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1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响应关系
2
作者 何继宏 赵世斗 赵云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总体处于DEA无效率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极差为0.572,省(区)之间差异明显;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脉冲响应关系,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江西、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4个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趋于增强,其他省(区)的影响减小乃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转型 DEA模型 VAR模型 资源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收入分布变迁、需求引致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
3
作者 夏海利 孙巍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21,156,共19页
产业结构转型文献通常采用外生性部门技术进步的研究框架,并假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依次递减,这不仅割裂了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机制和供给机制,也与中国现实不符。为此,本文将居民收入分布、非位似CES偏好和部门技术... 产业结构转型文献通常采用外生性部门技术进步的研究框架,并假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依次递减,这不仅割裂了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机制和供给机制,也与中国现实不符。为此,本文将居民收入分布、非位似CES偏好和部门技术回报引入多部门增长模型,基于需求引致创新理论实现了部门技术进步内生化,融合了“卡尔多事实”与“库兹涅茨事实”,贯通了驱动产业结构转型的需求机制与供给机制,并将部门间技术进步差异归结为需求引致创新与技术专业回报的相对权衡。此外,数值模拟表明:本文的理论模型可以合理解释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创新资源配置和部门技术进步等诸多特征事实;收入分布通过需求机制和供给机制作用于产业结构转型,实现更加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加快产业结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分布 产业结构转型 内生技术进步 需求引致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全球60个国家2007—2019年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5
作者 文春晖 郭骞谦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50,共19页
农业全球价值链(AGVC)作为全球国际分工的载体对各国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9年全球6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 农业全球价值链(AGVC)作为全球国际分工的载体对各国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9年全球6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①AGVC嵌入通过产业融合中的农业工业化和农业服务业化两条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GVC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农业工业化与农业服务业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更快;②AGVC上游嵌入对结构高级化和结构合理化均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AGVC下游嵌入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影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不显著;③AGVC嵌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AGVC嵌入仅通过农业服务业化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未来,基于我国新发展格局和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判断,需要坚定不移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形成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坚持农业工业化和农业服务业化双轮驱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全球价值链 产业融合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需求端视角 被引量:32
6
作者 刘国武 李君华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16,共13页
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市场需求效应、城镇化效应等需求端的作用。以中国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 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构建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框架,分析市场需求效应、城镇化效应等需求端的作用。以中国2013—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数,探究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并检验需求端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间、产业内的结构转型升级,选取1987年各省份邮政营业网点数的历史数据作为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基本结论不变;(2)数字经济发展在需求端主要通过人均收入效应、市场化程度效应和城镇化效应三种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3)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行业间和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异质性。因此,应充分发挥区域之间的比较优势,继续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和通信技术的投资力度,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 人均收入 市场化程度 城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资源禀赋与产业结构转型 被引量:11
7
作者 裴耀琳 郭淑芬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6-91,共6页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 文章以中国105个资源型城市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城市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初级化,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效应越大,对处于不同成长周期的资源型城市,仅成熟型和再生型资源型城市数字经济能同时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研究期内,数字经济影响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变革两条作用路径尚不成立,但在纳入资源禀赋这一条件变量后发现,较低的资源禀赋水平能强化数字经济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的推动作用,还能使技术创新和制度变革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形成双轮驱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资源禀赋 产业结构转型 资源型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发展赋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机制与实证检验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莹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2004—2019年243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据要素发展对... 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本文利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这一准自然实验,使用2004—2019年243个地级市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数据要素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据要素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通过驱动创新和促进社会分工深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数据要素的产业结构优化效应在城市行政等级较高、人力资本水平较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更为显著,数据要素发展不存在“马太效应”,有助于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区域差距。因此,应积极推动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扩容,健全数据要素发展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支撑,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 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流通创新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策略 被引量:8
9
作者 杨再强 张鹏洲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本文在深入总结流通创新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和策略,并从基建、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流通创新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本文在深入总结流通创新的概念、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流通创新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现状和策略,并从基建、服务、信息共享和人才四个维度提出了流通创新保障农村产业结构转型的相关策略,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流通创新 农村产业结构转型 保障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需求与产业结构转型:基于中国家庭消费数据的微观经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瞿锴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7,155,共15页
本文基于多部门增长模型和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计消费者的偏好特征并分析消费需求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每增加1%,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需求量各增加约0.51%、1.11%和1.31%。相... 本文基于多部门增长模型和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估计消费者的偏好特征并分析消费需求影响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逻辑。研究表明,样本期内中国消费者的收入每增加1%,农产品、工业产品和服务业产品的需求量各增加约0.51%、1.11%和1.31%。相比于服务业产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低偏好更为明显,这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有重要影响。反事实实验表明,1978—2018年需求侧因素(家庭消费)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贡献比例大约为80%。最后,基于理论模型,本文探讨了消费需求对中国数字产业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 消费需求 收入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财政压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11
作者 王紫茵 林晶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本文基于2011年—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探讨异质性和调节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经过数字金融分维度、样本分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点位验... 本文基于2011年—2019年31个省(区、市)数据,分析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探讨异质性和调节机制。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经过数字金融分维度、样本分区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分点位验证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异质性方面,数字金融综合指数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影响效果显著。分维度指数中,覆盖广度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影响效果显著,使用深度对东部和西部地区影响效果显著,数字化程度对东部影响效果显著。低分位点处,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不显著,高分位点处,数字金融的影响显著为正。财政压力起到了负向调节作用且存在双重门槛,财政压力逐步加大的背景下,数字金融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将减小。基于此,建议进一步支持数字金融的发展,同时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从而促进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财政压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中国275个城市的异质性检验 被引量:226
12
作者 李治国 车帅 王杰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7-40,共14页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维度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行分解,以区域创新创业指数表征城市创新...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的新动能和新引擎,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驱动作用。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从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度化以及产业结构合理化三个维度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进行分解,以区域创新创业指数表征城市创新创业水平,采用2011—2018年我国城市面板数据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经济能显著提升产业转型速度、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且基于互联网发展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分析结果趋同。(2)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效应具有边际报酬递增的后发性优势,且东中西部区域异质性特征明显,其中中部地区是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心。(3)从城市规模看,中等城市和大城市是数字经济驱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从城市等级来看,二三线城市是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在。(4)中介效应分析显示,创新创业水平是数字经济产业转型升级效应的重要传导路径,数字经济通过激发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可加快产业转型速度、促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以上结论对探索中国城市数字经济可持续发展、助推其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区域创新 创新创业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思考、科学诠释与有效应对美国“再工业化”——《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书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沈坤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2,共1页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该战略必然会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美国“再工业化”与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科学诠释 有效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否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基于效率型技术进步视角 被引量:103
14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1 位作者 李琳 廖赛男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共15页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动能。本文通过构建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从效率型技术进步视角,阐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 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数字经济正成为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动能。本文通过构建多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从效率型技术进步视角,阐述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具体影响,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09—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但存在显著的“数字鸿沟”与区域不平衡特征;数字经济发展显著推动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东部和中部地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且东部地区的推动作用远远大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不显著;相较于2013年之前,2013年之后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更快,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影响显著为正,且推动作用明显增强。传导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间技术进步差异有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以上结论为中国加快推进数字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分权、地方政府行为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被引量:69
15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蒋炳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86-103,共18页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 基于2007—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双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及其影响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发现: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视角来看,财政分权会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发展而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发展;从传导机制来看,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通过影响地方政府的投资偏好、市场保护、科技投入、环境保护等行为进而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从PSTR门槛效应来看,地方政府的多种行为会制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升级效果,呈现非线性关系。优化财政体制、规范地方政府行为对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地方政府行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金融支持政策——基于美国和德国的经验借鉴 被引量:25
16
作者 赵婉妤 王立国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41,共7页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发达国家重新思考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美国出台"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提出"工业4.0"计划。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本应撬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金融体系内部却存在诸多结构性问题。因此,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国面临的金融困境的基础上,总结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和以德国为代表的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实践经验,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平稳迈向中高端水平,应对"再工业化"和"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国际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金融支持 “再工业化” “工业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互动机制及优化路径——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被引量:15
17
作者 尚勇敏 曾刚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49,共6页
尝试理清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内涵,提出其转型效率的函数表达,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对上海市宝山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宝山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度逐渐增加,工业和第三... 尝试理清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内涵,提出其转型效率的函数表达,分析二者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对上海市宝山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宝山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变化度逐渐增加,工业和第三产业动态度分别由1996年的2.48%和5.36%上升至2012年的4.75%和5.51%,用地结构动态度由11.16%上升至13.53%;(2)宝山区三次产业结构总体趋于优化,但产业内部并未优化,仍以重化工业和传统服务业为主导;(3)宝山区用地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协调并处于加剧的状态。老工业区产业结构与用地结构存在较强的互动关系,改进的动态变化度及偏离系数方法为老工业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问题提供了一种研究思路。提出宝山区产业结构转型与用地结构转型的优化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济 产业结构转型 用地结构转型 老工业区 宝山区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发展对区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中介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鹏 郭彦晗 李彦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5-144,共10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逐渐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维度来研究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明显...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不断融合,逐渐成为驱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本文利用中介效应模型,从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维度来研究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能够明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此过程中,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有效的中介渠道,发挥了显著的中介传导作用。区域异质性检验表明,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而仅对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有显著影响。相对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不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中介效应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否推动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被引量:27
19
作者 陈凡 周民良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4-110,共7页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 中国为了实现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增长,自2010年开始在中西部省区设立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示范区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级化。相较于西部示范区,中部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抑制作用更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作用更小;相较于无禀赋优势示范区,有禀赋优势示范区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抑制作用更小,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促进更大。为了更好地发挥示范区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带动作用,当地政府应加大力度培育示范区创新能力,大力发挥人力资源的关键作用,通过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给予更多的资源和禀赋支持,带动示范区产业结构更加良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诅咒”与富资源地区产业结构转型问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任歌 李治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5-21,共7页
本文根据"荷兰病"经典的三部门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了富资源地区劳动力从制造业流向采掘业,导致制造业趋于萎缩,从而加剧对采掘业依赖的结论,并利用"资源诅咒"的现实表现验证了模型结论,认为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 本文根据"荷兰病"经典的三部门模型,通过数理推导得出了富资源地区劳动力从制造业流向采掘业,导致制造业趋于萎缩,从而加剧对采掘业依赖的结论,并利用"资源诅咒"的现实表现验证了模型结论,认为资源禀赋主要是通过内生的人才、资本流动和外生的制度安排制约了当地的产业转型。最后,本文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矿权制度创新和积极的财税政策等举措,减轻"资源诅咒"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资源地区 “资源诅咒” “荷兰病” 产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