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8篇文章
< 1 2 1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
1
作者 许秀川 王浩力 +1 位作者 黄庆华 蒋涵月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27,共17页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 推动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多空间收敛交叉映射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非线性因果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存在难以脱钩的相互影响关系:推动三大产业占比在数量上的转化能够提升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提升也可以推动产业占比在数量上进一步转化;提升各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能够提升水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作用能够迫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对于水资源承载力具有较强的驱动作用,水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机制迫使中下游地区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根据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一是强化源头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二是集中规划和建设化工产业园区,保护长江经济带优质耕地;三是挖掘“地水关系”,建设好黄金水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双向因果 收敛交叉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税降费引致了地方财政压力吗——基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明慧 康芸芸 《经济与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9,共13页
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我国22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 减税降费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2011-2021年我国229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减税降费与地方财政压力之间存在U型关系;机制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会影响两者之间的平衡点,且正向调节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减轻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负向调节中部地区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加剧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正向调节东部地区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加剧效应,且正向调节中部地区减税降费对地方财政压力的减缓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税降费 地方财政压力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路网密度、研发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3
作者 吴永立 吴昱昊 张姣姣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6-101,共6页
研究目的: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交通路网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加快要素流动、增进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重点关注以铁路和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 研究目的: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交通路网通过提升运输效率、加快要素流动、增进地区经济联系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文重点关注以铁路和公路为代表的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研究结论:(1)交通路网所产生的时空压缩、经济集聚与知识溢出效应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与合理化方向发展;(2)增大交通路网密度与研发创新投入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3)交通路网密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受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及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部地区的交通路网建设有利于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但却抑制了合理化升级;(4)本研究结论可为进一步增加交通路网密度及研发创新投入,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和合理化方向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路网密度 研发创新投入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娟 张翔 韦明君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1,共14页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新基建投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受区域制度环境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门槛值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新基建投资的三个子维度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不同,融合基建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效应;新基建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新基建投资政策,培育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投资 出口技术复杂度 产业结构升级 制造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5
作者 王从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4-36,共3页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理论前沿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转...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理论前沿出发,探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逻辑、现状与挑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研究发现,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目前仍面临资源环境约束、科技创新不足、产业链条不完整等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农业产业结构 转型升级 乡村振兴 农业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数字化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影响——基于区域市场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牛娜 魏占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0-114,共5页
本文以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流通数字化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流通数字化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 本文以我国省域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指标体系测算流通数字化发展水平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实证检验流通数字化发展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一是流通数字化对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通过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二是从作用机制来看,流通数字化发展不仅直接影响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还通过促进区域市场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带动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提升。三是从地区异质性来看,流通数字化对中东部地区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的促进效果较为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加强流通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市场整合和产业结构升级、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政策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数字化 农产品批发市场效率 区域市场整合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产业结构升级 被引量:1
7
作者 蔡兴 刘洁琼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推行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机制探讨揭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因此,应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
8
作者 张芳 范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65-168,共4页
本文试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三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通过采用2011-2022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并运用多重时点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创新型... 本文试将创新型城市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与流通业现代化发展三者纳入同一分析框架下,通过采用2011-2022年我国284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将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政策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并运用多重时点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深入分析了创新型城市建设对流通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创新型城市建设试点能够显著促进流通业现代化发展,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稳健性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检验发现,创新型城市建设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加速流通业现代化进程。据此,本文提出深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政策协同等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建设 准自然实验 双重差分模型 流通业现代化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郑燕 何芮瑶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1-58,共8页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格局重塑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在对数字文化产业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 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推动下,数字文化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格局重塑和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在对数字文化产业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文化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呈正相关;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通过促进创新和提升居民消费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异质性分析来看,东部地区、南方地区数字文化产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效果更强,西部和北方地区效果相对较弱。研究有助于构建和完善数字文化产业理论框架,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可行的指导方案,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文化产业 产业结构升级 创新发展模式 文化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发展理念背景下新质生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
10
作者 孙国锋 王慧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91,159,共15页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区域层面,采用熵值法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运用2007—2022年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面板数据,检验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深入... 新质生产力是引发产业革新浪潮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聚焦区域层面,采用熵值法从新发展理念的角度对新质生产力水平进行量化测度,运用2007—2022年27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面板数据,检验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深入探讨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并且这一影响具有显著的持续效应。(2)新质生产力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水平提高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水平。(3)政府干预对新质生产力影响产业结构升级有正向调节作用。(4)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不同的情况下具有异质性。在大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在中小型城市,表现为抑制作用;在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在非资源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发展理念 产业结构升级 固定资产投资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视角下新质生产力对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机制
11
作者 王素平 陈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1-45,共5页
如今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如何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转化为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以及在这一转... 如今新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动力。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日益凸显。然而,如何确保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发展能够有效转化为居民消费质量的提升,以及在这一转化过程中产业结构升级所扮演的中介角色,成为当前研究亟需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新质生产力对居民消费质量的影响机制,并着重考虑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以期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模式、提升居民生活水平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提高居民消费质量;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在新质生产力影响居民消费质量的机制中发挥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居民消费 消费质量 产业结构升级 居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生态保护补偿与产业结构升级
12
作者 王业强 罗杨帆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1-61,共11页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生态保护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生态保护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考察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 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生态保护地区的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生态保护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为直接和迅速,考察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更具有现实意义。从地方政府视角对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基于2010—2022年县域面板数据,利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准自然实验,以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但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磨合”使得政策效果具有两年滞后。机制分析显示,产业规制背景下纵向生态保护补偿通过抑制生态保护地区的工业发展,促进生态保护地区的服务业发展,从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研究发现,经济状况更差、财政压力更大的县域的政策效果更好,资源型县域的政策效果优于非资源型县域。因此,要提高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与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协同性,强化纵向生态保护补偿的政策效果;优化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使用制度,推动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向服务业倾斜;持续增加欠发达地区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促进经济水平差、财政压力大和资源型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生态保护补偿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规制 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韩民春 陈昭 刘曈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87-96,共10页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 服务贸易的发展为地区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了新活力。本文借助中国推进“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创新”的契机,利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识别了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显著促进了试点区域的产业结构升级,并且存在明显的“批次效应”与递增的动态效应,且通过人力资本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本积累效应的影响路径进行传递。本文为各地区如何通过服务贸易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经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贸易 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产业结构升级 双重差分 政策效应 人力资本效应 技术创新效应 资本积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金融、产业结构升级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李敏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1-146,共6页
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显著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 文章选取2011—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考察数字金融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可显著提升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对邻近地区具有明显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金融对三大地区本地与邻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赋能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本地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高于邻近地区;数字金融影响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效果呈现“东部>中西部”的异质性特征。机制检验证实,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金融释放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红利的关键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计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廖杉杉 鲁钊阳 李瑞琴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4,共6页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 从理论上来说,数字经济发展通过影响产业间结构转变、产业内劳动生产率提升和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等方式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章以我国24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6—2019年的数据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第一维度、第二维度和第三维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子样本数据的实证结果和采取替代变量的实证结果均支持这一研究结论;在控制内生性问题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发展主要通过消费升级效应和技术外溢效应两种途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固定效应模型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如何影响城市碳排放——基于数字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视角
16
作者 郭丰 杨晨 任毅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57,共12页
数字经济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驱动城市减污降碳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2014—2022年中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驱动城市减污降碳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基于2014—2022年中国26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设立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城市碳排放的因果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城市碳排放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有助于推动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能够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和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从而通过这两个渠道对碳排放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在中西部地区和资源型城市更加显著,而公众环境关注度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赋能城市碳减排过程中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拓展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设立还有助于减少雾霾污染,进而改善空气质量。因此,应稳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扩围,全面提升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改革的碳减排效果,加强数字经济研发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在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过程中,特别要结合区域差异因地制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碳排放 数字技术创新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响应关系
17
作者 何继宏 赵世斗 赵云天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3-68,共6页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 为了探究资源富集区转型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变动趋势及其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内在联系,采用DEA模型,对2007—2021年我国资源富集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VAR模型,探讨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资源富集区水资源利用总体处于DEA无效率状态,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极差为0.572,省(区)之间差异明显;产业结构与水资源利用效率之间存在脉冲响应关系,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具有一定的驱动作用;江西、内蒙古、新疆和黑龙江4个省(区)产业结构转型对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程度趋于增强,其他省(区)的影响减小乃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效率 产业结构转型 DEA模型 VAR模型 资源富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产业结构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被引量:3
18
作者 冯丽丽 辛赫 王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4,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新质生产力开拓新思路。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异质性、中介机制两个方面对数据资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资产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可以显著提升成熟期企业新质生产力,却不能显著提升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新质生产力;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资产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产业结构升级 新质生产力 企业生命周期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商务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业效率的影响——基于产业数字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5-108,共4页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对物流业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视角,采用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业...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新型商业模式,对物流业效率提升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产业数字化和产业结构升级视角,采用2011-2022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电子商务发展对长江经济带物流业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长江经济带物流业效率;从作用机制来看,产业数字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在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业效率的影响中起到显著中介效应,其中产业数字化是电子商务发展促进物流业效率的主要路径;从异质性分析来看,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电子商务发展对物流业效率的促进效应明显强于低水平地区。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提升长江经济带物流业效率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商务发展 物流业效率 产业数字化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色金融赋能城乡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升级驱动与财政分权调节
20
作者 杨兴龙 杨慧连 +1 位作者 倪峰 孙芳城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107-115,共9页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与财政分权理论视角,利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数与城乡融合发展指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 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赋能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与财政分权理论视角,利用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测度绿色金融指数与城乡融合发展指数,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系统考察绿色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能显著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调节效应检验表明,财政分权在绿色金融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绿色金融对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效应在西部、金融发展水平较低及城乡收入差距较小的地区更为明显。本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绿色金融与城乡融合发展关系的理论内涵,揭示了绿色金融赋能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升级驱动和财政分权调节双重机制,为优化绿色金融政策、健全财政体制和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因地制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城乡融合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