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1
作者 周燕 王传雨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48-152,共5页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并在制造业这一层面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 本文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转变效应: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转变、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制造业内部结构转变,并在制造业这一层面进一步从外商直接投资的不同性质和不同来源分析对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转变效应的影响,以便为更好地利用外资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产业结构转变 实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产业结构转变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彤 丁萍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90-93,共4页
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了不同产业类型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转变的生态效应模型,定量评价了1970~2006年江苏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970-2006年江苏产业结构经历了2次转变,产业结构效益... 以江苏省为例,在分析了不同产业类型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结构转变的生态效应模型,定量评价了1970~2006年江苏产业结构转变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1970-2006年江苏产业结构经历了2次转变,产业结构效益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转变与其对生态环境影响效应变化趋势一致,但产业的生态环境影响滞后;产业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呈波动下行趋势,存在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调整压力。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生态环境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产业结构转变的因素分析与模型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许春燕 杜娟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3-83,104,共2页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与背景下,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在迅速升级,并由此引发了全球性的产业结构升级与传递浪潮.定性分析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进而进行产业结构转变干预模型的设计,对于我国和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影响因素 产业升级 产业政策 西部大开发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港产业结构转变与收入分配问题解读 被引量:2
4
作者 关红玲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0-96,共7页
香港回归后,在祖国内地的支持下,成功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挑战与非典的爆发;2003年在中央支持下自由行与CEPA的签订,也帮助香港经济重返增长之路,就业水平持续提高。享受着经济繁荣的香港人,为什么仍满腹怨气呢?为何向来被视为经济动物、... 香港回归后,在祖国内地的支持下,成功应对亚洲金融风暴挑战与非典的爆发;2003年在中央支持下自由行与CEPA的签订,也帮助香港经济重返增长之路,就业水平持续提高。享受着经济繁荣的香港人,为什么仍满腹怨气呢?为何向来被视为经济动物、崇尚实用主义、低调、本分、谦和的香港人变得如此激进与焦虑不安?本人试从产业结构、社会结构转变下香港收入分配不均现状的分析,来透视香港人失落与焦虑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 产业结构转变 收入分配不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结构转变面临的基本问题及主要对策
5
作者 王朗玲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67-73,共7页
一、劳动力转移和吸收的不同机制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按照产业结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社会朝着更为经济的方向进步的结果是: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 一、劳动力转移和吸收的不同机制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按照产业结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社会朝着更为经济的方向进步的结果是:在农业中就业的人数相对于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趋于下降。接着,制造业相对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也趋于下降”。①这一论断已被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所证实。我国劳动力分布的变化也符合这一历史趋势。在1952年至1985年中,我国第一产业使用的劳动力由占总劳动力的88.11%下降到75.99%,第二产业由6%上升到13.23%,第三产业从5.89%上升到10.78%。②近几年来,其变化趋势更为明显。然而,由于我国劳动力转移和吸收是在双重机制和不同导向的作用下进行的,致使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质量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不快。首先,在收入和就业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劳动力转移使各产业低效和无效劳动力无法在短期内析出,也使大量非自愿就业者存在于各产业之中,影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理论 劳动力分布 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生产率 产业结构转变 无效劳动力 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优化 相适应 技术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的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姚三军 匡耀求 黄宁生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146-150,共5页
以1992~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广东省、江苏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通过与江苏省的对比,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效益优劣,并进一步分析了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 以1992~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广东省、江苏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通过与江苏省的对比,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效益优劣,并进一步分析了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产业结构效益。结果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变度年际变化较大、连续性差;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受到阻碍,产业结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较高,但相对优势减弱;在4个区域中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效益最高,其次是东翼和山区,西翼产业结构效益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产业结构效益 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
7
作者 陈浩 《西北人口》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7-9,共3页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陈浩(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430064)一、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经过多年变动,到199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分别为56.4%、22.4%... 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陈浩(中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430064)一、中国人口产业结构发展的趋势中国人口产业结构经过多年变动,到1993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人口比重分别为56.4%、22.4%、21.2%,从发展水平上看,只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人口产业结构 中国第三产业 发展趋势分析 人口比重 中国人口 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变化 农业劳动力转移 第三产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立矿区新型产业结构的尝试——鸡西矿务局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查
8
作者 陈志奎 李秀赞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96-98,17,共4页
鸡西矿务局是一个开采70多年的老矿区,是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1990年共生产原煤1716万吨,产量居全国统配煤矿第4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鸡西矿务局结合行业和本局实际,坚持以深化企业改革承包为链条,以稳定发展煤炭生产为主业,以... 鸡西矿务局是一个开采70多年的老矿区,是全国特大型企业之一。1990年共生产原煤1716万吨,产量居全国统配煤矿第4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鸡西矿务局结合行业和本局实际,坚持以深化企业改革承包为链条,以稳定发展煤炭生产为主业,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发展以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为丰要内容的多种经营事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企业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效应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打破传统经营格局,确立多元发展战略思想长期以来,煤炭企业一直是单一产品,单一结构和单一效益,始终靠出煤、卖煤过日子,致使煤矿生产的路子越走越窄。主要表现在:(1)单一的产业结构,使亏损的包袱越背越重。1975年以来,矿务局尽管连续14年以年递增40万吨的幅度超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鸡西矿务局 多种经营 调整产业结构 经营事业 老矿区 煤炭生产 提高经济效益 煤矿生产 产业结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产业结构优化与浦东开发 被引量:1
9
作者 李薇辉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2年第3期11-14,共4页
在探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时,这里首先要对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与上海产业结构现状作一分析,以便进一步研究上海产业结构转变的必然性、浦江两岸产业结构的优化条件及如何优化的问题。一、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与上海产业结构现状产业,... 在探讨上海产业结构优化问题时,这里首先要对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与上海产业结构现状作一分析,以便进一步研究上海产业结构转变的必然性、浦江两岸产业结构的优化条件及如何优化的问题。一、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与上海产业结构现状产业,既是指工业,也是指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大至部门、小至行业,从生产到流通、服务的各行各业的总称。产业并非是一个确定的概念,由于人们研究产业问题的角度不同、目的不同,从而形成多层次的产业概念和多种产业分类法。产业结构是生产要素在各行业部门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也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种生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产业 上海工业 产业结构调整 国民经济 多种产业 产业问题 产业结构转变 生产要素 产业概念 优化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比较优势下的产业选择视角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小强 《南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5-28,共14页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的产业结构转变,使得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同时,也推动了平均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而在全球经济新趋势背景下,认为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一定带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的观点,则潜在着重大缺陷。忽视产业间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历的产业结构转变,使得收入分配趋于两极分化同时,也推动了平均工资收入的持续增长。而在全球经济新趋势背景下,认为制造业向服务业转变一定带来平均工资收入增长的观点,则潜在着重大缺陷。忽视产业间人力资本比较优势提出的产业结构转变战略,有可能不仅难以保证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平均工资持续增长,甚至将会导致这些国家或地区内部收入分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从而陷入"产业结构转变陷阱"。以分位数回归和反事实分解为方法,基于CHIP(2007)数据开展的研究显示:随着服务业在国内各地区产业结构中比重的增加,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倾向有加剧之势;同时,鉴于产业间人力资本比较优势在不同地区明显分化,各地区将面临着旨在推动平均工资持续增长的不同战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收入分配 人力资本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口结构转变国际比较与中国趋势分析——从一个视角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强 《国际贸易》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3-26,共4页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 20世纪80年代至今,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非发达经济体发展业绩分化,仅有为数不多者成功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本文选择那些产业结构遵循正常工业化模式的经济体作为比较对象,主要分析不同经济体货物出口产业结构转变趋势中表现出的差异,从中总结规律,并对照中国情况,研判中国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前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变 中等收入 货物出口 中国 国际比较 研判 20世纪80年代 发达经济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比较优势的区域结构转移
12
作者 井百祥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4-17,共4页
论比较优势的区域结构转移井百祥因此,在市场化启动阶段,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具有双重性,一是农业内部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二是产业间转移的转型,把过去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型。而要提高农村劳动资源再配... 论比较优势的区域结构转移井百祥因此,在市场化启动阶段,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具有双重性,一是农业内部劳动力资源的再配置;二是产业间转移的转型,把过去的“一、二、三”型,转变为“一、三、二”型。而要提高农村劳动资源再配置的质量,就必须强化教育和培训,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转移 劳动密集型制造业 产业结构转变 国际贸易 产品出口 改革开放 国民经济 产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日本中学的转变
13
作者 商继宗 《外国中小学教育》 1984年第1期5-6,共2页
日本中学的转变与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是从以农业为先导“重整产业”,向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中心的方面转变;是通过技术革新,实行“高速增长”的政策,从经济恢复向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在此... 日本中学的转变与日本的产业结构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战后日本的产业结构是从以农业为先导“重整产业”,向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中心的方面转变;是通过技术革新,实行“高速增长”的政策,从经济恢复向资本主义现代化方向转变的。在此基础上,1970年后又向“节省能源和资源,充实社会资本,加强防止公害”的“知识集约集型”、“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结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现代化 产业结构发展 产业结构转变 经济恢复 战后日本经济 劳动态度 职业课 教育训练 恢复时期 就业人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的经济发展及其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梅 《南洋问题研究》 1993年第4期52-57,共6页
印尼作为东盟成员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增长迅速。在一个拥有1.79亿人口的农业大国里,纺织品、大米和日用工业品已由独立前的依靠进口变为基本自给并开始出口的国家,国民经济产... 印尼作为东盟成员之一,经过4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后期以来经济增长迅速。在一个拥有1.79亿人口的农业大国里,纺织品、大米和日用工业品已由独立前的依靠进口变为基本自给并开始出口的国家,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已由独立前以农业尤其是种植园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转变为工矿业、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转变 日用工业品 商业服务业 经济增长 出口商品 工矿业 农业开发 东盟国家 八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中小企业注重对接班人的选拔与培养
15
作者 李玉潭 《经济与管理研究》 1986年第4期62-64,共3页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各中小企业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普遍重视对接班人的选拔与培养。他们认为,选拔和培养后起之秀为延续力量,在实践中精心栽培并放手使用,这是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的...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各中小企业为了适应产业结构转变、科学技术进步和信息化社会迅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普遍重视对接班人的选拔与培养。他们认为,选拔和培养后起之秀为延续力量,在实践中精心栽培并放手使用,这是谋求企业进一步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技术进步 接班人 日本 产业结构转变 信息化社会 中小企业经营者 迅速发展 战略任务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