具有独特价值。为此,研究基于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分析我国产业链现代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一步提出履行国家使命是驱动“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的源动力,并基于“架构者”角色理论,深入阐述了“链主”企业的主要功能。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构建产业生态系统、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数智化绿色化转型、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加强高水平开放合作等方面入手,探讨“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链现代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主”企业 产业链现代化 使命驱动 “架构者”角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逻辑、机制与路径 被引量:71
19
作者 湛泳 李胜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3,共10页
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间协同、适应外部冲击、维护安全可控、融入全球高端价值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还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通过解析新质生产力与产... 产业链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间协同、适应外部冲击、维护安全可控、融入全球高端价值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它还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通过解析新质生产力与产业链现代化的概念,分析两者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出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高端链接效应、效率提升效应、创新控制效应和市场竞争效应。在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过程中,仍存在产业链整合能力较差、基础能力薄弱、自主控制能力不足、整体附加值不高等问题。未来应畅通产业链信息流通道,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构筑安全包容的产业新高地,提升产业数字化水平,为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提供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链现代化 新质生产力 数字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王健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11,共9页
作为传统生产力蝶变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重点产业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 作为传统生产力蝶变的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推进重点产业全链条数智化改造升级的核心动力,亦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本文以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多种计量模型,对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正向促进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数字化转型在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间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在南方地区、小规模产业地区中,新质生产力对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建设的正向推动作用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产业链现代化 数字化转型 创业活跃度 中国式现代化 异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