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政府补贴法治:产业政策法、财政法和竞争法的协同治理 被引量:39
1
作者 姚海放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2-21,共10页
政府补贴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出于特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的财产性资助。政府补贴是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产业政策措施之一,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我国的政府补贴范围广、数量多,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以产业政策法... 政府补贴是政府或公共机构出于特定目的而对经济活动中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的无偿的财产性资助。政府补贴是现代各国普遍采用的产业政策措施之一,具有必要性和正当性。我国的政府补贴范围广、数量多,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亟需以产业政策法、财政法和竞争法进行协同治理,将其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其中,产业政策法确立政府补贴的必要性,并构成审核补贴正当性的重要实质标准;财政法约束着作为财政支出的政府补贴,力求其符合公共财政等财政法治的原则与要求;竞争法着重考量政府补贴对公平竞争的影响。为实现政府补贴法治化,一方面需要在理念上重申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合理界定政府补贴的范围;另一方面也需要完善绩效评价机制、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并践行对政府补贴的实质性司法审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补贴 产业政策法 财政 公平竞争审查 补贴的可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产业政策法律化研究——以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立法为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丁道勤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5-45,共11页
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颁行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使得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产... 软件产业与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我国颁行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对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但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美集成电路增值税争端,使得18号文件等产业政策越来越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要求。本文结合产业政策法的内涵和特点,提出产业政策法应包括实质意义上和形式意义上的产业政策法两大方面,认为我国当前亟待加快立法。将此类产业政策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为产业发展创造稳定的、可预期的法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产业 软件产业 集成电路产业 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困境及出路 被引量:2
3
作者 廖建求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1-29,共9页
为了应对稀土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两大关键问题,强化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供给是大势所趋。然而,反思和完善现有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基础、公共性、供给主体及规制手段等因素则是重中之重。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定供给... 为了应对稀土资源的最有效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利用两大关键问题,强化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供给是大势所趋。然而,反思和完善现有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的基础、公共性、供给主体及规制手段等因素则是重中之重。稀土产业政策法律制定供给应坚持稀土自然属性、资源法思维、资源需求侧管理理念、激励倾斜原则,重点解决公共性不足及弥补、供给主体多部门、规制手段不全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产业政策法 公共性 供给主体 规制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中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的冲突、调和 被引量:1
4
作者 宾雪花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46,共6页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应依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以有效竞争理论作为调和基点;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反垄断法控制产业兼并重组政策;... 随着《反垄断法》的实施,产业政策法与反垄断法之间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矛盾和冲突,为调和二者之间的冲突,应依据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国家经济发展转型的需求,以有效竞争理论作为调和基点;以市场为导向,运用反垄断法控制产业兼并重组政策;积极适用危机卡特尔、中小企业卡特尔豁免制度,强调产业技术政策;放松产业管制,帮助实现规模经济、保持活力的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法 反垄断 冲突 调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企业法律保护的产业政策法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平 《福建茶叶》 2019年第11期45-46,共2页
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的趋势不断加强,相关文件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断被重申,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呈现出了内在法律逻辑的缺乏,本文试从产业政策法的角度,从产业结构政策法、产业组织政策... 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的趋势不断加强,相关文件中中小企业的重要性不断被重申,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中小企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呈现出了内在法律逻辑的缺乏,本文试从产业政策法的角度,从产业结构政策法、产业组织政策法、产业布局政策法和产业技术政策法四个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做一次梳理,寻求对中小企业法律保护相关法律规范的系统化认识,促进政策与法的良性互动,加大市场开放程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在转型期的稳定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产业政策法 政策 市场开放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我国产业政策法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蒋梦歆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78-78,共1页
产业政策法是宏观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产业结构政策法和产业组织政策法构成。产业政策法以间接诱导手段、直接管制手段和行政信息指导手段作为保障措施。产业政策法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结合的产物,其制度设计方面,要兼顾特殊... 产业政策法是宏观经济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产业结构政策法和产业组织政策法构成。产业政策法以间接诱导手段、直接管制手段和行政信息指导手段作为保障措施。产业政策法是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结合的产物,其制度设计方面,要兼顾特殊性与规律性,要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内在统一。当前,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依托,产业政策是国家干预社会经济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因此,加强产业政策法体系的构建,实现国家对产业调整的法治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法 产业政策 律问题 制度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产业政策法的实施问题
7
作者 王珊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49-49,共1页
产业政策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干预产业结构的变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法调整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产生的经济关系,对我国企业组织平均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对于产业政策法实施机制的研究较晚,缺乏实... 产业政策作为一种调控手段,干预产业结构的变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产业政策法调整产业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产生的经济关系,对我国企业组织平均素质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对于产业政策法实施机制的研究较晚,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首先对产业政策法的概念以及我国目前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其次分析国外的经验教训,从中得到启示,然后分析我国实施机制存在的问题,最后为实施机制的优化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政策法 实施机制 责任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经济安全与产业政策立法——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带来的冲击与日本经验的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齐虹丽 《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75-78,共4页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已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这对一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不久、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的中国来说,它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人的勇气与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对应别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威胁,... 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已汇入世界经济的大潮。这对一个实施市场经济体制不久、正在朝着工业化迈进的中国来说,它一方面体现着中国人的勇气与自信,另一方面必须承认中国所面临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对应别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与威胁,提高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产业安全的分析,指出加入WTO给中国产业升级所带来的冲击,并借鉴日本产业政策立法的经验,以说明产业政策立法对加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经济安全 贸易资本自由化 产业政策法 产业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规划的法治化 被引量:21
9
作者 史际春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共8页
“十一五”规划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迈向市场经济体制,脱法的计划向法治的规划转变。我国的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和主干,涵盖与规划同质的产业政策,规划目标及其实现呈现政策化特征,规划和产业政策已趋于融合。规划具有可预... “十一五”规划标志着中国进一步迈向市场经济体制,脱法的计划向法治的规划转变。我国的规划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龙头和主干,涵盖与规划同质的产业政策,规划目标及其实现呈现政策化特征,规划和产业政策已趋于融合。规划具有可预测性和或然性,需由不同利益、不同主体进行博弈,方可辨明其正误和可行性,将字面的设想转变为有益、有效的行动。博弈有赖于引入责任,以明确不同角色及其权益,关注角色的行为和利益,通过体制内外的监督制约包括司法审查,形成对博弈的激励和约束,实现规划法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 产业政策 规划 规划和产业政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10
作者 张庆然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67-68,共2页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其本身不带有阶级属性,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为了维护这种共同利益,它必须凭借法制的规范,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法人的所谓自主经营行为,作...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以市场为基础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运行方式,是人类社会的共同利益,其本身不带有阶级属性,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为了维护这种共同利益,它必须凭借法制的规范,对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自然人、法人的所谓自主经营行为,作一定的限制,使其既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又不脱离法制的轨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其资源、资金配置也往往是通过法律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经济 阶级属性 经济运行方式 人类社会 资金配置 产业政策法 通过 价格 主体 社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