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凤超
朱海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9,205,共14页
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演进的必然要求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必然性。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社会阶段的最新表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
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演进的必然要求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必然性。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社会阶段的最新表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历史逻辑来看,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相适应;从实践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分别在价值旨归、生态机制、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上契合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构优化、供给优质的高质量发展特征,大国强农、农强民富的最终发展目标的科学内涵。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需要打造共创共享的新农业产业融合价值链、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农人全面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产业融合价值链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凤超
朱海斌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9,205,共14页
文摘
新质生产力的涌现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演进的必然要求和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必然性。从理论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在数字社会阶段的最新表现形式,也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最新产物;从历史逻辑来看,生产力的不同发展水平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历程相适应;从实践逻辑来看,新质生产力分别在价值旨归、生态机制、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上契合了中国式农业现代化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结构优化、供给优质的高质量发展特征,大国强农、农强民富的最终发展目标的科学内涵。加快形成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需要打造共创共享的新农业产业融合价值链、构建互利共赢的新农村经济组织发展模式、建立与时俱进的新农人全面发展机制。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中国式农业现代化
产业融合价值链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
Keywords
New Quality Productivity
Chinese-style Agriculture Modernization
industrial integration value chain
分类号
F320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逻辑与路径
张凤超
朱海斌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