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基建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与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
1
作者 王娟 张翔 韦明君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81,共14页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 新基建投资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和贸易强国建设提供了重要机遇和动力。基于2004—2021年中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在测算新基建投资和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基础上,检验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结果表明:新基建投资显著促进了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是其中重要的传导机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作用受区域制度环境的影响,当制度环境跨越门槛值时,新基建投资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新基建投资的三个子维度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不同,融合基建投资具有显著的正向赋能效应;新基建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赋能效应更为显著。因此,应进一步完善新基建投资政策,培育制造业出口竞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基建投资 出口技术复杂度 产业结构升级 制造业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准入管制放松与产业结构升级
2
作者 蔡兴 刘洁琼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33,共14页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 打破市场准入壁垒能有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我国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2016年起分阶段实施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利用2012—2022年中国287个地级市样本,实证考察市场准入管制放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结果表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推行显著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进一步的机制探讨揭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会通过提升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异质性分析显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因此,应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动态调整机制,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和高标准市场体系,为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升级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区域创新创业水平 资源配置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域下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3
作者 张劲松 马梦如 杨单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232-240,共9页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合理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可以促进产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分析WOS和CNKI学术资料,深入探讨国内外农村产业结构的研究现状,根据现状重点分析国内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和国外农村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路径。结果发现,通过起步期-蓬勃期-稳定期3个阶段的探索,全球范围内的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未来我国的农村产业结构将以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和结构调整为导向,提出关于农村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研究需要进行本土化调试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
4
作者 凌玲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92-99,共8页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建设布局。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升级。通过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进行的...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造、新兴产业的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的建设布局。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新质生产力相关产业发展的趋势,推动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升级。通过对无锡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适应性进行的深入实证分析,发现两者在整体层面展现出良好的匹配性与适应性。然而,细致审视之下,仍暴露出若干问题: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专业设置显得相对匮乏,难以满足这些产业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第三产业,存在专业设置过剩的现象,部分专业间竞争激烈,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新质生产力相关专业,因缺乏前瞻规划与市场需求对接,面临设置不合理的困境。针对上述问题,文章从政府引导、高职院校自身改革、社会参与以及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四个维度出发,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院校 专业设置 产业结构 契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造业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创新调节的中介机制检验
5
作者 张勇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13-26,共14页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动力和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域层面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渠道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 制造业服务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型动力和重要支撑。本文基于2003—2020年我国省域层面的经验数据,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和中介效应、调节效应模型对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和渠道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1)制造业服务化正向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在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区域创新环境的改善有利于正向调节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渠道效应。研究结论为推动产业空间布局优化,全面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产业结构升级 区域创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趋势及影响机制
6
作者 赵志强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3-124,共12页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不仅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服务成效,而且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基于供需匹配逻辑,运用描述性统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差值法和改良C-D生产函数对我国2011—2022年研... 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性不仅影响着研究生教育的服务成效,而且决定着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性。基于供需匹配逻辑,运用描述性统计、耦合协调度模型、差值法和改良C-D生产函数对我国2011—2022年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样态、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趋势、学科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进行剖析,得出以下结论: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总体呈“三产学科>二产学科>一产学科”的分布格局,且三产学科比重在持续上升;双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趋势,偏离度呈波动缩小趋势;一产、二产和三产学科对第一产业存在正向影响,二产和三产学科对第三产业存在正向和负向影响。据此,我国应完善三产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机制,形成育人合力;健全内外部交互的研究生教育模式,提升育人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需匹配逻辑 研究生教育 学科结构 产业结构 学科交叉 产教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资产、产业结构升级与新质生产力
7
作者 冯丽丽 辛赫 王林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14,共8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 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途径,对提升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资产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要素,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文章从生产要素的驱动效应出发,探究数据资产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以期丰富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提升新质生产力开拓新思路。文章运用2012—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异质性、中介机制两个方面对数据资产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数据资产能够显著提升新质生产力;异质性分析发现数据资产可以显著提升成熟期企业新质生产力,却不能显著提升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新质生产力;中介机制检验表明,数据资产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进而提升新质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资产 产业结构升级 新质生产力 企业生命周期 变异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刘雪娟 《山西农经》 2025年第4期73-75,101,共4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调整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重新布局农业产业能引导资源和要素向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领域流动,从而提升整个农业产业...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成为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这种调整主要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通过重新布局农业产业能引导资源和要素向更高效、更有竞争力的领域流动,从而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价值。同时,这也为乡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主要分析乡村振兴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浅析我国目前的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和问题,总结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分析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等内容,希望所得结果可以为有关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优化匹配路径探索
9
作者 曹珂瑞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54-57,104,共5页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融合,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核心要义。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承载的内容与价值融入多元产业发展之中,精准对接人才供需两侧,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以世界眼... 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的深度优化融合,是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提升自身吸引力的核心要义。以供给侧改革发展理念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承载的内容与价值融入多元产业发展之中,精准对接人才供需两侧,促进相关产业联动发展,以世界眼光与国际标准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设置、加强校企合作、整合地方优质资源,形成一校一品职业教育品牌特色,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职业教育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专业结构 产业结构 优化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升级——理论逻辑与实证检验
10
作者 玛依努尔 马继越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1期22-34,共13页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发挥人才集聚的调节作用和数字技术的外溢效应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利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引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数字经济通过发挥人才集聚的调节作用和数字技术的外溢效应为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利用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数字经济发展赋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向的推动作用,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其中对产业结构高度化效率产生的推动作用最为显著。2)作用机制检验发现,挖掘人力资本潜力和提升科技创新效率是数字经济促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但是科技创新路径的作用效果存在异质性,受限于一定的技术门槛。3)区域异质性检验发现,在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这一效果则相对较弱。数字经济不仅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建议在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建设过程中,立足地区发展需求,开发人力资本红利,积极投入科技创新研发,全面协调发展策略,以提升产业生产效率为核心,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同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产业结构升级 人力资本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11
作者 王珍珠 《山西农经》 2025年第3期187-189,共3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西藏2014—2023年产业产值数据,深入分析西藏经济的产业结构分布,探究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预测估计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西藏经济增长和产业合理发展的对...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总体符合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结合西藏2014—2023年产业产值数据,深入分析西藏经济的产业结构分布,探究影响产业结构的主要因素,预测估计未来发展趋势,最后提出西藏经济增长和产业合理发展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实现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产业发展之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西藏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视角下广州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12
作者 冯紫薇 《现代营销(下)》 2025年第1期75-77,共3页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的低碳发展。近十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科技水平待提高、能源消费仍以... 低碳经济是一种减少高碳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效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促进经济的低碳发展。近十年来,广州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但仍存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有待优化、产业科技水平待提高、能源消费仍以高碳排放的煤炭和油品类传统能源为主等问题,需通过提高产业科技水平、推动低碳技术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加大新能源开发利用等途径,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经济 产业结构 能源结构 高新技术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
13
作者 张宁 苗圃 丁晨辉 《资源与产业》 2025年第1期107-119,共13页
基于2008—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制,构造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高质量人力资本指数,以及测量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分析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 基于2008—2020年我国部分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机制,构造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高质量人力资本指数,以及测量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指标体系,分析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高质量人力资本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物质要素使用效率,发挥要素报酬递增效应,使人力资本结构与数字产业用工结构相匹配,最终促进数字产业结构优化。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均能促进数字产业结构优化,针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大约是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16倍,针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大约是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10倍。3)人口流动性与高等教育水平的差异,可以解释我国不同区域间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的异质性影响。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但人口净流入地区大约是人口净流出地区的2倍,起步型地区大约是卓越型地区与中等型地区的2倍。高质量人力资本对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正向影响仅在人口净流出地区显著。在各子样本的中介作用中,对数字产业结构高级化而言,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是技术创新的5~13倍,对数字产业结构合理化而言,制度创新的中介作用是技术创新的7~9倍。据此提出以下建议:提升数字产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充分发挥高质量人才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持续激发高质量人才参与制度创新的内驱力,有效协调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内在关系,制定高质量人才发展的差异化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人力资本 数字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技术进步的中介效应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庆民 戴敏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124-140,共17页
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技术进步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 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进步是人力资本引导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技术进步为中介变量建立中介效应回归模型,通过全区域和分区域回归分析,研究创新型人力资本通过技术进步传导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各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都有增加教育、科技投资以提升创新型人力资本存量和质量从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需求,且越是经济发达地区,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时对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存量和质量要求越高。2)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显著促进全区域范围内技术进步,而欠发达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要明显优于发达地区,发展落后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技术进步效应不明显。3)创新型人力资本可以通过技术进步完全中介效应推动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不利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分区域来看,发达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强,自主创新对创新型人力资本提出的高要求会弱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间接效应,强化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直接效应,从而以遮掩效应呈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较发达地区通过技术进步中介效应呈现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间接效应,但因主要以吸收领悟外来技术和在此基础上的模仿创新为技术进步来源,间接效应程度稍低;欠发达地区因“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效应驱动,创新型人力资本能够直接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4)进一步探究创新型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潜在影响机制,发现投资率对除中部地区以外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金融发展水平对除西部地区以外的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对创新型人力资本影响产业结构合理化主要在区域整体和西部地区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研究结果,建议加强创新型人力资本前瞻性培育,积极建立区域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快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力资本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技术进步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京津冀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韶华 李璐 张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6,共19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 数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是现阶段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技术支撑。以京津冀地区13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为基础,运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促进效应;在地区异质性分析中发现数字技术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在资源型与非资源型城市间尚未产生显著性差异。进一步分维度来看,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主要源于数字技术应用;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分位点位置的上升,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效应呈现逐渐增强的特征,使京津冀地区存在数字鸿沟的风险。此外,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经济发展水平的门槛特征,当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跨过门槛值时,数字技术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会增强;数字技术可以通过投资拉动和金融发展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市场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则在其影响中起到遮掩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产业结构升级 京津冀 资源型城市 非资源型城市 金融发展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焦士兴 林璐霜 +4 位作者 王安周 刘清春 尹义星 魏凌菡 丁辉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30,37,共10页
研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运用Eviews 10.0软件检验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三者之... 研究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对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基于环境污染和产业结构升级指数,运用Eviews 10.0软件检验了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关系,探讨了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9省区环境污染指数整体变化曲线呈现先升后降特征,青海、宁夏、甘肃、河南和山东5省区的环境污染指数变化曲线呈现倒“U”型,四川、内蒙古、陕西和山西4省区的环境污染指数变化曲线呈现倒“N”型;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区域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除青海和内蒙古外的7省区的产业结构格局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青海和内蒙古的产业结构格局稳定在“三二一”。(2)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差异显著。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5省区经济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影响不显著;山西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不显著;河南和山东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促进,青海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和影响较小。(3)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曲线均呈倒“N”型,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的演变趋势不同,随着经济发展,环境污染状况改善得并不明显;青海、宁夏、甘肃、河南和山东5省区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了环境污染,四川、内蒙古、陕西和山西4省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剧了环境污染。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加大治污投入等,有利于实现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 环境污染 黄河流域9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消费如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基于信息消费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2
17
作者 何凌云 张元梦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7,共14页
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消费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消费,信息消费近年来发展强劲,为我国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持续性复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基于信息消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278个地级市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 作为信息技术与传统消费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消费,信息消费近年来发展强劲,为我国后疫情时代经济的持续性复苏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基于信息消费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我国278个地级市2005—201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评估信息消费试点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1)总体来看,信息消费试点能显著提升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且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有效;(2)异质性检验表明,信息消费试点能促进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但在东部地区效应不明显,能促进中、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但在西部地区产生了抑制作用;(3)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消费试点主要是通过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拉动居民消费、推动技术创新等路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因而在当下以新动能推动新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应继续释放信息消费潜力,促进信息消费扩容提质,以推动产业升级、产品升级与消费升级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消费 信息消费 产业结构 信息消费试点 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一帆 潘君豪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0-82,共13页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持续双向互动,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为例,借助合成控制法,基于1999—2020年中国160个地级市数据,构造与合肥尽可能相似的“合成合肥...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持续双向互动,是推动科技创新引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以迄今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为例,借助合成控制法,基于1999—2020年中国160个地级市数据,构造与合肥尽可能相似的“合成合肥”,并比较“真实合肥”与“合成合肥”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的差距和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干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不显著,而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随着政策推行呈N形曲线变化;政策实施前期,政策效应快速释放,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显著提升,随着时间推移,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逐渐回落,但快速反弹再次跃升,实现对同期同类城市的加速超越。将实证检验结果与合肥案例的质化提炼相结合,全景阐释政府参与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为制定实施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支持引导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创政策 有为政府 产业结构 合成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减排和水生态承载双重约束下的江苏化工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军飞 车雅静 +1 位作者 顾岩 丁童慧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2期111-123,共13页
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其生态修护和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关系国家发展全局。江苏化工产业为污染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妥善处理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对推动长江大保护以及实现协同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 长江经济带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发展区域,其生态修护和资源合理高效利用关系国家发展全局。江苏化工产业为污染密集型和资源消耗型产业,妥善处理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对推动长江大保护以及实现协同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化工产业为研究对象,2017年为基准年,构建碳减排和水生态承载双重约束下化工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运用NSGA-Ⅱ-VIKOR算法,探讨不同情景下江苏化工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结果表明:1)相比低碳发展型、节水发展型和经济发展型情景,均衡发展型情景下江苏化工产业节约用水998.48万m^(3),碳排放强度年下降率为4.27%,产值年增长率达到4.73%,在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碳排放强度显著降低的同时,兼顾经济高质量发展。2)化工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具体为支持发展橡胶和塑料制品业,限制发展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重点针对化学纤维制造业采取节水降碳措施。3)优化结果的实现需要能源消费结构向清洁能源方向优化调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5.54%,天然气及电力等清洁能源上涨5.45%。4)水资源配置转移方向基本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致,通过水资源分配优化可使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和化学纤维制造业分别节约9.8%和5.14%的用水量,并通过水交易市场转移配置到橡胶和塑料制品业。据此,建议提升区域生态承载能力,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构建清洁高效能源消费体系,提升能源利用率;建设节水型产业发展体系,实现产业与水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水生态承载力 化工产业 多目标优化 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刚 邵方 《大连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86-96,104,共12页
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日渐明显,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采用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和门槛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产业... 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环境约束日渐明显,环境规制对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采用2011—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回归模型,以技术创新为中介变量和门槛变量,探究环境规制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机制。环境规制促进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对普通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大于核心城市;技术创新在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路径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会促进第二产业发展,限制环境规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议因地制宜、灵活实施环境规制,强化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加快推动长三角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环境规制 产业结构 技术创新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