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和空间计量方法的城市酒店区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罗浩 杨旸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1-77,共7页
区位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酒店业投资和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内外现有城市酒店区位研究仍主要基于传统区位论和传统统计方法,严重滞后于区位理论和计量方法的最新发展。文章提出,应整合前沿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和空间计量方法,... 区位是区域经济学的核心命题,也是酒店业投资和经营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内外现有城市酒店区位研究仍主要基于传统区位论和传统统计方法,严重滞后于区位理论和计量方法的最新发展。文章提出,应整合前沿的产业空间组织理论和空间计量方法,重新审视城市酒店区位选择中的空间关系及其背后的机制与规律。其不仅将在具体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而且还在方法论层面(整合空间关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和学科交叉层面(促进地理学和经济学交叉与对话)具有重要学术意义。未来的具体研究方向包括:城市酒店产业的空间涨落,城市酒店空间分布的模拟,城市酒店间的空间交互影响,多维决策下的城市酒店最优定位,政府介入(城市规划、产权制度、地方政府竞争)对城市酒店区位选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酒店 区位选择 产业空间组织 空间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大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特征及其规划建议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振广 马璇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8-35,共8页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都市圈等区域产业空间组织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注重点。在产业集群理论、“流动空间”理论等的指引下,文章构建了基于企业大数据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综合分析框架,并围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 在“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都市圈等区域产业空间组织成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注重点。在产业集群理论、“流动空间”理论等的指引下,文章构建了基于企业大数据的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综合分析框架,并围绕《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编制实践,解析上海大都市圈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的空间组织特征,并提出推动跨市对流、创新共赢、长板提升及板块协作的上海大都市圈产业空间组织规划建议,以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组织 产业 创新链 供应链 上海大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空间组织对高端制造业企业绩效的影响——以电子元器件行业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梁琦 周杰 王如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1-191,共11页
高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与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抓手,其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效率提升至关重要。以高端制造业的典型行业为例,本文将空间理念嵌入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产业空间组织概念,探讨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新... 高端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发展与提质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主抓手,其自身的转型升级与效率提升至关重要。以高端制造业的典型行业为例,本文将空间理念嵌入产业组织理论,提出产业空间组织概念,探讨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提升的新路径:产业空间组织优化,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空间集聚与市场集中度提升都将显著推动地区层面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绩效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空间组织 高端制造业 企业效率 电子元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b-CBD产业空间组织研究——以东京都新宿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李仙德 侯建娜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7,共7页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多个Sub-CBD,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本研究选取东京都新宿为案例,探讨交通规划对Sub-CBD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空... 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产业空间组织的演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的集聚与扩散,形成多个Sub-CBD,促进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多中心化。本研究选取东京都新宿为案例,探讨交通规划对Sub-CBD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分析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关联。本研究认为政府高起点规划,依托交通枢纽,促进产业空间集聚,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商业一体化,发展有助于Sub-CBD功能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CBD 产业空间组织 生产性服务业 商业 新宿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系视角下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组织演变——上海和洛杉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匡爱平 汪明峰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8-218,共11页
构建基于多尺度的生产关系、社会-空间关系和行动者关系网络的城市比较分析框架,对比上海和洛杉矶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组织演化的空间特征、组织规律和演化机制,以探究其中的中国特色。研究发现:(1)新产业空间的增长与扩散促进了上海和洛... 构建基于多尺度的生产关系、社会-空间关系和行动者关系网络的城市比较分析框架,对比上海和洛杉矶大都市区产业空间组织演化的空间特征、组织规律和演化机制,以探究其中的中国特色。研究发现:(1)新产业空间的增长与扩散促进了上海和洛杉矶产业空间组织的多中心结构,但前者是中心转型主导的都市区功能扩散,后者是新兴经济中心增长主导的区域化发展。(2)从推动演化的关系机制来看,部门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日益细分是二者遵循的共同规律,但在制度环境关系的塑造作用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构建基于关系视角的多尺度比较分析框架,为理解和分析特定情境下的空间组织演变机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都市区 产业空间组织 关系视角 比较城市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涉海企业类型识别及其空间组织特征的城市比较研究
6
作者 刘天宝 马广鹏 +1 位作者 张海瑜 张贵祥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60-1474,共15页
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对象,而其空间布局与产业组织特征的研究是最具基础性的工作之一。选取4个代表性城市为研究区,基于海洋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爬取空间坐标构建POI产业信息数据库。使用人工神... 在推进海洋强国建设的进程中,海洋产业是海洋经济增长的最直接对象,而其空间布局与产业组织特征的研究是最具基础性的工作之一。选取4个代表性城市为研究区,基于海洋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爬取空间坐标构建POI产业信息数据库。使用人工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各企业所属的行业,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海洋产业集群的空间分异性规律。结果表明:1)从空间格局特征看,总体呈“大分散、小集聚”的均衡格局,多类别对比显示企业选址存在行业集聚性,同时具有空间极化特征,陆海关系上体现为海岸带高密度单峰或“海岸带-市中心”双峰分布格局。2)从空间组织模式看,产业集群存在与人口规模、行政等级相对应的多层次等级位序特征;除单核心结构外,多核心结构中一般表现为“主-次双核心”或者“一主多次放射状”,核心区间产生空间联系形成多节点的轴线或网络结构。3)从空间匹配关系看,椭圆面积与城市面积呈正相关,椭圆长轴方向与海岸线延伸方向相近,产业分布与城市行政中心、港口等交通枢纽、海湾地形、海岸线等空间要素存在明确的匹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 核密度分析 海洋企业 产业集聚 空间布局特征 产业空间组织 沿海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内河产业带的空间结构、空间演进及空间效应 被引量:8
7
作者 黄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内河产业带既是形成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交通产业带,又是流域经济空间组织最重要的地理单元,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它是以大江大河干线航道为"生长轴"、以内河大中型港口城市为"生长点"、以河流两翼广大腹地为"底... 内河产业带既是形成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交通产业带,又是流域经济空间组织最重要的地理单元,从空间构成要素来看,它是以大江大河干线航道为"生长轴"、以内河大中型港口城市为"生长点"、以河流两翼广大腹地为"底盘"的"点-轴"空间系统。内河产业带孕育于工业化之前,并随着工业化的推进而不断发展演进。内河产业带把产业布局与江河两岸的交通基础设施、岸线资源等天然地结合起来,既是区域开发"点-轴系统"模式的运用,又蕴含了产业活动和经济发展"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具有环境耦合、聚集扩散、区域协调和陆海统筹等多重空间效应。中国建设长江产业带蕴藏着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产业 流域开发 产业空间组织 内河航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名家风采——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研究员
8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4期2-2,共1页
正陈耀: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区域经济评论》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正陈耀: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布局与区域经济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区域经济评论》主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共中央组织部"院士专家西部行"、全国政协常委视察团等活动受邀专家;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专业研究领域:区域经济、产业空间组织和政府政策。研究重点:国家区域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经济研究 中国区域 经济学会 中国社会科学院 理事长 研究员 产业空间组织 工业经济 西部发展 工业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