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汽车产业未来发展预期良好
1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I0001-I0001,共1页
汽车工业是中国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虽然受全球汽车产销下降的影响,中国汽车的产销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也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更主要来自中国汽车产业本身的发... 汽车工业是中国工业的支柱性产业之一。虽然受全球汽车产销下降的影响,中国汽车的产销在2017年达到峰值后也有所下降,但仍是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国家。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不仅仅是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更主要来自中国汽车产业本身的发展壮大,汽车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不断提高。从最近两年数据看,新产品销售收入中来自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柱性产业 中国汽车产业 竞争优势 新产品销售收入 产业未来发展 汽车产销 消费市场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的未来产业发展:内涵特征与发展思路 被引量:61
2
作者 王鹏 靳开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共6页
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它既是指引产业格局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也是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应用的广泛普及,需要广纳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 新质生产力以新产业发展为主导,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全面振兴。它既是指引产业格局发展的核心生产力,也是提升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加快新质生产力应用的广泛普及,需要广纳科技人才,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新的竞争优势。同时,需要构建高效的制度框架,统筹好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的关系,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做好牵引与衔接工作。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面对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化的现状,中国需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进而推动未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未来,通过不断的创新实践,中国经济将更好地适应与影响全球经济发展,真正实现数字化经济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未来产业发展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未来重点产业和领域发展的工程科技需求分析——以医疗和能源领域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宏伟 张静 +1 位作者 张艳芳 朱承亮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41,共11页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愈加突出,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把握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需求拉动创新理论... 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作用愈加突出,从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把握工程科技的发展趋势,对于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需求拉动创新理论分析科技进步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以及新兴产业发展需求推动技术创新的理论激励,提出面向未来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工程科技预见研究框架体系和实施路径。基于未来经济发展预测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愿景描绘,以医疗卫生和能源两个行业为例,综合考虑行业未来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国家重大战略的目标要求等,邀请领域战略专家对行业工程科技的需求方向、重点工程技术、发展制约因素和可能的产业化前景进行预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展愿景 未来产业发展 工程科技需求 技术预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及其取向选择 被引量:29
4
作者 渠慎宁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7-86,共10页
受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的影响,未来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需政策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基础研发与小试中试阶段,创新政策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基础科学研究... 受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的影响,未来产业将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以及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在未来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其所需政策措施也不尽相同。在基础研发与小试中试阶段,创新政策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解决基础科学研究中的“市场失灵”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来帮助创新主体走出“死亡之谷”。在产业化阶段,产业政策则成为主要工具,通过解决未来产业的“幼小化”问题、解决产能不足问题、刺激潜在消费需求启动,来帮助企业跨越“达尔文之海”。在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落地过程中,各国政府使用了不同的政策工具和手段,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也存在一定差异。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今后未来产业政策应更加包容、更具韧性、更加绿色化,以此来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更好地推动未来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产业发展 创新政策 产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米”盛会话发展 产业振兴添动能
5
作者 邓婧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0期4-5,共2页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江苏奋力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江苏"鱼米之乡"的美丽画卷。日前,全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会暨第五届"前黄"杯江苏好大米颁奖典礼,在南京市浦口区国家...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近年来,江苏奋力打造优质稻米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新时代江苏"鱼米之乡"的美丽画卷。日前,全省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推进会暨第五届"前黄"杯江苏好大米颁奖典礼,在南京市浦口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行,集中展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成效,共话江苏稻米产业未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振兴 乡村振兴 优质稻米产业 南京市浦口区 现代农业 产业未来发展 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集中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五五”时期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互动发展路径探析
6
作者 余东华 陈海谦 《改革》 2025年第9期36-46,共11页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能够在技术、要素、产业、空间、制度等维度实现协同融合和互动发展,... “十五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超前谋划未来产业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能够在技术、要素、产业、空间、制度等维度实现协同融合和互动发展,共同推动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十五五”时期,我国仍处于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质生产力将通过驱动科技创新、优化要素配置、推进产业融合、优化空间布局、变革生产关系等机制赋能未来产业发展壮大;同时,未来产业能够通过推动突破式创新、要素跃升、产业升级、区域协作、制度变迁等路径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赛道、新场景、新载体、新空间、新体制。在实践中,应通过加快科技自立自强、集聚新型生产要素、聚焦重点细分赛道、建设新质产业集群、加强政策协同引导等互动路径,促进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未来产业发展 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分析西南地区生猪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7
作者 刘盈序 何思慧 +3 位作者 王佳辉 高圣玥 宋岩 赵金波 《猪业科学》 2023年第8期47-49,共3页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其生猪产业是整个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生猪供给安全和居民肉食品安全。通过对西南地区生猪产业SWOT分析,可以明确西南地区生猪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 西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猪生产基地之一,其生猪产业是整个生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关系到我国生猪供给安全和居民肉食品安全。通过对西南地区生猪产业SWOT分析,可以明确西南地区生猪产业在发展中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为该地区生猪产业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推动西南地区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OT分析 生猪产业 商品猪生产 西南地区 肉食品安全 机遇与挑战 产业未来发展 生猪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