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1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津沪渝产业结构比较与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玉秀 何辉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0年第11期21-24,共4页
京津沪渝四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较大的不同。京沪两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相对发达。重庆的三次产业结构还处于优化升级阶段,而天津的产业结构和上面三地区不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 京津沪渝四地区在产业结构上既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较大的不同。京沪两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合理,第三产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相对发达。重庆的三次产业结构还处于优化升级阶段,而天津的产业结构和上面三地区不同,第二产业比重较大,并有加大的趋势,第三产业不发达,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主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东与中国台湾的产业结构比较(英文)
2
作者 刘永清 蔡广基 +2 位作者 张丽清 邹生 杨建梅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共6页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中国广东省1992年和中国台湾省1981年的产业结构作了比较,并讨论了广东省产业结构的某些调整方向。
关键词 投入产出分析 产业结构 地平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M分析法的安徽建筑业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潘和平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6期60-63,共4页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走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进一步的贡献。本文运用SSM方法来比较分析中部五省建筑产业总体结构和建筑业各行业结构状况...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应在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前提下认真分析行业发展现状及其未来走势,及时调整产业结构,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进一步的贡献。本文运用SSM方法来比较分析中部五省建筑产业总体结构和建筑业各行业结构状况,寻找我省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劣势,为进一步优化我省建筑业结构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建筑业 偏离 份额分析法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与上海:都市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罗必良 《广东经济》 1997年第2期14-16,共3页
广州与上海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两大主要增长极,它们分别作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中心,扮演着极为重要的龙头角色。90年代初,广州与上海均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目标定位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因此。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发展 结构水平 长江三角洲 就业结构变动 珠江三角洲 目标定位 中国经济 增长极 经济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5
作者 商勇 《北方经济》 2008年第15期55-56,共2页
一、引言 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 一、引言 城市化水平和城市经济之间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化水平也越高。钱纳里和塞尔奎因认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上升,工业化的演进导致产业结构的转变,带动了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国内学者对二者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论。周一星(1995)、冯邦彦和马星(2005)、黄群慧(2006)、李金昌和程开明(2006)、汪段永和朱农(2007)利用不同数据指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问存在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水平 产业结构 结构比 河南省 经济发展水平 人均收入水平 正相关关系 城市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港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莫大喜 吕漫妮 《港澳经济》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20-25,共6页
随着“九七”香港回归的临近,深港衔接特别是经济衔接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拟通过深港产业结构实证比较,找出深港产业结构的特点、异同和差距,并提出深港产业结构合作的一些设想。
关键词 深圳市 香港 产业结构 地区差异 就业结构 产值结构 产业梯度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基建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7
作者 王娟 张翔 韦明君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1,共14页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新基建投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受区域制度环境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门槛值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新基建投资的三个子维度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不同,融合基建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效应;新基建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新基建投资政策,培育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投资 出口技术复杂度 产业结构升级 制造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产业结构升级
8
作者 蔡兴 刘洁琼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推行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机制探讨揭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因此,应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9
作者 张劲松 马梦如 杨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现,通过起步期-蓬勃期-稳定期3个阶段的探索,全球范围内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未来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将以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结构调整为导向,提出关于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10
作者 凌玲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建设布局。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升级。通过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进行的...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建设布局。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升级。通过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进行的深入实证分析,发现两者在整体层面展现出良好的匹配性与适应性。然而,细致审视之下,仍暴露出若干问题: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显得相对匮乏,难以满足这些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第三产业,存在专业设置过剩的现象,部分专业间竞争激烈,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新质生产力相关专业,因缺乏前瞻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接,面临设置不合理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政府引导、高职院校自身改革、社会参与以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创新调节的中介机制检验
11
作者 张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26,共14页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动力和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域层面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渠道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动力和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域层面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渠道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正向调节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渠道效应。研究结论为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全面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趋势及影响机制
12
作者 赵志强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不仅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服务成效,而且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基于供需匹配逻辑,运用描述性统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差值法和改良C-D生产函数对我国2011—2022年研...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不仅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服务成效,而且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基于供需匹配逻辑,运用描述性统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差值法和改良C-D生产函数对我国2011—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样态、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趋势、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总体呈“三产学科>二产学科>一产学科”的分布格局,且三产学科比重在持续上升;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偏离度呈波动缩小趋势;一产、二产和三产学科对第一产业存在正向影响,二产和三产学科对第三产业存在正向和负向影响。据此,我国应完善三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健全内外部交互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逻辑 研究生教育 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 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资源配置效率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13
作者 许磊 刘永团 +2 位作者 刘硕 张琪 褚建如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2,共10页
资源型城市亟需破解产业结构转型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研究... 资源型城市亟需破解产业结构转型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实现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旨在对生产要素进行创新性配置,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因此,本文以我国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选取2013—2022年112个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计量基本回归模型,验证新质生产力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选用资源配置效率作为中介变量,检验新质生产力对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显著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不仅直接推动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而且通过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间接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新质生产力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对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作用显著,对其合理化作用不显著。根据研究结论,资源型城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分别从新质生产力三要素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对象和新质生产资料及要素融合等方面提出加快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资源型城市 产业结构升级 资源配置效率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产业结构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14
作者 冯丽丽 辛赫 王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4,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新质生产力开拓新思路。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异质性、中介机制两个方面对数据资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资产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可以显著提升成熟期企业新质生产力,却不能显著提升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新质生产力;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资产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产业结构升级 新质生产力 企业生命周期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15
作者 刘雪娟 《山西农经》 2025年第4期73-75,101,共4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调整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重新布局农业产业能引导资源和要素向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领域流动,从而提升整个农业产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调整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重新布局农业产业能引导资源和要素向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领域流动,从而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同时,这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分析乡村振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浅析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总结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等内容,希望所得结果可以为有关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匹配路径探索
16
作者 曹珂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4-57,104,共5页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融合,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核心要义。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承载的内容与价值融入多元产业发展之中,精准对接人才供需两侧,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以世界眼...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融合,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核心要义。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承载的内容与价值融入多元产业发展之中,精准对接人才供需两侧,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以世界眼光与国际标准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整合地方优质资源,形成一校一品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17
作者 玛依努尔 马继越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发挥人才集聚的调节作用和数字技术的外溢效应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利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发挥人才集聚的调节作用和数字技术的外溢效应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利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效率产生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2)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和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是数字经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但是科技创新路径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受限于一定的技术门槛。3)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这一效果则相对较弱。数字经济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建设过程中,立足地区发展需求,开发人力资本红利,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研发,全面协调发展策略,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为核心,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8
作者 冯紫薇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的低碳发展。近十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科技水平待提高、能源消费仍以...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的低碳发展。近十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科技水平待提高、能源消费仍以高碳排放的煤炭和油品类传统能源为主等问题,需通过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推动低碳技术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途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19
作者 张宁 苗圃 丁晨辉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基于2008—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制,构造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高质量人力资本指数,以及测量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分析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 基于2008—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制,构造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高质量人力资本指数,以及测量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分析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高质量人力资本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物质要素使用效率,发挥要素报酬递增效应,使人力资本结构与数字产业用工结构相匹配,最终促进数字产业结构优化。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均能促进数字产业结构优化,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大约是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16倍,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大约是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10倍。3)人口流动性与高等教育水平的差异,可以解释我国不同区域间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影响。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但人口净流入地区大约是人口净流出地区的2倍,起步型地区大约是卓越型地区与中等型地区的2倍。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影响仅在人口净流出地区显著。在各子样本的中介作用中,对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是技术创新的5~13倍,对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是技术创新的7~9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提升数字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高质量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持续激发高质量人才参与制度创新的内驱力,有效协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在关系,制定高质量人才发展的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人力资本 数字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0
作者 王珍珠 《山西农经》 202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西藏2014—2023年产业产值数据,深入分析西藏经济的产业结构分布,探究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预测估计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西藏经济增长和产业合理发展的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西藏2014—2023年产业产值数据,深入分析西藏经济的产业结构分布,探究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预测估计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西藏经济增长和产业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实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西藏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