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产业结构及当前的产业调整
1
作者 林水源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2期66-72,共7页
一、经济改革以前的产业结构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的状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当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恢复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 一、经济改革以前的产业结构建国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在不同时期的状况是不同的.这反映了我国工业化、现代化所经历的曲折过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当时,经济工作的中心是恢复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制止旧中国遗留下来的恶性通货膨胀,因此无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原有的严重畸形的产业结构也无从改变.到1952年,在我国的国民收入总额中,农业的比重为57.7%;工业、建筑业为23.1%;运输业和商业为19.2%.自1953年开始,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产业结构有了较大的改变.“一五”时期(1953-1957年),由于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机械和重化工等工业部门,使这些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部门(如汽车、拖拉机和新式机床制造线等)相继建立,填补了国民经济中的一些空白.这一时期,产业结构的发展基本上是合理的、正常的.但由于过份强调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和轻工业重视不够,产业结构的不协调已有所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产业调整 重工业化 轻工业 各地区 经济改革 投资主体 产业结构失调 产值结构 劳动力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商品市场的历史性变化
2
作者 陈先枢 《现代城市研究》 1995年第3期9-11,共3页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贸服务业和商品市场的建设被忽视,产业结构失调,城市原已萌芽出的聚散、辐射、媒介等功能结点也被行政计划部门所取代,没有延续下去,造成城市综合功能逐渐萎缩。加上改革... 解放以来,我国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商贸服务业和商品市场的建设被忽视,产业结构失调,城市原已萌芽出的聚散、辐射、媒介等功能结点也被行政计划部门所取代,没有延续下去,造成城市综合功能逐渐萎缩。加上改革以前一个很长的时期里,生产资料并不是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而是作为产品实行计划分配,消费资料交换虽承认市场的存在,但长期实行统购包销,城市居民消费实行凭票证的“计划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商品 商业企业 期货市场 生产资料 品市场 从业人员 产业结构失调 国有商业 集贸市场 集体商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