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范式技术形成与企业价值活动边界的变动 被引量:1
1
作者 何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45,共4页
产业范式技术是在市场需求与产业技术竞争的推动下形成的。产业范式技术的形成将对现有企业的价值活动带来影响,使企业的价值活动边界产生变动。企业价值活动边界的变动可分为横向价值活动边界变动和纵向价值活动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在... 产业范式技术是在市场需求与产业技术竞争的推动下形成的。产业范式技术的形成将对现有企业的价值活动带来影响,使企业的价值活动边界产生变动。企业价值活动边界的变动可分为横向价值活动边界变动和纵向价值活动边界。研究结果显示:在产业范式技术产生时期,企业的横向价值活动边界将扩展,纵向价值活动边界将缩小;在产业范式技术形成阶段,企业的纵向价值活动边界将扩展,横向价值活动边界将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范式 企业价值 企业边界 价值活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范式演进与实现机理 被引量:6
2
作者 涂文明 刘敦虎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3-78,共6页
在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产业范式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将遵循"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重塑—产业空间集聚"的技术产业范式。基于此,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 在分析产业集聚中技术产业范式的基础上,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将遵循"突破性技术创新—产业重塑—产业空间集聚"的技术产业范式。基于此,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演进机理,并提出了促进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产业范式 区域集聚 演进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发展范式创新、空间形态调整与城市功能变迁——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城市转型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黄南 李程骅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3,238,共7页
世界城市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与产业体系的演进、产业升级的步伐紧密相连,城市的周期性波动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及其整个产业体系演进所导致的。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城市的产业发展范式、空间... 世界城市发展的周期性变化与产业体系的演进、产业升级的步伐紧密相连,城市的周期性波动是主导产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及其整个产业体系演进所导致的。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起来的现代产业体系对城市的产业发展范式、空间形态以及功能变迁等具有极为深刻的影响。中国城市目前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阶段,应深入研究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对城市转型的影响,并从现代产业体系的视角出发认识中国城市转型的主要方向,构建符合中国城市功能的产业体系,加强互补性资产的培育和产业空间的包容性发展,深度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体系,从而推动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转型 产业发展范式 空间形态调整 城市功能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自适应创新管理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邓龙安 刘文军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1,共5页
根据产业技术范式转移下的一般创新理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实现产品稳定的市场需求、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和产业带动性创新的目的,就必须进行模块组合和构架组合的产品创新管理、模块网络的组织创新管理和综合开发的市场创新管理。
关键词 产业技术范式转移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演化发展经济学与新结构经济学——哪一种产业政策的理论范式更适合中国国情 被引量:67
5
作者 贾根良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35,共35页
国际学术界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演化经济学和后新古典经济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中表现为演化发展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两者的产业政策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赶超或比较优势;... 国际学术界有关产业政策的研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演化经济学和后新古典经济学,这两种不同的理论范式在发展经济学领域中表现为演化发展经济学和新结构经济学的不同。两者的产业政策基于完全不同的理论基础:技术赶超或比较优势;新结构经济学有关政府作用的理论仍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市场失败理论为基础的,而演化发展经济学则在批判市场失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论。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家看来,新结构经济学不适合于中等收入国家,特别是在运用于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国情时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即使是运用于低收入国家,也是有局限性的。事实证明,技术赶超而非比较优势战略更适合中国国情;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基础全面的价值链升级正是我国所有地方政府都面临的共同挑战,而《吉林报告》则忽视了这一关键问题。《吉林报告》的缺陷说明,聚焦于传统意义上产业部门之间区别的新结构经济学已不适应新国际分工对产业政策提出的新要求,演化发展经济学所关注的价值链特定环节、核心技术和组织能力已经成为产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因此,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经济学界的面前:是通过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还是在演化发展经济学基础之上,针对中国作为超大型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发展一种历史和国情特定的中国经济发展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范式 演化发展经济学 新结构经济学 演化经济学 后新古典经济学 历史 经验中国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媒产业的市场势力与规模经济——基于NEIO范式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龚彦方 《产经评论》 2012年第4期56-65,共10页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 新经验产业组织分析(NEIO)是研究产业竞争性行为与绩效关系的一种实证范式。本文以目前传媒上市公司相关数据作为取样对象,运用NEIO模型重点分析保持产品差异前提下的市场势力和规模经济。结果显示:中国的传媒业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市场势力;在考虑企业之间生产差异率时,传媒产业上市公司显著地规模不经济;在考虑多年改制而带来的技术进步时,企业呈现出比较显著的规模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验产业组织范式 中国传媒业 市场势力 规模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技术范式:概念、结构及演进机制辨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董铠军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59-66,共8页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 产业技术范式转变是一国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与核心,其内涵与范式、技术范式概念之间不存在包含关系。技术范式指称的对象是技术本身,而产业技术范式的指称对象则是技术与产业之间的作用关系。从历次产业革命演化视角出发,借助生物隐喻的方法,先后形成了以"深度-广度"模式为结构、以往复过程为实现机理的"单细胞膨胀观",以"硬核-保护带"为结构、以协同进化为实现机理的"精卵融合观",以及以"共时性-历时性"为结构、以忘却性学习为实现机理的"种群迭代观"。不同产业技术范式之间既有替代关系,又有包容关系;既有不可逆性,又有路径依赖特征;既有累积性和渐进性,又有阶跃性,因而上述3种主张难以对其全面兼顾。"长河"结构有效解决了这一矛盾,更具有诠释力,有助于理论发展,并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技术范式 技术范式 演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与实践——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为例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茤祥 刘杨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6-180,共5页
科技创新的范式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创新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与思考,系统地分析科技创新的基本逻辑,并尝试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独特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并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分析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 科技创新的范式对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对科技创新现象和过程的观察与思考,系统地分析科技创新的基本逻辑,并尝试性地提出科技创新独特的“专业—产业”耦合范式,并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为例,分析其“研究所—协同创新中心—知识产权基金”三元耦合协同创新机制和特色做法,对科技创新“专业—产业”耦合范式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范式 “专业—产业”耦合范式 协同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范式下电信有效竞争的产业组织理论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永强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竞争、垄断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行为特征,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是企业的行为特征,网络范式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同范式下产业组织的竞争效应不同。在网络范式中,... 竞争、垄断是工业经济条件下企业所具有的行为特征,企业的垄断与竞争是这一时期产业组织的基本范式。在新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是企业的行为特征,网络范式在这一时期占据了主导地位。不同范式下产业组织的竞争效应不同。在网络范式中,电信企业由单纯竞争关系演化为竞合关系,由同质竞争变为异质竞争,由单体企业的竞争变为价值链之间的竞争。网络范式对重塑我国的产业组织体系尤其是具有网络效应的企业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范式 网络范式 有效竞争 电信产业 产业组织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河模型的出版产业技术范式初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小莉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9-99,共11页
对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预判,是关乎出版企业存亡和产业发展转型的头等大事。然而,技术与出版产业的关系问题,至今尚未被充分触及。出版产业技术范式反映的是技术演化到出版产业层面的一种存在状态,是出版技术形成过程与... 对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进行科学分析和准确预判,是关乎出版企业存亡和产业发展转型的头等大事。然而,技术与出版产业的关系问题,至今尚未被充分触及。出版产业技术范式反映的是技术演化到出版产业层面的一种存在状态,是出版技术形成过程与出版产业进行组合、演化和共生的实现途径与生产方式的综合。在界定“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这一概念的指称对象为“技术与出版产业的作用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长河模型”的宏观生态视角,解释出版产业技术范式的结构模式和演进特征。这有助于将技术与出版产业这一对关联要素进行系统分析和规律挖掘,为观察出版产业的技术轨迹及其演化特征,抓住和预判当前出版产业技术范式转换的机遇期,以及寻找有效的技术范式预警机制提供新的理论分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产业技术范式 概念指称 结构模式 演进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产业研究现状、特点和趋势——《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闫烁 祁述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1-72,共12页
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看,2018—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行业细化、来源期刊集中、作者单位相对稳定等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及新业态研究、区域... 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8—2021)选载论文看,2018—2021年,我国文化产业学术研究呈现出研究主题多元、研究行业细化、来源期刊集中、作者单位相对稳定等特点。从研究内容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及新业态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及空间布局研究、文化产业政策与管理研究、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研究、文化产业研究理念与范式等构成了近四年文化产业研究的主要内容。各类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的使用,使文化产业研究内容更加广泛、研究视角更为多样。总的来看,文化产业研究与实践的联系愈发紧密,研究内容趋于精细化,跨学科研究更为频繁。未来文化产业研究应着眼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拓宽视野,实现文化产业研究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区域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政策 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文化产业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革命周期下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机制和路径 被引量:13
12
作者 钞小静 王灿 王宸威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97,共11页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革命下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和跃升的最新体现。在新一轮数字革命的关键时点探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机制和路径,要顺应数字革命迭代演变的规律,构建“技术—产业—生态”的新分析范式。数字革命会经历技术导入、融入渗透以及...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革命下生产力现代化转型和跃升的最新体现。在新一轮数字革命的关键时点探讨新质生产力培育的机制和路径,要顺应数字革命迭代演变的规律,构建“技术—产业—生态”的新分析范式。数字革命会经历技术导入、融入渗透以及生态构建三个时期,首先以颠覆式数字创新形成技术创新簇群,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注入新动能;其次以新兴数字产业和传统产业深度互动,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支撑;最后以算网协同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生态平台。在数字革命不同时期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一是要完善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二是要转变产业政策导向,实现从“选择性”向“功能性”转型;三是要加快国家治理体系的数字化变革,形成多元协同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数字革命 技术生命周期 “技术—产业—生态”分析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耦合互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13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33-233,共1页
方建中撰文《产业转型升级的范式转换:从分立替代到耦合互动》指出,在基于传统工业化的产业经济中,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分立替代范式,这种范式不但使传统产业因不能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而造成创新... 方建中撰文《产业转型升级的范式转换:从分立替代到耦合互动》指出,在基于传统工业化的产业经济中,产业转型升级采取的是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分立替代范式,这种范式不但使传统产业因不能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而造成创新能力薄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评 书介绍 方建中 产业转型升级的范式转换 从分立替代到耦合互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