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视角
1
作者 刘杰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7-180,共4页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 产业结构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本文基于2011-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流通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差分GMM和系统GMM模型都验证了该结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发现,人力资本和创新要素集聚是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流通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中介机制。基于此,应深化产业结构服务化、提升区域人力资本水平、促进创新要素集聚,为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人力资本 创新要素 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与劳动收入份额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丽媛 李繁荣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9,共8页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兼顾效率提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上,人工智能既影响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二者共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当且仅当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高于第二产业,且工业智能化促使产业结构服... 人工智能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兼顾效率提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在理论上,人工智能既影响各产业劳动收入份额,又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二者共同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当且仅当服务业劳动收入份额高于第二产业,且工业智能化促使产业结构服务化时,人工智能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否则,工业智能化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实证结果显示,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水平上升1%,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0.054个单位。人力资本水平高、经济发达地区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份额的降低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服务化在人工智能的分配效应中发挥反向调节作用,人工智能降低劳动收入份额,但目前产业结构服务化能提高总劳动收入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收入份额 人工智能 工业智能化 要素偏向型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与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 被引量:9
3
作者 郑克强 王志平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3-57,共5页
由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所决定,文化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不仅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开发前景。在解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探讨江西非... 由产业结构服务化趋势所决定,文化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不仅具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而且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产业开发前景。在解析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现状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探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的相关原则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文化产业 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普及与产业结构服务化——兼论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农村服务业发展 被引量:18
4
作者 曾世宏 杨鹏 徐应超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6-55,共20页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连接"属性,促进主体间信息交流,打破产业活动中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技术变革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凸显,使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特征。通过建立数理模型,从理论视角推导互联网普及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 互联网具有强大的"连接"属性,促进主体间信息交流,打破产业活动中的时空限制,互联网技术变革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凸显,使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表现出新的特征。通过建立数理模型,从理论视角推导互联网普及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进程的内在机理和路径。利用2006-201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研究互联网发展水平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理论验证结果显示,互联网作为重要的资源投入要素,其普及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在具有不同互联网普及水平的地区,互联网通过技术进步和城镇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建议改善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农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互联网普及率,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普及 产业结构服务化 农村服务业发展 分享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速的影响机理 被引量:18
5
作者 江永红 陈奡楠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7-96,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逐渐下降。产业结构服务化作为当今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从产业结构服务化角度考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原因时发现,2008~2016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导致全要素生... 近年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逐渐下降。产业结构服务化作为当今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重要的解释意义。从产业结构服务化角度考察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速放缓原因时发现,2008~2016年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导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下降了27.6%,并且呈现显著的区域差异。服务化效率不高、生产要素重置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存在区域差异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应提升服务业高素质人力资本累积与配置效率,加强服务业区域合作,提升服务业效率,完善"去产能"财政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增速 产业结构服务化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供地策略与产业结构服务化——来自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勇刚 罗海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125,共11页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出让活动在中国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采用2000-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而言,... 地方政府主导下的土地出让活动在中国上一轮经济高速增长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系统分析了地方政府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并采用2000-2014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从全国而言,供地策略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服务化,这表明地方政府的"二手"供地策略的确是导致中国服务业低水平稳态发展的"逆服务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分析发现,地方政府的供地策略显著阻碍制造业由中低端向高端的演进,进而形成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刚性,抑制了产业结构服务化。此外,地方政府的供地策略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显著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但抑制了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政府 供地策略 产业结构服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税收管制壁垒是否引致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基于中国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江永红 王诗蓓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7-73,共7页
中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存在弱化现象,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趋势与税收管制壁垒存在相关性,由此引入税收管制壁垒因素,利用中国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税收管制壁垒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 中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存在弱化现象,不利于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本文认为中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趋势与税收管制壁垒存在相关性,由此引入税收管制壁垒因素,利用中国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税收管制壁垒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结果发现:税收管制壁垒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确实是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税收管制壁垒通过降低服务业生产率、抑制居民消费、打击民间投资积极性等途径显著抑制了产业结构服务化。当前我国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阶段,需逐步放松服务业的税收管制,打破服务业低效率均衡的局面,推进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收管制壁垒 产业结构服务化弱化 产业结构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生产效率与“结构性减速”——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10
8
作者 申洋 郭俊华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8-99,共12页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引起的“结构性减速”现象,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经济增长”的逻辑,从结构变迁的循环累积、禀赋结构需求和比较优势三个角度分析其理论机理,并从软硬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与人力...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引起的“结构性减速”现象,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禀赋结构-产业结构-生产效率-经济增长”的逻辑,从结构变迁的循环累积、禀赋结构需求和比较优势三个角度分析其理论机理,并从软硬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业与人力资本角度阐释对产业结构服务化效率损失的补偿机理。随后利用2003-2016年27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联立方程模型与门槛回归对上述结论检验,结果发现,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到服务化的变迁过程对生产效率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倒U型”影响,并通过生产效率使经济呈现从“结构性加速”到“结构性减速”的变化趋势;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不能对产业结构服务化造成的效率损失进行补偿,但对省会与副省级城市的效率补偿有一定积极作用;硬基础设施、市场化和政府干预则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补偿产业结构服务化过程中的效率损失,但人力资本不能对效率损失进行补偿。上述结论具有政策含义:在我国工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仍然较低的情况下,应坚持实施“工业化”战略,由提高工业产值转变为提高工业生产率,以补偿产业结构服务化造成的生产效率损失。另外,服务业内部结构应不断向生产性服务业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生产效率 结构性减速 结构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和作用路径--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证据 被引量:6
9
作者 方雯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人口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是人口与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探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影响路径分为四个方面:(1)通过影响劳动力实际供给数量和劳动生产率,对... 人口结构变动和产业结构变动是人口与经济领域的研究重点,探析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影响路径分为四个方面:(1)通过影响劳动力实际供给数量和劳动生产率,对劳动力供给产生影响;(2)通过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3)通过影响储蓄水平,对投资需求产生影响;(4)通过影响财政支出结构、增加老龄财政负担,对科教支出产生挤出效应。以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我国的全球49个国家1995-2014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考察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的影响路径和作用,为预判人口老龄化对我国产业结构服务化影响提供参考。实证结果显示:直接影响上,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具有促进作用。中介效应检验中,人口老龄化通过影响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储蓄水平(投资需求)、老龄财政负担(科技创新)而影响产业结构服务化转型,中介变量的影响方向和程度不同。借此可以探讨如何利用人口老龄化的积极影响来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产业结构服务化 作用路径 中介效应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服务化对人力资本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对北京、上海、广东的SpVAR分析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泥霓 《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76,共13页
在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数理经济分析方法,讨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的影响。采用空间向量自回归(SpVAR)模型,结合各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验证理论假说,发现北京产业结构服务... 在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分析框架下建立理论模型,通过数理经济分析方法,讨论发达地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产生的影响。采用空间向量自回归(SpVAR)模型,结合各地区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验证理论假说,发现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天津、上海对江苏和浙江、广东对福建的人力资本集聚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虹吸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接近;北京产业结构服务化对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辽宁,上海对除江苏、浙江以外的长江经济带7省1市,广东对江西、贵州、湖南的人力资本集聚作用,主要表现为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即示范效应,地区间收入水平存在差距。根据数理经济分析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以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改善虹吸效应对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集聚的不利影响,发挥政府、企业、行业组织等多方主体在人力资本建设中的作用等意见建议,以期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集聚,在产业结构服务化的过程中有效提升人力资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服务化 产业转移 人力资本集聚 空间向量自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地制宜:产业结构变迁与全要素生产率——基于230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1
作者 杨向阳 潘妍 童馨乐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追求高速增长转换为追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境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2004—2016... 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由追求高速增长转换为追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高质量增长,产业结构升级成为推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针对这一情境下如何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带动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问题,以2004—2016年中国230个地级市数据为样本,重点从产业结构服务化、工业化和服务业结构高级化三个方面,构建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变迁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产业结构服务化并不能够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必然增长,只有产业结构服务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同步进行才能带动全要素生产率增长;(2)工业化与服务业结构高级化进程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3)产业结构变迁对不同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异质性,产业结构服务化能促进东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工业化则更有利于中西部地区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以上实证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仍较为稳健。基于此,各地区在推进产业结构服务化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升级,并结合本地要素禀赋、经济基础与工业化水平等,建立更加完善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标考核体系,以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服务化 工业化 服务结构高级化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测算 被引量:16
12
作者 陈加旭 何尧 詹惠丹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章基于我国199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当前文献中用于衡量产业结构变迁的三种指数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基于比重加权相加法测算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和基于向量夹角法测算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具有强相关性,而基于比值法测算的产... 文章基于我国199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对当前文献中用于衡量产业结构变迁的三种指数进行了相关性检验,发现基于比重加权相加法测算的产业结构升级指数和基于向量夹角法测算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具有强相关性,而基于比值法测算的产业结构服务化指数则与前两个指数的相关性较弱。在此基础上,就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对产业结构服务化具有显著影响,但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服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