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12
1
作者 王煜宇 温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共5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应当走出误区,树立产业金融意识,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从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产业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组织创新--以数字技术驱动的产业链群生态体系为例 被引量:218
2
作者 余东华 李云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4-43,共20页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带来的契机,采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等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和数字...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抓住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带来的契机,采用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等融合发展,优化产业生态,推动产业组织创新。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数字文化和数字基础设施共同构筑产业发展的数字生态,为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多重嵌入"和融合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平台,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相互嵌入构建了产业生态圈,产业生态圈与创新生态链融合发展,形成产业链群生态体系。产业链群生态体系是以数字生态为平台、产业生态为核心、创新生态为动力、环境生态为背景的一种新型产业组织形态,具有互补性与合作性、根植性与聚集性、竞争性与演化性、多样性与层次性、开放性与共生性等特征。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够直接驱动链群组织变革和创新,也能够通过改变企业生态位、加快组织创新、影响组织环境等途径推动产业链群生态体系演化,增强产业组织的环境适应能力。加快数字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产业和产业组织数字化转型,构建产业链群生态体系,能够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和自主可控能力,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产业链群生态体系 数字技术 产业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组织与产业组织创新:理解、分析与思考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新生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企业组织 产业组织创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与产业组织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牛若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16-18,共3页
西部大开发应在农村经济结构变革和产业组织创新方面加大力度 ,以形成多种所有制、多元市场主体的 ,能发挥西部区域优势 ,具有竞争力、高效率的农村经济结构 ;同时提升西部农业产业组织化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有效参与全球化经济大循环。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农村经济结构 产业组织创新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产业组织创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
5
作者 魏杰 张文魁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6,10,共7页
作者指出,纯粹的市场机制和纯粹的计划机制都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可以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内部化”而达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因而,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 作者指出,纯粹的市场机制和纯粹的计划机制都不可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可以通过产业组织创新,实现一定程度的“内部化”而达到计划和市场的结合。因而,我国目前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应是产业组织创新,即建立企业之间新型的并联机制,改变旧的产业组织方式,促使生产要素流动,按照社会再生产自身的均衡要求,并在政策的引导下实行重新组合配置,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有效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结构调整 内部化 有效调整 生产要素 产业体制 计划机制 行政计划 加工工业 关联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业组织创新视角的外贸竞争秩序规制
6
作者 张友仁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83-88,共6页
产业组织创新会加强竞争有序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基本事实,启发了人们对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思考。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日韩、意大利和中国四种出口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以各自为战为特征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容易... 产业组织创新会加强竞争有序化和提升国际竞争力这一基本事实,启发了人们对产业组织创新和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思考。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日韩、意大利和中国四种出口组织模式的基础上,认为我国以各自为战为特征的中小企业组织模式容易导致出口竞争的无序化并削弱国际竞争力;围绕这一分析主题,本文对组建出口联盟关乎外贸竞争秩序优化及相对应的产业组织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由竞争向合作转化以优化外贸竞争秩序的实现路径。作为对现实的一种佐证,本文对意大利中小企业出口协营组织的成功例证进行了经验性考察。最后,对我国如何创新产业组织以改善外贸竞争秩序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组织创新 出口竞争秩序 出口联盟 实现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产业组织创新中的规模经济问题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向艺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91-96,共6页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而规模经济又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产业组织的概念专指调整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关系的范畴,大约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但对“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可追溯到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理... 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而规模经济又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核心问题。产业组织的概念专指调整产业内部企业与企业关系的范畴,大约是在本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形成的,但对“组织”重要性的认识可追溯到马歇尔的微观经济学理论。早在19世纪末,马歇尔在论及生产要素时,提出除了萨伊的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经济 产业组织创新 产业组织理论 生产要素 经济问题 工业企业 企业集团 规模效益 生产规模 企业破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寻农业产业组织的制度结构——评《农业产业组织:演进、比较、创新》
8
作者 石佳仁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农业产业组织 制度结构 《农业产业组织:演进、比较、创新 书评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中的政府管理创新 被引量:1
9
作者 花蕾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7-109,共3页
辽宁省具有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良好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要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大力实施以体制创新为根本、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政府管理创新为支撑的创... 辽宁省具有发展重型装备制造业的良好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但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要提高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必须高度重视其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大力实施以体制创新为根本、以自主创新为重点、以政府管理创新为支撑的创新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创新 产业组织创新 政府管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并购与政府干预:实证研究与理论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伟 邓曲恒 《浙江学刊》 CSSCI 1999年第6期67-71,共5页
90 年代以来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引起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 也为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某种示范。本文以先行工业化国家美国并购历史与现实经历为依据,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企业并购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并... 90 年代以来的全球企业并购浪潮引起经济学界的极大关注, 也为中国企业组织创新提供了某种示范。本文以先行工业化国家美国并购历史与现实经历为依据,运用实证研究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企业并购的三个重要问题:一是企业并购浪潮兴起的原因及趋势,企业并购浪潮一般发生在经济持续繁荣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并购本身也在经历着由“野蛮”向“文明”的进化;二是企业追求并购的微观经济动因,由于多数关于企业并购动因实证研究的结论自相矛盾,因此规范的经济学推论仍不失其合理性;三是政府节制企业并购的政策及其效应,政府干预企业并购起了规范并购、减少并购之社会成本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产业组织创新 政府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镇企业集群的生成机制及升级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娟 徐衣显 李胜茹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25,共4页
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区域产业发展中出现了集群化的趋势,即通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硅谷的电子产品,"第三意大利"的... 20世纪中期以后,国际区域产业发展中出现了集群化的趋势,即通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产生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形成强劲、持续的竞争优势.如美国底特律的汽车,硅谷的电子产品,"第三意大利"的服装、家具等.我国浙江、江苏、广州等地乡镇企业集群的蓬勃兴起也对这种趋势给予了回应.这一现象为我们从产业组织创新的角度,破解自九十年代末期以来乡镇企业的发展困境,探析乡镇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本文拟对我国乡镇企业集群的生成因素、形成机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升级对策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企业 升级对策 广州 区域产业 产业联系 产业组织创新 集群化 底特律 中国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循环经济走出“囚徒困境” 被引量:1
12
作者 田相辉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70-72,共3页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而制度创新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现实中,整个市场基本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这时要实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必然要求在政府干预的背景下,通过产业组织创新,使博弈达到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均...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运行方式,而制度创新则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在现实中,整个市场基本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这时要实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统一,必然要求在政府干预的背景下,通过产业组织创新,使博弈达到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均衡,从而走出环境保护中的"囚徒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产业组织创新 制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州畜牧业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雅燕 朱超毅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2期40-41,共2页
海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最大的农牧交错区,全州以牧为主,农牧结合。本文分析了海南州畜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海南州畜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海南州 生态畜牧业 产业组织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区域块状经济的效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坚积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4期38-41,共4页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域块状或区域特色经济这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创新的各种经济效应。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同类产品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在空间上的大规模群集,分享较高的一系列如生产、联合需求、销售、信息、辅助性服务等方... 本文深入探讨了区域块状或区域特色经济这种重要的产业组织创新的各种经济效应。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生产同类产品的乡镇企业、个体私营企业通过在空间上的大规模群集,分享较高的一系列如生产、联合需求、销售、信息、辅助性服务等方面的外部集聚经济效益。本文还分析研究了当前块状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经济 产业组织创新 外部集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资企业市场进入行为与市场结构效应——以福建省外商直接投资为例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明森 《东南学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5-97,共13页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具有互动关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而在外向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退出行为会产生巨大市场结构效应。因此我国利用外资政...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具有互动关系,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反作用于市场结构。而在外向度较大的国家或地区,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退出行为会产生巨大市场结构效应。因此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必须以更好地规范外资进入行为为重点,有利于消除我国目前存在的行政垄断和过渡竞争同时并存的二元市场结构,逐步建立以效率为基准、适度集中、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商投资 进入退出行为 市场结构效应 产业组织政策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世纪之交发展和改革模式的双重转换与整合
16
作者 张卫国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7-75,共9页
世纪之交,中国经济面临着发展和改革模式的双重转换与整合。发展模式要由消费主导型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换;改革模式要由分权让利向体制创新转换。产业组织创新是整合世纪之交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模式双重转换的核心或基本选择。
关键词 改革模式 产业结构 世纪之交 双重转换 中国经济发展 数量扩张 市场竞争模式 产业组织创新 主导型 发展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