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ogistic模型的产业融合动态分析——以四川省第一、三产业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荣光 高宇星 杨劬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8-102,共5页
产业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笔者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产业融合动态均衡模型,采用2000年~2015年四川省相关数据运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了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影响产业融合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第一... 产业融合是目前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然趋势。笔者基于Logistic模型建立产业融合动态均衡模型,采用2000年~2015年四川省相关数据运用动态均衡模型,分析了第一、三产业之间的动态关系以及影响产业融合的各种因素。结果表明:四川省第一、第三产业之间存在较强的正向交互关系,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发展,但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的正向冲击作用更为显著,加快批发、零售业以及金融业的发展是推进产业融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产业融合动态均衡模型 动态关系 经济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链动态模型的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体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何海燕 单捷飞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0-64,共5页
当前我国两化融合迎来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立足产业视角,通过构建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三链动态模型,结合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深刻阐释并揭示了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内在、本质的三大规律,最后提出了两化深度融合的三大战... 当前我国两化融合迎来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的攻坚阶段。立足产业视角,通过构建我国两化深度融合的三链动态模型,结合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深刻阐释并揭示了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内在、本质的三大规律,最后提出了两化深度融合的三大战略举措,构成了我国两化深度融合发展战略体系。该体系动态演示了我国从"产业大国"向"产业强国"迈进的科学规律和生动蓝图,对推动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化融合 两化深度融合 三链动态模型 产业发展规律 战略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旅融合的经济增长空间效应研究——基于空间动态面板数据(SDPD)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磊 方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79,共13页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城旅融合作为现代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促的产物,有助于实现"产""城""人"之间和谐均衡,进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统... 随着中国进入经济社会转型期,城旅融合作为现代旅游业与新型城镇化协同共促的产物,有助于实现"产""城""人"之间和谐均衡,进而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2004—2015年30个省份的面板统计数据,采用空间动态面板杜宾模型对城旅融合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城旅融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影响机制检验显示,市场化进程对城旅融合影响经济增长具有双重正向调节效应,特别是市场化与城旅融合的空间关联互动能够增强城旅融合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是城旅融合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渠道,但此中间机制并不存在空间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旅融合 经济增长 市场化 产业结构优化 空间动态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测度模型及其实证检验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晓琴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131-133,共3页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产业层面的协调发展,产业协调是地区发展的核心。基于此,本文借鉴并拓展徐现祥和舒元(2004)所构建的动态协调均衡模型,试图从几何和代数矩阵两个角度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均衡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产业层面的协调发展,产业协调是地区发展的核心。基于此,本文借鉴并拓展徐现祥和舒元(2004)所构建的动态协调均衡模型,试图从几何和代数矩阵两个角度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均衡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重点以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省区为例进行区域产业动态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产业协调 动态均衡模型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的影响 被引量:35
5
作者 张肃 黄蕊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多元的供给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培育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依托文化产业融合带动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旅游产业融合 文化消费 动态面板模型 十九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1
6
作者 张云 张四灿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3-97,共15页
宏观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其整体波动是不同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蕴含了不同产业自身的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文章在考虑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熨平经济波动的... 宏观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其整体波动是不同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蕴含了不同产业自身的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文章在考虑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熨平经济波动的四种具体机制:粘性价格机制、部门需求转化机制、厂商价格策略互补机制和产业相对规模变动机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考虑产业结构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明显优于单部门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产业波动性大于总产出波动性的特征事实,文章模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降低宏观经济波动20%左右。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应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波动 产业结构 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方案优化及其在产业升级中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同斌 周县华 刘巧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58-2767,共10页
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多行业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通过各行业的边际减排成本相等这一总体减排任务的合理分解方式,能够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并激发"创新补偿效应",具有相对较高的增长效应与福利效应.分行业单独... 构建了包含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多行业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通过各行业的边际减排成本相等这一总体减排任务的合理分解方式,能够实现要素的优化配置并激发"创新补偿效应",具有相对较高的增长效应与福利效应.分行业单独制定碳减排约束时的边际减排成本较高,且无法产生行业间减排的联动效应,因而总体减排方案是有效的.碳强度减排方案优化后,其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效应也十分明显.测算结果表明,碳减排对工业结构"重型化"的控制效应明显,还将农业减排的压力转化为"富碳农业"发展的动力,导致经济中农业占比上升.服务业企业通过增大劳动和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替代产生高碳排放的能源要素,减缓碳减排政策对其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并实现了稳定增长.随着减排强度的加大,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强度 碳减排 产业结构 多行业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振兴生产效率经济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杰 姚愉芳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51,共7页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中国产业振兴中生产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主要结论:各产业的TFP的长期增长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都很高。振兴规划中的机电、电力、物流、化学、交通运输产业... 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以量化估算中国产业振兴中生产率变化的经济影响。主要结论:各产业的TFP的长期增长能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带来的增长效应都很高。振兴规划中的机电、电力、物流、化学、交通运输产业的TFP增长的乘数效应很大。技术进步对产业振兴规划中资本密集型产业的物质要素资本投入替代作用明显。走依靠技术进步的创新发展之路,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产业振兴规划,推进"两型社会"的建设和低炭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全要素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国产业保护非合作博弈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侯云先 林文 于英川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67-470,共4页
该文在产业保护的研究背景基础上 ,建立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两国与两国产业在谈判贸易保护政策中的均衡 .然后 ,分析了关税、补贴手段对产业内销量和出口量 ,以及对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文中假... 该文在产业保护的研究背景基础上 ,建立了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两国与两国产业在谈判贸易保护政策中的均衡 .然后 ,分析了关税、补贴手段对产业内销量和出口量 ,以及对市场价格和市场需求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文中假设条件下 ,产业的内销量与他国的关税无关 ,产业的出口量与本国的关税也无关 .只有当满足某一特殊条件时 ,本国关税才使本国市场需求扩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保护 非合作博弈分析 关税 子博弈精炼均衡 贸易保护 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 补贴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经济周期平稳化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川 满向昱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2-68,共17页
自2008年以来,经济周期平稳化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经济服务化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具体而言,本文在工业和服务业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中间产品使用的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引入使得模型... 自2008年以来,经济周期平稳化是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本文尝试从经济服务化和产业关联的视角对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具体而言,本文在工业和服务业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中间产品使用的产业关联,产业关联的引入使得模型产生了冲击放大机制,而放大机制的大小取决于两部门中间产品投入比例.研究表明,由于工业部门使用更大比例的中间产品,其冲击放大机制更大;而随着经济的服务化,工业部门增加值占比下降则降低了经济整体的冲击放大机制,从而产生了经济波动趋稳的现象.通过两部门中间产品比重的数值模拟,本文证实了冲击放大机制的存在;进而对1995-2007年和2008-2018年之间的模型参数进行校准,并对两个阶段的模型所产生的经济波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论显示,2008年之后服务业对工业的替代导致了更低的经济波动性和更高的宏观经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周期 产业关联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