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肥施用强度与粮食产业生态效率的交互机制、空间溢出与政策优化
1
作者 魏业彤 孙瑜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4期138-143,共6页
粮食产业生态效率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基于2004—202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分析、路径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粮食产业生态效率作为衡量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和资源利用效率的综合指标,受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化肥施用强度的影响。基于2004—2023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相关分析、路径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系统研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化肥施用强度与粮食产业生态效率之间的交互机制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化肥施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且二者对粮食产业生态效率均具有正向影响,但化肥施用的负效应阶段会对生态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此外,空间溢出效应在区域间资源调配、技术扩散及环境联动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从技术协同、政策规制和产业链优化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粮食产业生态效率的政策建议,以期为统筹粮食安全与农业绿色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转移 化肥施用强度 粮食产业生态效率 交互机制 空间溢出效应 政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王兆峰 霍菲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6-144,共9页
环境影响效益与旅游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是旅游产业追求的理想目标。通过测算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对其4地市的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Eviews 8.0进行处理,探讨该区域旅游产业... 环境影响效益与旅游经济的"帕累托最优"是旅游产业追求的理想目标。通过测算湖南武陵山片区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对其4地市的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Eviews 8.0进行处理,探讨该区域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湖南武陵山片区4个分地市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趋势,但存在一定地区差异。(2)技术效应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冲击值在滞后期前3期迅速增加,小幅度下降至第5期后呈现稳步上升状态。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对结构效应的响应值在滞后期5期由负转变为正,在10期达到正向最大。而规模效应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冲击均为正值,3期达到正向最大后逐渐趋于稳定状态。(3)技术效应、结构效应以及规模效应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贡献率均以不同程度的趋势逐渐增加,结构效应贡献率最大稳定在1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R模型 旅游产业生态效率 机制 影响因素 湖南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王兆峰 王梓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17-3928,共12页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大。为缓解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存在的矛盾,政府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发挥其对旅游企业的约束作用,减轻旅游环境压力,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首先采用超效率SBM... 随着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逐渐增大。为缓解当前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存在的矛盾,政府有必要在制度层面发挥其对旅游企业的约束作用,减轻旅游环境压力,实现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首先采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然后运用重心模型、标准差椭圆等地学方法刻画其空间格局演化特征。最后,以广义最小二乘法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城市群旅游产业生态效率影响。主要结论为:1)2006—2017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生态效率总体始终处于生产前沿面以下,旅游产业生态发展的集约化程度较低。从区域尺度看,三大城市群间效率存在一定差异,环鄱阳湖城市群效率最大,而武汉城市圈最小。从空间格局上看,效率重心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东高—西低"的空间格局逐渐形成;2)三大子城市群环境规制与旅游产业生态效率间呈"U"型的非线性关系,表明当前总体环境规制水平仍然较低,对效率的增长起抑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随着环境规制的逐渐增强,其对旅游产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开始向积极促进方向转变;3)三大子城市群环境规制对效率的影响程度不同,整体呈正向显著影响的城市数量较少,主要集聚在各子城市群的中心城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规制 旅游产业生态效率 效率SBM模型 长江中游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径向BM-DEA模型的我国产业生态效率测算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兰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57-59,共3页
产业生态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我国经济长期的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运转模式,已严重锁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路径。文章拟引入非径向BM-DEA模型,以2005—2014年我国18家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工业... 产业生态转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基础。我国经济长期的高能耗、高投入、低产出运转模式,已严重锁定我国经济发展的技术路径。文章拟引入非径向BM-DEA模型,以2005—2014年我国18家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测算。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工业行业的生态效率仍处较低水平。因此,推进生态技术创新,强化制度保障将成为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M-DEA 产业生态转型 产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演变下西南喀斯特地区产业生态效率时空演变——以贵州省为例
5
作者 杨廷锋 吴显春 尚海龙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2期64-68,共5页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 运用基于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方法,分析贵州省产业结构演变下产业生态效率时空变化。研究结果显示,随着贵州省产业结构由“一二三”阶段演变到“二一三”“二三一”阶段以及“三二一”阶段,产业生态效率的增长率分别为8.2%、8.1%、14.1%,整体平均增长率为10.1%,与全国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第一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9.4%,第二产业的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8.2%,第三产业生态效率平均增长率为10.6%。在1986—2019年间,贵州省各市(州)产业生态效率不断增加,产业生态效率与产业生态效率增长率存在一定差距,总体差距呈现减少趋势。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新时期贵州省经济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效率 生态足迹模型方法 产业结构演变 西南岩溶石山地区 贵州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李文 过文浩 +1 位作者 夏海力 张同建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8,共8页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 在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以江浙沪两省一市2009~2018年新材料产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DEA模型和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该地区的城市群产业生态效率及其时空跃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GDP总量与增速最快,新材料产业的集中程度较高且生态效率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生态效率以南部的苏州和无锡为中心向周围递减;浙江省生态效率缓慢上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递减的趋势;上海市则呈现下降趋势。江浙沪区域新材料产业整体呈现向苏南与浙北地区聚集的时空跃迁特征。行政支持、财政支持这两个驱动因素与新材料产业生态效率的灰色关联度呈现下降趋势,其余均呈现上升趋势。政府应结合城市群的生态效率发展特点与时空跃迁特征推进区域一体化建设,缩小城市之间的生态效率差异,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一体化 产业生态效率 时空跃迁 江浙沪 DEA模型 空间自相关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投入对中国产业生态化效率提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以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基础,利用200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各投入要素结构以及能源配置结构出现失衡,"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综合能源... 以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基础,利用200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各投入要素结构以及能源配置结构出现失衡,"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总量"以及非合意性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出现冗余,合意性产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呈现产出不足;我国产业生态化效率的非有效及波动主要由纯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的不稳定导致,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最后,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源配置结构以及推行绿色税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生态效率 DEA方法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财政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差异视角下环境规制对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雷玉桃 游立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50,共11页
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仍是困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规制对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此视角出发,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自治区、市) 2003-2015年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值发现,东、中、西、... 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发展,仍是困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环境规制对产业生态化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从此视角出发,运用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自治区、市) 2003-2015年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值发现,东、中、西、东北各区域效率均值均逐年下降,但区域间水平差异较大,东部为高效率集中区域。采用时刻固定效应模型测算环境规制的行政监督、公众监督、市场监督及支撑强度对东、中、西、东北各区域产业生态化效率的作用程度,其中创新性考虑行政监督滞后性,发现除西部外,排污费的征收均不利于各个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的提高,而以工业污染治理投资为代表的市场监督强度仅对西部有消极影响;环保支撑强度对西部的产业生态化效率有促进作用,而对东部有消极作用;公众监督强度对中、西部的产业生态化效率具有积极作用;滞后一期的行政监督强度阻碍了东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环境规制 产业生态效率 环保支撑强度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法的镇江市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李芳林 张海斌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13-116,共4页
本研究以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依据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出镇江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及其产业构成、产业生态赤字/盈余和产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镇江市生态赤字较为严重,产业结构仍旧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构性... 本研究以环境承载力理论为基础,依据生态足迹的方法计算出镇江市2000-2007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容量,及其产业构成、产业生态赤字/盈余和产业生态效率,结果表明镇江市生态赤字较为严重,产业结构仍旧不尽合理,粗放型经济增长导致的结构性污染和资源短缺是镇江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最终我们在实施镇江市产业结构调整时应当做到:从总体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稳定第一产业发展比例,控制农业和牧业在一产中的比例,适当发展林业,大力发展渔业;进一步优化工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环境保护 生态足迹 产业生态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生态效率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勇 姚星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9-92,共4页
从内涵上看,生态效率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就必须追求生态效率,采取措施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发... 从内涵上看,生态效率化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规划建议的“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就必须追求生态效率,采取措施提高区域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率,发展生态效率型农工一体化产业,培育生态效率型农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效率 循环型农业 生态效率型农工一体化产业 生态效率型农户 节水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